APP下载

基于“四层”考试内容的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策略

2021-12-23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1年2期
关键词:防控疫情文化

四川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高考评价体系》通过“四层”规定命题内容,也是指导高考复习最重要的依据。

基于“四层”考试内容的高考思想政治第二轮复习,就是在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依据《高考评价体系》,抓住知识本质,整合知识内容;内化必备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强化问题训练,提升关键能力,实现核心价值目标的复习。

一、抓住知识本质,整合知识内容

第二轮复习要研究新课标考纲,关注《高考评价体系》,洞察高考改革方向和高考考试内容,研究学生,夯实基础,整合知识。

整合知识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培养学科核心能力,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的主干知识分别打破框、课、单元的界限,按照由根(中心问题)——干(知识主干)——枝(知识联系)——果(知识考点)的思维顺序,进行整合,形成以主干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网络的过程。具体可以采用宏观把握脉络、中观贯通体系、微观落实知识的方法进行整合。

1.宏观把握脉络:以模块为基础,建构教材的逻辑结构,帮助学生形成宏观学科思想。

如:(1)《经济生活》:生产(企业、劳动者,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分配(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运用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交换(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规则、发展对外贸易)——消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引导合理消费)四个环节。

(2)《政治生活》:公民——政府——人大——党——政协——国际社会和外交政策。

(3)《文化生活》:文化——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大众文化——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生活与哲学》:哲学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完整的宏观知识框架。

2.中观贯通体系:围绕主体(主线)掌握知识,寻找知识横向联系的把握与纵向层次的拓展,完善知识体系。

《经济生活》主线

(1)国家: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宏观调控——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2)企业:落实新发展理念——制定正确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诚信经营——遵循价值规律——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引进来、走出去。

(3)劳动者:对金钱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职业技能——学会理性投资——奉献回报社会。

《政治生活》主线

(1)国家:国家性质——国家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国家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国家权利义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负责任大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2)公民: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原则、方式)——树立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

(3)政府: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政府职能——依法行政——阳光工程(自觉接受监督)。

(4)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执政理念)——指导思想——执政方式——自身建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文化生活》主线

(1)文化作用: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2)文化发展: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反对错误倾向)。

(3)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4)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核心:改革创新)——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4)文化建设: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生活与哲学》主线

(1)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2)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认识运动的规律。

(3)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法

(4)发展观: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道路——量变与质变。

(5)矛盾分析法:两分法(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6)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

(7)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选择——人生价值的内涵——实现人生价值。

3.理解内涵外延,寻找知识间纵向与横向联系,构建上下联通、左右衔接的知识网络。

如:“矛盾概念”

(1)内涵:矛盾即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与斗争性不可分割)

(3)理解内涵外延:从本质上讲,矛盾讲的是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部分(矛盾双方)的关系;从外延上讲,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事物运动的全过程。

(4)明确价值意义: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对成长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又如:“价格”

(2)从形成与变化的动态角度分析: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当实现了市场供求均衡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

(3)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析: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4)价格政策方面:

①支持价格:政府为扶持保护某一产品或者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产品或行业的产品规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②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规定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价。

③价内税:是在最终定价之前产生的,定价的时候把它算到价格里面。

④价外税:在商品价格之外征收的税。就是说,商品先定价,定完价后准备卖的时候,再让你缴税。

日者天魂也。太阳之火精也。……内藏阴气而隐金鸡。金鸡者酉也。……月者地魄也。太阴之水精也。……中隐阳精而藏玉兔。玉兔者卯也。[注](宋)曾慥:《道枢》,《正统道藏》据上海涵芬楼影印本第35册第26卷《九真玉书篇》,新文丰出版公司,1957年,第385-386页。

夯实基础、整合知识,要准确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和规定性,放在知识整体中去把握;要对考查的知识点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对教材内容重新加工、归纳和概括;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去观察分析时政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内化必备知识,培养学科素养

高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是指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学科知识,是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基础支撑。

学科素养是指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知识,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思想政治高考第二轮复习,情境分析,注意方法,灵活运用,围绕知识进行内化必备知识,培养思想政治学科素养。

如高考第二轮复习,可设置“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情境材料:

2020年春节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李克强总理要求压实属地责任,防控工作不得有误,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防控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好防护知识宣传,加强国际合作;要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要及时研究出台财税支持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聚焦情境,内化的知识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②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公民要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不信谣、不传谣,自觉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③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行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职能。政府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加强舆论引导;落实社保政策,集中社会医疗资源,确保病有所医;加强社会力量组织动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⑤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中央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构筑群防群治体系。

⑦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防疫工作要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协调,促进疫情信息共享和防控策略协调。

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内化必备知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用好用活疫情防控生动鲜活素材,让学生通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事实,复习党和政府的基础知识,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认同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和保持先进性的理解,认同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用好用活疫情防控生动鲜活事实,科学决策,科学防控,培养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培养法治意识;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复习知识,使学生升华对党的先进性、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认识,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培养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三、强化问题训练,提升核心能力

关键能力是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

高考思想政治第二轮复习,要设置问题,训练讲解,形成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参与复习的深度和广度,着力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究的核心能力,懂得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角度去分析、思考、解决热点问题。

根据“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情境材料,可设置探究式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该如何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探究分析】

(1)弄清要求,明确题意。

①理论限定条件:《政治生活》知识。

②具体作答指向:如何打赢;内容指向: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③确定主体责任:政府。

④题目要求:结合材料

(2)提取信息,联系知识

信息①生命重于泰山,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尊重人权,坚持人民为中心。

信息②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坚持党的领导。

信息③压实属地责任,防控工作不得有误,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

信息④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履行职能、求真务实。

(3)整合信息,形成要点。

①尊重人权,坚持人民为中心。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令行禁止。③坚持工作的宗旨和原则,履行政府职能,求真务实地做好防控工作。④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科学防控疫情。

整个解题作答过程,应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合作学习活动,弄清要求,明确题意;提取信息、思考问题(设计活动,引导思维);选择知识、整合信息(多维互动,取舍重组);构建要点,表述答案(自主实践,构建答案),围绕关键学科思维,内化知识,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究的核心能力。

总之,高考思想政治第二轮可采用“抓住知识本质,整合知识内容;内化必备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强化问题训练,提升关键能力,实现核心价值目标”的策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情不同、教情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此文结合教学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猜你喜欢

防控疫情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年味里的“虎文化”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