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发展策略
2021-12-23王宗学
李 花,王宗学
(1.山东省费县胡阳镇人民政府,山东 临沂 276000;2.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人民政府,山东 临沂 276000)
在中国国计民生中,“三农”问题是重要问题,要想实现中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必须着重解决“三农”问题。在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设施缺乏完善性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有必要改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等。但是现阶段中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偏远地区没有加强信息化建设,这导致很多农民还没有体验到先进技术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便利[1]。部分农村地区的信息不畅通,不能及时、全面的了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和相关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具有较强的滞后性。
1.2 农业信息化具有延时性
目前,在中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延时性问题比较突出。在发布农业信息后,很多乡村没有及时收到相关信息,这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价值和实用性。比如,农业了解到某地区的紧缺某种农产品,并将该种农产品送往该地,但是送到后却发现紧缺问题已经解决,因此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2.1 将工业与农产品有效关联在一起
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教育与培训,积极引进工厂商,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养。积极建设一体化的营销农业信息体系,创造更多实践机会,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为农民经济收入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充分彰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2.2 有效整合与优化农业信息资源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信息共享,加快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积极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同时要摒弃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积极作用,保持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与时俱进,吸引更多专业化的、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开发中。
2.3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提升相关基础设施的健全性和完善性,积极使用成熟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提升市场竞争制度应用的合理性,提高农业指导的科学性,加大工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2]。除此之外,保证使用的先进信息技术与农村实际建设需求相符,完善和优化相关资金监督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有效作用。
2.4 进行合理的信息网络布局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服务网络布局发挥着重要影响。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强化信息化网络布局,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全局意识。在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中,明确建设目标,以大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网络布局,将县乡作为基本的网络布局点,充分发挥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及时获取布局信息,保持网络布局的科学性[3]。另一方面,要合理应用各种宣传方法,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工作,合理利用网络宣传的方式全面推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将传统的宣传手段与新的宣传手段有效结合,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发展,通过合理布局信息网络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2.5 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素养
为了有效解决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要合理利用培训的方式来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提升农民地位的明确性,将农民看做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而在实际信息化建设中农民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要针对农民开展专业化培训工作,积极举办技能培训活动,鼓励农民参与到培训活动中,让农民学习到更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积极组织信息化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农民间有效交流信息,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以此提升农民素养。
3 结语
在具体工作中,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将会明显加快。同时也要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正视具体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发展战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