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与质备 道与艺合
——论姚鼐文章的双重构筑

2021-12-23

关键词:君子文章

周 丽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安徽 桐城 231400)

桐城派巨擘姚鼐(1731-1815)在诗文领域独树一帜,建树颇丰。他主张“夫文者,艺也。道与艺合,天与人一,则为文之至。”[1]49“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1]51足见姚鼐力求做到文质方面的双重构筑。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讲述了君子修养的过程和境界:“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文”是纹饰(“文”是“纹”的初文)、文采,“质”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内在修养。孔子认为:欲为“君子”,必须把握协调“文”与“质”的关系。如果缺乏文采(所谓“质胜文”),这个人就会显得粗野;如果内在道德品质修养不足(所谓“文胜质”),这个人就会显得虚浮。唯有将“文”与“质”适当配合起来,做到“文质彬彬”,方才称得上“君子”。

孔子“文质彬彬”理论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君子儒的参照标准。作为孔孟儒学的坚定信仰者,姚鼐自然受到孔子“文质彬彬”理论的影响,在文学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关系问题上,姚鼐从理论角度将孔子“文质统一”观予以继承和发展。在《复秦小岘书》中,姚鼐指出:“鼐尝谓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1]104因之明确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兼长相济论;在《古文辞类纂序目》中,姚鼐指出:“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3]进而提出了“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为文八字要诀。“义理、考证、文章”兼长相济论和“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为文八字要诀皆遵循姚鼐“文与质备,道与艺合”的理论主张。“义理”与“神理气味”是“质”,“文章”与“格律声色”是“文”。

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姚鼐从三个方面进行双重构筑。

一、“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的“文以载道”论

在《答翁学士书》中,姚鼐明言:“夫道有是非,而技有美恶。诗文皆技也,技之精者必近道,故诗文美者命意必善。”[1]84

如何做到“命意必善”呢?姚鼐提出了“自圣有道,道存乎文”[1]246的文以载道策略。在姚鼐生活的乾嘉时期,文字狱盛行,读书人出于避祸全身的需要,不问世事,多潜心于训诂考据。但矢志以“道”规范自身的姚鼐始终坚定内心的宋学信仰,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在文章创作中坚持“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力求以君子之风写君子之文。姚鼐力学古人,在《复汪进士辉祖书》中,他表达了“独仰慕古人之谊,而窃好其文辞”的心声[1]89。与杜甫《戏为六绝句》的“不薄今人爱古人”不同,姚鼐直陈,“夫古人之文,岂第文焉而已,明道义、维风俗以昭世者,君子之志;而辞足以尽其志者,君子之文也。达其辞则道以明,昧于文则志以晦。鼐之求此数十年矣。”[1]89“辞足以尽其志者”是姚鼐孜孜以求的君子之文。“辞”即文、艺,是文章的形式,“志”即质、道,是文章的内容。

纵观姚鼐的每一篇文章,无不洋溢着蓬勃向上的刚健之气,无论何种文体:碑文、传记、论辩、尺牍、墓志、赠序、寿序、诗歌……无论何种题材:山水与行旅之作、咏物与言志之作、赠答与送别之作、遣兴与述怀之作、怀古与咏史之作、读诗与题画之作、讽事与纪实之作……无不堪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君子之文,其内在意蕴和外在写作技巧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自汉以来,天下贤人君子,不可胜数,”[1]136这些贤人君子形象闪烁于姚鼐的文章中。在论辩《晏子不受邶殿论》中,姚鼐盛赞晏子“夫晏子之贤,无愧儒者”[1]9;在传记《孙忠愍公祠记》中,姚鼐褒扬孙氏“始以雄杰之材,从高祖于淮上,渡江开国,数立战功,终奋伐元遗孽,深入失援,身没沙漠”[1]233的忠烈节行;在赠序《赠孔㧑约假归序》中,姚鼐欣赏“年仅二十而有高才,广学而远志”的孔子后嗣孔㧑约[1]109,赞其“祈为古人而不溺于富贵”[1]109;在寿序《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中,姚鼐颂扬“女而有君子之德,天下所得之以为荣者也”的女君子,并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故贵贱盛衰不足论,惟贤者为尊,其与男女一也”[1]122。

在姚鼐看来,凡遵循孔孟之道的君子之文皆符合“命意必善”的原则,皆适用于“文以载道”的标准。更难能可贵的是,姚鼐摈弃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倡扬男女平等、以贤者为尊的民主进步思想,在当时无疑是新天下耳目的,姚鼐因之亦获得了后人无比的敬意。

二、“自喜其意,自发其思”的创作风格论

“自喜其意,自发其思”是姚鼐在《袁随园君墓志铭并序》中对袁枚创作风格的评价,也是姚鼐崇尚的文学创作秘籍。何谓“自喜其意”?姚鼐称赞袁枚“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1]202姚鼐肯定袁枚的山水与行旅之作,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瑰奇幽邈”的大自然为作家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无穷的灵感。何谓“自发其思”?姚鼐称赞袁枚“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而不能达者,悉为达之。”[1]202可见,姚鼐的“自发其思”是在传承前人“古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诗文创作,以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姚鼐认为诗歌是最能令作家“自发其思”的文学样式。“自喜其意”与“自发其思”是融为一体的。在《刘海峰先生传》中,姚鼐尚用“自发其意”概括刘大櫆诗歌创作的特点:“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1]308“自喜其意”“自发其思”、“自发其意”三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皆是要求作家应立足于现实社会和自然,在继承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

姚鼐的山水与行旅之作、咏物与言志之作、赠答与送别之作、遣兴与述怀之作、怀古与咏史之作、读诗与题画之作、讽事与纪实之作等大多是遵循“自喜其意、自发其思”的创作风格。

山水行旅之作如《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其中描写观日的文字如:“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4]154这首诗作于姚鼐辞官的乾隆三十九年(1774),是年十二月晦日(阴历十二月廿九日)是除夕,姚鼐与好友朱孝纯一大早登泰山观日出。古人有“登高必赋”之说,姚鼐为此写了散文名作《登泰山记》和七言古体诗名篇《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怡情山水是姚鼐的夙愿:“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莪,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1]44辞官后的姚鼐终于可以践行一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志向,居然除夕夜兴趣盎然地与友人登高揽胜。

“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姚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将“云海”“雪山”“参旗”(星宿)“云汉”(银河)这些自然、天文意象,借助动词“浮”“没”“拂”“跨”巧妙串联起来,令氤氲的云雾、皑皑的雪山、可爱的星宿、浩瀚的银河如在目前、生动形象。

“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物色之动令姚鼐心亦摇焉,他不由得“自喜其意”、“自发其思”,发出“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的感叹。“长髯”“鹤骨”皆是修道者的形相。在姚鼐看来,朱子颍是传说中的瑞兽,而他本人则是“背负青天”的修道者。至此,我们不禁豁然开朗:姚鼐辞官并非其消极遁世,当另有他因。其游历山水也并非仅仅为了排遣内心的压抑之情,而是希冀借助山水的陶冶以寻求另一条济世救民的道路。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姚鼐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抒发了他内心的心迹。壮岁辞官的他以“男儿”自许,“乔岳”即泰山,“暾”形容日光明亮温暖。身负泰山之重责,胸怀红日自大海升腾之志向是姚鼐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这是姚鼐于泰山之巅,在一片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而产生的感喟,是姚鼐传承前人借景抒情手法并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抒发出内心真实的情感,同时亦彰显了其崇高的人生境界。

遣兴与述怀之作如《张冠琼遗文序》,亦是姚鼐“自喜其意、自发其思”的代表作。清代统治者尤重视以科举取士的方式笼络读书人。时人方宗诚云:“明之时持清议,今则一使事科举,而场屋策士之文及时政者皆不录。大抵明之为俗,官横而士骄横。国家知其弊,而一切矫之。”[5]张冠琼是姚鼐的妻弟,一心勤学,意欲早日求得功名,孰料“敝耗精气,而至于短折”[1]41。封建科举制度戕害知识分子的身体和心灵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且作者大多为科场不第的文人。科场得意的姚鼐面对妻弟夭亡的社会现实,痛心疾首地发出“人莫不思苦身立名,以光父母,然竟以害其生,则所志者有得有不得,皆适以伤亲之心,故君子慎之也”的感叹[1]41。姚鼐奉劝天下读书人应以身体为重,量力而行,在功名与健康之间慎重抉择。姚鼐对待科举的态度无疑是科学理性的,更令人叹服的是其在《郑大纯墓表》中的“自喜其意、自发其思”,主人公郑大纯是个勤学远志、才华横溢的书生,“见生文,知生必奇士也”,但科场屡屡不第,而至放弃科考。姚鼐犀利地发出“生文品太峻,终不可与愚庸争福”的感慨,姚鼐将其时高中科举者称为“愚庸”,这得具有多大的勇气,在当时无疑是石破天惊的。

三、善用修辞,寓工妙于自然的语言艺术论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没有文饰,文章就不能流传久远。姚鼐是深谙此道并在诗文中躬行实践的。他借助用典、对偶、排比、比喻等一系列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文质兼备,寓工妙于自然。用典是姚鼐诗文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姚鼐在阐述观点、发表议论时,常常援引前代典籍中的语句或历史故事以印证自己的观点,含蓄精炼地抒发心中的感情。他的政论文、考证文、序跋类等文中,用典的手法比比皆是,彰显了姚鼐丰厚的文化积累和高妙的语言运用能力。

姚鼐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先后在兵部、刑部任职,因而对兵部的情况颇为熟悉。在政论文《议兵》中,他针对当时兵民不分、士兵的专业性不强的状况予以揭示,指出“兵农两为,战则速败”[1]10。为进一步论证此观点,姚鼐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姚鼐援引了商汤伐桀的历史故事和尚书中的语句,“昔者汤之伐桀也,民则曰:‘舍我穑事’。汤至仁也,以民为兵,不免于怨”。[1]10“舍我穑事”出自《尚书·汤誓》,商汤抓住了夏桀暴政的时机,动员老百姓去征讨夏桀,尽管商汤非常仁德,但让百姓停止农业生产而去打仗,百姓依然不免抱怨,因而兵民不分是不明智的。接着援引了齐国贤相管仲以兵服诸侯的故事:“管仲知先王兵民为一之制,不可以决战,故参其国,伍其鄙。国中士之乡十五,五乡为一军,参其国,故三军以方行天下。伍其鄙,故野有五属,五属皆农夫而已。国则为军,鄙则为农,虽不尽若唐、宋以后之制,而兵民之分自是始。故齐之伯天下者,兵习战而农不劳。”[1]11管仲知晓先王兵民为一的弊端——战斗力低下,将都城分为三区,郊野分为五区,都城的三区为兵,郊野的五区为农。管仲将兵民明确分工,训练有素,令兵民各尽其能,齐国因之实现了富国强兵、称霸天下,可见兵民两分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可靠举措。

这篇文章言辞激烈,论证有力,批判性强,寄寓了姚鼐对国家安全深深的隐忧,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用典手法的运用。对偶是姚鼐散文尤其是序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姚鼐灵活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令文章形成变化多姿、跌宕起伏之美。如“刚者至于偾强而佛戾,柔者至于颓废而而阉幽,则必无与于文者矣”[1]48;“音和而调雅,情深而体正,益以信吾世父之言不虚”[1]56;“言忠信,行笃敬,本也;博闻、明辨,末也”[1]110;“是故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枝之猎而去其根,细之蒐而遗其矩,夫宁非蔽与”[1]111;“绝去矫饰,远荣利,安贫素,有君子之介”[1]113;“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1]114。比喻手法也是姚鼐驾轻就熟的。他善于捕捉新颖别致的喻体,以生动地描摹人和物象。如“室如悬磬待遗秉,大腹便便乃空洞”[4]24;“君如悬栋材,起负高薨嵬。我如小莛柔,叩钟媮欲怠[4]73”;“乱山奔如涛,急水高如山”[4]159。排比的手法更是俯拾皆是。其《复鲁絜非书》尤重排比,第二段几乎全部是排比,姚鼐接连运用二十六个“如”字,组成博喻(比喻兼排比)句,充分描述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具体审美特征[6]。排比的运用令行文整齐有韵致,说理更加透彻,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扬乎朝廷,达乎神鬼,反覆乎训诫,光昭乎政事,道德修明,而学术该备”[1]49;“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1]50;“今子材甚美,志甚高,论甚峻,近乎狂狷而将蒙讥者也”[1]108;“夫器莫大于不矜,学莫善于自下,害莫深乎侮物,福莫盛乎与天下为亲”[1]110;“太姒之所志,庄姜之所伤,共姜之所自誓,许穆夫人之所闵,卫女、宋襄公母之所思,于父母、于兄弟、于子,采于风诗,见录于孔氏,儒者莫敢议”[1]121。拟人也是姚鼐常用的手法。“一磐流烟中,万壑抱檐隙”[1]6;“寒蝉哀雁共吟秋,虽有新诗向谁讽”[1]28;“猿鸟悲啸兕虎嗥,青枫密竹苦雾塞”[1]160。姚鼐的高妙之处在于用字精准,一字传神,使本无生命的事物顿时具有了人的生命特征。“抱”“吟”“苦”这些看似平常无奇的字眼,经姚鼐化用即触处生春。

曾国藩(1811—1872)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盛赞姚文“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7]曾氏认为姚鼐的文章代表了其时的至高水平。诚然,姚鼐的文章既展现了乾嘉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精神风貌,又实现了其“门户难留百年盛,文章要使千秋垂!”[1]478的理想抱负,确有垂范千秋之端倪。毋庸言家弦户诵的古文名篇《登泰山记》,姚鼐的诗歌亦意蕴丰赡,质文并美,试看其小诗《山行》[4]273:“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这首诗颇具山水田园之风,清新脱俗,是诗人山行途中“自喜其意、自发其思”的产物,姚鼐巧用叠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飞飞”“扑扑”“劝”“趁”写出了布谷鸟和白鹭活泼可爱、富于灵性的特点,一幅“鸟儿劝耕”图跃然纸上。鸟儿尚知“劝耕”,何况人呢?姚鼐借助起兴的手法,运用“文以载道”的原则,表达了对农民不违农时、勤于春耕的赞美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8]这首诗现今引用颇广,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等屡见征引,评论员据此表达中央勉励人民力耕不辍的殷切期望,充分彰显了以姚鼐为集大成者的桐城派文学魅力之永恒。桐城文章内外兼修,可对其理论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使之发挥为新时代发展鼓与呼的作用。

姚鼐“有意开拓桐城文学理论,提高对文学原理的审视高度,使桐城派创作主张成为一种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文学理论”。[9]在诗文创作中,姚鼐着力于从“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的“文以载道”论;“自喜其意、自发其思”的创作风格论;善用修辞,寓工妙于自然的语言艺术论等展开探究,力求形成文章内在情感意蕴和外在写作技巧的双重构筑,以臻于“文与质备,道与艺合”的高妙境界。

猜你喜欢

君子文章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ffect of Liujunzi decoction (六君子汤) on advanced-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aft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君子之风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君子无所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有君子之道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