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场所精神的回归
——以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为例
2021-12-23郭红利
郭红利
四川文理学院建筑旅游学院
1 引言
在科教兴国的背景下,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造成老校区占地面积不能满足人数增长,同时老旧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使用,很多高校进行老校区扩建和新校区的建设呈快速发展之势。特别是在新校区的建筑中,过分关注校园“量”的增长,而忽略“质”的重要性,出现“千校一面”的发展模式,同质化的校园建筑和规划,丧失不同学科的个性特点,也隔断新老校区历史延续和校园文化的传承。高校校园建筑是学校发展的物质载体,其建设应体现出校园的文化意蕴和治学精神,使其具有校园地域特色,营造出具有归属感的场所。因此,如何将校园文化和场所精神融入高校校园的建设中,是一个值得分析和探索的方向。
2 场所精神概述
“场所精神”一词源于罗马,其内在含义为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其精神,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舒兹是最早系统全面地阐述场所精神的,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是目前对场所精神理论进行最系统地研究[1]。他对“场所”一词做过阐述,“场所是由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通常,建筑是场所精神具体化的物质载体,为了体现建筑特定的环境氛围,场所精神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相协调,将传统、地域文化思想融入建筑之中,使人们在营造地场所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2]。场所精神是高校建筑设计的方向,需运用其理论指导高校校园建筑的设计。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建筑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求满足最基本的物质功能要求,更多是追求高校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上的富足。因此,从场所精神理论出发,探讨如何营造出具有场所精神的高校建筑,使校园设计富有人文关怀和情感寄托,增强学子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方向感。
3 场所精神在高校校园建筑中的演绎方式
3.1 传统书院文脉的传承
书院被认为是高校历史的起源,对我国文化学术的兴盛起到促进作用,传承书院文脉所蕴含的精神是营造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核心。受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书院的选址都比较注重自然环境因素,僻静优美的山林圣地往往是书院建筑的首选之地,自然山水的精神品质具有德化作用,形成环境育人的效果,有助于自身完善。同时,书院的建筑理念为“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布局与规划多是因山就势,最大限度保持原始自然风貌,追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高校校园在对校区进行规划时,可以借鉴书院择胜地选址的理念,选择山明水秀、风光旖旎之地。建筑空间布局中使校园建筑依山就势,隐没于林阴山色之中,与自然景观、周边环境情景交融,形成和谐之美。营造和谐优雅的校园文化气息使学生远离名与利的诱惑,潜心学习与研究,形成“环境育人”的作用。
3.2 地域人文精神的延伸性
高校校园空间不单单只是涵盖教育功能的使用场所,是注重人与人、人与场所的情感交流,更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地域文化的载体[3]。高校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根植地域文化的土壤,在校园建筑空间环境布局的基础上融入地域文化精神,将发挥校园功能所蕴含的精神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了让地域人文精神更好地延伸到校园空间,我们需要从地域传统文化成果中进行寻找与分析,剖析地域文化组成要素,创作出适应校园文化的建筑语汇。将地域文化特色应用到高校建筑空间布局,考虑当地自然地形条件,建筑造型和建筑材料注入地域文化符号,实现地域文化精华融入校园建筑中。将地域文化精神体现在高校建筑设计细节中,提升校园建筑价值和现实意义,焕发校园新活力,使建筑设计更加具有鲜明的校园地域特色,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文化认同感,增强建筑识别度。
4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情况概述
重庆市地处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背靠大巴山,地形起伏大,整体地貌层状分布明显,呈山地和丘陵地形,形成独特的背山面水的滨水城市,具有显著的巴渝地域环境特征。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位于重庆市大学城轴线西端,缙云山的西端,周围多所高校积聚其中,具有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整个校园建筑规划设计凸显巴渝地区乡土原生态文化特征。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原址为虎溪镇伍家沟村,校园建设中尽量保留原始地貌,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形成田园化、森林化。校内很多原有的乡村建筑被保留,部分新建筑就地取材,注重建筑使用功能和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建设方向。整个校园形成基于乡土情怀的建筑理念,强调场所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并注重营造艺术学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氛围。
5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的场所精神表达
5.1 择胜而处的选址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的选址继承传统书院理念,注重自然环境“无声胜有声”的育人的作用。虎溪校区坐落在重庆西郊,邻近僻静优美的缙云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间白云缭绕,气象万千,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宁静清幽的山水校园氛围,培育学子们的人文精神。同时,校区建筑布局形成一半建筑,一半自然景观,校园内的绘画楼、设计学院等教学建筑群随山势建造,形成曲折婉转的空间秩序,造就建筑与自然共生画面,营造出安静清幽而不乏灵气的氛围。校园本质属性是起到育人的效果,优美僻静的自然环境富含的“境教”具有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传统书院文化中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思想境界,获取精神上的富足,有助于学子们陶冶情操与自我完善。
5.2 聚落形态的建筑布局
四川美术学院位于重庆沙坪坝虎溪镇大学城内,由于重庆地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造成地势起伏大,使耕地不规则分布,不能像平原地区形成连片耕地与排列有序的民居。乡村聚落具有不同的空间形态,它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如文化因素、地形因素、交通因素等,其中地形因素影响作用最大。对于乡村地区主要以耕地作为生产资源,为了利于生产和管理方便,村民只能利用现有的自然耕地就近修建房屋,由于重庆山地环境的限制,山区民居依地形修建,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分散式集中村落。虎溪校区建筑布局没有采用开山破土“大手笔”方式,而是保持原始地形地貌,延续地域聚落形态文脉。整个校园的布局保留11个山丘,校园建筑围绕山势进行“分散”的布局,掩映在山丘和植被中。其中,教学楼主要集中在校园中部,雕塑学院、造型设计艺术楼以及美术学院跟随山势起伏而建,尽量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寝室则分布在东南和西南两角,教师公寓分布在偏北方向,每个功能区域根据山势被划分,建筑以“契合”的方式适应周边环境,形成校园聚落。
5.3 乡土文化的建筑理念
四川美术学院整个校园建筑弥漫浓厚的乡土情结,体现着深厚的巴渝乡土地域文化特征。
为了留下泥土气息和田园诗意,认识农耕文明的精神遗产,校园建设提出“最少设计,最少干预”的设计理念,尊重有“自然记忆”的场地,富有历史痕迹的建筑材料被保留下来,更能唤起人们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虎溪校区中散落石桥、石板路、农具、瓦片叠置的漏窗和通过修缮保留下来的老宅院。其中,农舍夯土泥墙的修缮采用本土传统竹筋土墙建造方法,校园内设置的木制长廊,利用穿斗式建筑构造手法和榫卯结合方式,采用本地材料,形成贴近自然休憩空间,增强校园内文化氛围。整个校园传递浓郁的地域乡土氛围和古香韵味的校园气息,进一步增强校园巴渝原生态乡土特色,留住了一份浓浓的乡愁,使整个校园更具有地域文化传承意蕴。
5.4 工业建筑文脉的延续
重庆除了拥有独特的山地环境,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发展历程也是重要地域特征,留存大量赋予地域与时代特征老工业建筑遗产。虎溪校区校园建筑延续重庆老工业建筑文化,校内图书馆的设计体现工业建筑特征。图书馆建筑造型简洁大气,顺应山体走向,如同具有工业时代特征的车间、砖窑或是粮仓,采用条形体量设计,拥有较好的自然采光。图书馆设计理念考虑工业历史文脉的传承,建筑主体外立面基本采用青色黏土砖叠砌,梁柱和墙体内部材料都保持清水混凝土质朴本色,配上深色的屋面,突出材料原始特性和自然美感。整体建筑呈现深灰色的主色调,给人一种坚硬感觉,粗犷的混凝土材质和几何造型营造出简洁大气空间感,其质朴与简明的体型是对工业城市“车间”建筑精神意蕴的展现,也是向传统致敬的积极情怀。建筑山墙使用大面积玻璃与混凝土边框形成虚实对比,与室外校园保留下的农田和鱼塘等农业景观一起,营造出静谧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田园牧歌式的意境,既体现巴渝地域乡土文化气息,也满足校园育人与教化功能。
5.5 节能环保设计的理念
何镜堂院士认为节能、环保、低碳是未来建筑发展走向[4]。所以,在面对有限的资源,除了传承与发展传统与地域文化之外,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采用传统的环保节能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课题。虎溪校区校园建设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理念。由于校园周边富含石材资源,就地取材作为建筑材料,经过改造形成建筑景观小品,既减少材料运输中资源消耗,也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同时,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考虑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校园内的凉亭和景观长廊所需的材料都是就地回收而来,利用本土建造工艺,不做过多修饰,保持回收材料原真性。在校园内一些外墙和建筑小品上,采用生态型材料,大量出现本地回收的青瓦、石材、青砖,老物件新用,既可以节约自然资源与控制建设成本,也是对地域性历史文脉的延续。建设材料取自本地,材料循环利用,并结合传统建造工艺手法,营造出适宜建造空间,这些富有历史痕迹的建筑材料,更能使情感上产生共鸣。
6 结束语
场所精神和校园建筑设计相结合,可赋予建筑灵魂,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人性化和情感化的体现。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设计体现场所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其深入思索历史文脉的传承,有意识进行地域文化精神传达,强化细节设计,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将文化与技术结合,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既体现传统文化的普遍性,也体现地域文化的特殊性。随着场所精神理论的逐渐完善,场所精神在高校校园建筑中的运用趋向于积极发展方向,未来场所精神将在高校建筑设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