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共识:和谐党群关系生成与发展的逻辑理路

2021-12-23

关键词:党群共识道路

杨 燕

(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和谐党群关系能否持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党和人民群众在理论、道路和制度等方面能否达成共识,进而在执政理念、社会管理等领域达到基本及至高度的一致和统一,最终实现政治发展之目标与社会发展之方案的同步与协调。所谓“共识”主要是执政党与民众对某种主义、某种道路、某种制度的信奉、持守和追求。共识的达成需要执政党和人民群众情感上的投入和实践上的践行,实现“可信”到“确信”的升华。对于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要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内在价值取向上相统一、外在物质利益上相一致与社会行为规则上相符合,即“中国的和谐党群关系的生成和发展”不仅仅涉及到双方发乎于“内”的理论共识,而且还涉及到合乎于“实”的道路共识,更涉及到关乎于“外”的制度共识。

一、理论共识:和谐党群关系持存之本

理论共识主要指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对某种主义和价值的信奉和践行。在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不同的社会思潮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规模进入人们的生活,其覆盖面和渗透力越来越强,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伴随着思想的多元化,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理论共识,无疑是关系党群之间能否和谐的重大问题。

(一)党群之间理论共识的合理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下的党群共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究其原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实境”,具有最大程度的合目的性。当饥饿、失业和动荡无处不在时,和平、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时马克思主义明确告诉人们,“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666页。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发展最大程度上凝聚成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追求共识,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群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行动引擎,更为寻找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人民群众怀端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身心地投入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因为他们知道,“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5页。由于马克思主义全面而又合理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根本上为全世界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人们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努力的目标和抗争的意义,成为我们党所信仰以及人民群众所认可的理论,为和谐党群关系的生成和发展提供滋生的土壤和漫延的空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下的党群共识。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变”是唯一不变的东西,发展是永恒的趋势,否则就被淘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当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我们党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时,人民群众在国家、社会、公民层面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他们关注国家是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是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是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也是对马克思所说的“联合体”的现代性诉求。正是为了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呈现出最大程度的合规律性。

(二)党群之间理论共识的构建路径

一方面,加强理论建设。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主导性。由此,需要执政党在文化生态领域发挥治理的主动性,提高理性认识力和判断力,在多元文化格局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社会思潮中的引领性,在发挥主导权、话语权的基础上,包容和吸收其他社会思潮中的优秀思想,使党群之间最大程度上达成理论共识。二是实现话语体系的转变。由此,需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同民间意识形态的沟通对话,实现精英话语同大众话语的融合。语言作为存在的最有效呈现载体,对它的运用和理解能有效地促进马克思主义获得全民的认同,使人们具有心灵安顿的寓所和精神力量的不竭之源。如此,马克思主义才会成为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广泛拥护的思想理论,进而转化为全民自觉的共同行为。

另一方面,注重思想建党,在“主体性生成”上为党群之间达成理论共识提供主观性内因。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61页。我们党通过集中、常态、自觉、制度性学习,使党员干部意识到必须用清醒的思想认知保障清醒的权利运用,通过自身的身体践行,引领多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二是抓好党性教育,巩固“权为民所用”的思想意识。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质特性,通过不断强化的党性教育,使每一个党员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同党的事业,同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责任和使命中融入群众。三是牢固广大党员的初心,使马克思主义的“公仆观”得到真正的践行和认可。可以说,通过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有助于其自省、自律、自慎,在马克思主义观的指导下,正确运用来自于人民授予的权力,使人民群众由衷认可执政党所践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总而言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用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④《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83页。如此的历史需要我们党在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严格的道德自律下,通过自身的理论宣传和实践成效,让人民群众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人民政府的信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确信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定会实现。

二、道路共识:和谐党群关系持存之源

道路共识主要指执政党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信奉和操守。道路承载着过去,连接着未来。回顾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达成了共识,才顺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审视现在,正是执政党同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共识,才有了中国的繁荣富强与人民的幸福安康。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同样需要党群之间在形成道路共识的基础上勇往直前。

(一)党群之间道路共识的合理性

1.独立与解放目标凝聚下的道路共识。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亡图存,仁人志士开始了寻求救国的道路,但无论是农民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以及革命道路在中国都行不通。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需要新的革命阶级和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通过中国共产党的言行,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懂得了革命斗争理论。由此,形成了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互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和纲领,“政党与群众关系的互动性表明,党群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互动关系”①彭穗宁:《公共利益:执政党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坚守的轴心》,《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3期,第34页。。也就是说,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上党群之间形成了以独立和解放为目标的“利益共同体”和“利益汇合点”,以至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达成共识,通过克服艰难万险,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得以扭转。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道路上形成了解放和独立的共识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2.富强与富裕目标凝聚下的道路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当人们以富为荣并获得社会的认可、他人倾慕时,人们致富的愿望被极大调动,在相关体制、机制存在一定缺陷的时候,个人之间的利益差距不断拉大,人们之间的不平衡感徒增,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能否实现利益均衡产生了困惑和怀疑。另外,伴随经济的发展,政治权益也越来越受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寻求多元化时代条件下利益均衡配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和谐党群关系生成与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党审时度势,适时地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为包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之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优化共赢,使“公共利益”始终在“公共性”的轨道上运行。只要这条道路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未来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二)党群之间道路共识的构建路径

一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新的探索。一是赋予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变化历程,也使中国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小康富裕的生活愿望。然而理想愿望的阶段性、超前性特征,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应时性,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在实践上步入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之路,最终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人民群众之所以会认同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这条道路追求共同富裕,力求避免和解决不同人民群众之间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在这条道路上人民群众能够定心、定向。二是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没有任何道路可循的情况下,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然而,改革开放后,在“无孔不入”的市场逻辑的渗透下,利益化、功利化渐渐成为常规化的导向,党内一些腐败和特权现象逐步暴露,导致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我们下一步往哪里走?在深刻反思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解答,其中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始终不变的航标,也是形成党群共识的基础。

另一方面,加强利益共识的构建。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认同从以往感情倾向型转化为利益倾向型。这就需要: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改善社会生产方式和全力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创造出更好、更多的社会物质、精神财富,改善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境遇,为道路共识的形成提供客观性外因。二是合理分配和消费社会财富,使执政党做到慎独慎微、为政清廉,避免党员干部与民争利的现象,实现党群共同尽享社会发展成果,从而为党群之间形成道路共识提供利益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这是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正当利益,进行合理的利益追求和价值选择的渠道。对此,面对群众的要求和不满,我们党以坚决的意志和行动整合各种资源,避免积聚变化以及悬殊差距的产生,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增强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可以说,在社会结构相对单一的年代,人民群众同我们党在达成一定道路共识的基础上,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改革开放后,在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下,更需要形成道路共识,从内容和形式上确保党群之间互动的一致性,做到趋利避害,使党群关系始终在和谐轨道上前行。

三、制度共识:和谐党群关系持存之据

制度共识主要指执政党和人民群众对宏观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具体层面的法治规约的信奉和操守。共产党作为共产主义信仰的社会载体和政治载体,除了需要其情感的投入和行为的践履,更需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

(一)党群之间制度共识的合理性

1.情感认同凝聚下的制度共识。情感认同是人们从感性出发的一种认可、接受和维护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虽然具有主观倾向性,一旦形成却具有坚定性和持久性。当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益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后,人民群众更是切身体悟到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好处。于是,人民群众在历史评判和现实感悟中,发自内心的认同并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对现存政治系统、政治规范、政治秩序、政治价值观的情感倾向、心理归属感或依附感”①王炳林:《全球化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0页。。另外,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对人民群众形成了“高度有效的影响力形式”②[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第7页。,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遵从毛泽东同志的领导,这不是人为谋求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毛泽东同志内在的实力和人格自然渗透而形成的自然情感。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个人魅力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使人们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出热爱、相信、服从和亲近的反映,进而使党群关系处于和谐存续的状态下。也正是在相同的制度认同下,形成了制度共识,并内化为党群之间的心理自觉,党群之间才能处于凝神聚力、团结合作的状态下。

2.理性认同凝聚下的制度共识。理性认同是人们从理性出发,通过审慎思考,运用推理的方式得出结论和行为方式。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权力的行使中出现一些“寻租”、“腐败”等现象,损害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严重地削弱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由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适时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在政治领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等步入正轨,人民的政治权益得到认同和保障。在经济领域,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力争做到经济成果分享上的公平与公正。同样,在文化、社会等领域,我们党也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各种制度构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引导我们国家走上了科学化的现代化发展轨道。也就是说,伴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对比,人民群众与执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达成了共识。

(二)党群之间制度共识的构建路径

一方面,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一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经济上,变单纯的计划经济为公有制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保证处于不同经济成分中的人民群众都能各善其能,夯实党群之间形成制度共识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变高度集权和集中为民主和法治。继续完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协商制度、自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避免国家机关成为向群众发号施令的机关。在文化上,变专制为主流主导下的多样化。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以往快餐式文化已不能适应现状,必须优化结构,着力于质的提升,促成多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消费的多元共生以及协调发展。在保持多元化和主导性适当张力的前提下,实现惠民与需求的耦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识的形成提供文化基础。在社会体制上,变垄断控制为多元互动。在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政府应转变职能,适当放权,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使其掌有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相关事项的权利,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识的形成提供社会基础。

二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重要制度。其一,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保障党员及人民群众正当行使选举权利,使选举者充分履行其监督的职能,这是消除党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此,应不断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和介绍制度以及差额选举制度,让权力的运行得以有效制约。在选举过程中,选举人有权监督和提名罢免被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因而,选举上的民主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敲门砖。其二,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民主决策必须发挥党员及人民群众在提案过程中的意见表达权和反映权以及事务听证咨询权。在提案过程中,发挥党员及人民群众的意见表达权是民主决策的前提条件,也是民主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更是民主的内生力。听证咨询制度更是提升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拓展了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和掌握党内动态,推动了党群关系的和谐持存。其三,改革和完善党内管理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庞大的集体,必定有着纵横交织的构成脉络。对此,领导干部应贯彻党内评议制度,让普通党员知晓党内的事务,知晓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履职情况,知晓干部培养选拔与干部任用及民主评议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以便在党内形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治和预防并重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如此,才能使党员干部不能腐,使得廉洁政治成为正道,使得党群和谐成为必然。可以说,“与相对务虚的意识形态与道德因素互为照应,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政治路线的调整、法理与制度的创新,为确立在全国政权中的领导与执政地位打造根本的执政之基。”①王智:《当代中国政治结构变迁——以执政党为中心的政党-政府-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5页。

另一方面,实现对公共权力制约监督的法治化。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依法设定和规范党的执政权,使得政党法治成为一种新常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破除部门、行业等局部利益对立法工作的干扰。”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2页。由此,应“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③习近平:《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人民日报》2014年3月1日,第1版。。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使法治理念常态化。可以说,提高党内法规立法的科学性,有助于执政党明确职权的有限性、程序的正当性以及责任的重大性,避免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个人独断专横问题的发生,实现权力运行的合民性和合理性,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法律体系。另外,随着人民文化素质以及参政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在守法的基础上,维权意识逐步加强,人民“信权不信法”的心态逐渐扭转,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成为一种常态。可以说,只有群众真正的知法、守法和用法,才能对执政党的执法行为进行铿锵有力的监督,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依法行政的外在氛围。质言之,对于法治化的内在认同确保了和谐党群关系存续。二是彰显党纲党纪,以便依法制约和监督党内权力的合理运用。新时期对党纲党纪的修订“要体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的要求,突出党纪特色,重点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行为作出处分规定。”①《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17页,第128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纪的遵守是无条件的,党的纪律不是一纸空文,而是带电的高压线,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以便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党内权力的运用。另外,党纪党规在监督党内权力的运行上,要“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3页。,让“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讲起来、守起来,真正做到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严惩”③《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17页,第128页。,避免权力的“专属性”,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发生的一些党纪党规仅仅是存在于墙上或纸上的“橡皮筋”,责任人仅仅是“稻草人”的现象,防止公权私用,做到严以律己。可以说,只有在加大违纪的惩处“成本”与增加守规的良好愿景的进程中提高党纪党规实施的执行力,增强党纪党规的神圣性,才能有效地确保用权必有责,确保党群关系的正常发展。三是完善和发展巡视制度,增强对党内腐化思想的威慑力。“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④《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07页。巡视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种重要的进行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无论是党组织领导班子还是主要负责人都在巡视监督范围之内,在应用好巡视这把“利剑”的基础上,实现严以修身,确保党的权力运行的科学化。可以说,通过巡视来强化党内监督的威慑力,确保党内监督的严肃性,为党的宗旨的实现提供保证。由此,我们要在法规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环节为和谐党群关系的存续实现法治化。

总之,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党的执政能力必定受到削弱,甚至要出大问题。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合理配置社会利益、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法制,执政党同人民群众在理论、道路和制度共识的基础上共同践行,才能建设一个“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的高度和谐的党群关系。

猜你喜欢

党群共识道路
拱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的“红色家园”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