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真谛
2021-12-23张红艳查明会
张红艳,查明会
(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最大特点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两者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1]139家庭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以此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习近平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而辩证地回答了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处处彰显着习近平把实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人民情怀。
一 人民是家庭文明建设的承载者、守护者和创新者
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2]340他要求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源自于国家和民族,源自于每个家庭。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谈到:家庭是历史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制度解体而逐步产生的。美国人类史学家摩尔根说:“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3]即由最初的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①、对偶家庭②发展到一夫一妻家庭。恩格斯还谈到:“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根据这种形态,我们就可以研究文明社会内部充分发展着的对立和矛盾的本质。”[4]78在这一基础上,恩格斯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历史中的决定因素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始终是最活跃的主体,是家庭文明的承载者、守护者、创新者。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家庭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基层组织形式,是社会文明教养、德行培养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驿站,是社会文明的缩影。作为社会文明主体的人,是以家庭成员为表现形式而存在的。人类所具有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属性,赋存于婚姻和家庭伦理关系中。人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还具有家庭属性。从人类文明的起源看,人们为了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主体性,不仅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还成为家庭和自身的主人。人们在改造自然、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过程中,慢慢形成了家庭文化,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演进为家庭文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家庭文明互相吸收借鉴,逐步扩展为社会文明,又在社会文明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文明。从家庭文明到社会文明再到国家文明,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和国家文明的发源地,没有家庭文明,就不可能形成社会文明和国家文明。黑格尔把家庭文明、社会文明和国家文明的关系颠倒过来,认为国家文明决定社会文明和家庭文明,家庭文明和社会文明是国家文明的派生物。黑格尔的文明观是本末倒置的。马克思认为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缩小的国家,国家是扩大的家庭。中国古代所谓的“家国同构”,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家庭文明与国家文明的内在联系。既然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家庭文明就包含着社会文明的一切要素,如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文明要素。这些要素确证家庭文明是以血缘关系为自然基础,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社会基础,以家庭责任和家庭文化为核心而形成家庭道德、家庭制度、家庭作风、家庭教养等价值规范和道德伦理的概括,集中体现为家庭成员的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正是基于对家庭文明价值的认知,习近平多次谈到了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和窗口,也是文明程度的标志,要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发挥人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 人民性: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着力点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谈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2]353这段话深刻阐释了现实人的依托所在,蕴含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即人民是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是党的执政之基。总之,习近平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着力点的。
(一)重视家庭物质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由生物人到社会人,不断在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样和多层次的,但最初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的吃穿住行的需要。恩格斯在《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谈到:“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外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4]15-16恩格斯所谈到的两种生产理论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强调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建设好家庭文明。他说:“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着点。”[1]157“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5]在新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本质规定性由人的内在需要、人民的生活理想以及生活样式三个方面构成,它既是个体内在需要的直观表达,也是一种上升到人民全体高度的生活理想,更是新时代致力于实现的生活样式”[6]。习近平认识到现实生活样式就是人们不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程。他从人民期盼更美好的生活、更有尊严地活着、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破题,深入家庭、社区实地考察,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重视现实人的婚姻、住房、隐私、合同……从制定民法总则到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到正式实施,“民法典时代”迎着朝阳走来。回应社会关切,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解决“心肺之痛”,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特别是对家庭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脱贫攻坚,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扶贫先扶智的工作思路,紧紧扭住了教育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己、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当机立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防控和防治疫情的措施,举全国之力取得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胜利,无数家庭因为习近平以人为本的决策获得重生。正是习近平关于人民性的核心理念,才使得改革开放的红利在这次疫情中能够惠及到每个家庭,人民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生活样态。家庭的文明程度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而得到提升,家庭环境日益改善,家庭更加和睦,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二)重视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人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习近平深知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实现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由“外”向“内”的精神生活向度,即精神文明建设。所谓精神文明“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代表着人类精神文化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科学知识,其价值取向是‘求真’;二是道德伦理,其价值取向是求‘善’;三是艺术文化,其价值取向是‘求美’。”[7]127家庭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家庭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晴雨表,其总体价值取向是“真善美”。就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而言,“人之精神世界的充盈实则存在着两个密切关联的实践领域,一个是个人精神世界的自我提升实践,另一个则是整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实践与精神生产实践”[6]。精神文化生活从来都是个体维度与民族维度的统一体,整个民族精神文化生活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同样也彰显个体精神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果“没有集体性质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就难以维系整个社会的共识,难以形成一个良善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社会秩序”[6]。习近平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和以文化涵养心性,提升文明程度和水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中的第六条提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个目标之一,即“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8]。这段话,在更高层面上反映了习近平对人民精神素质提高的愿景。习近平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充分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战略,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把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坚定不移地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千方百计地使两者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把家庭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个大局。
何以能把家庭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我国伟大事业中,实现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习近平说:“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2]355要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要在家庭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家庭成员爱国爱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9]这在更高层面上阐述了要加强家庭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家庭教育科学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庭美德的内容、路径和方法以及完全人格培养的目标指向。通过上述理念的教育,路径和方法的践行,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人们心灵,形成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从而凝聚起全民族的合力,助推社会文明风尚明显好转,使人民不断地享受着精神文明发展获得的自由平台和发展空间,收获更大的利益,增强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三)重视家庭政治文明建设,强化人民的清净感、信任感、亲情感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存在于宏观的社会结构之中,也存在于微观的家庭肌体里。家庭政治文明缘起于家庭的治理方式,由最初的长辈型、高龄型家长制发展到今天的能力型家长制,人们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不断在家庭中得到丰富与发展,最终辐射到社会,这也有力地驳斥了家庭没有政治的错误观点。在一个家庭中,其成员的政治观、政治信仰和政治忠诚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正如《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明确了为人的第一要义是修身。社会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时时处处应考虑自己的社会性,不论身份高低,都应把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律己修身,遵守公共道德,承担公共责任,这正是儒家所主张的“天下为公”。孔子讲的“修己以安人”,提高自身的修养,使人民安乐,正是突出了“修身”的价值与意义。由个人到家,再到国;由修身到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具有内在的政治逻辑性。
这种内在的政治逻辑性体现在自古以来的“忠”与“孝”的政治关联中。在家对父母和长辈尽孝道,伴随家庭中的个体对于家庭责任意识的增强,进而将此品质自觉地扩展到社会和国家中就是对国家尽忠。因此,习近平说:“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2]353他提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2]355倡导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德智并行、忠诚与担当,特别是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家庭,习近平提出要廉洁修身、廉洁治家,念好家庭政治这部经;倡导在家庭生活中,将清廉立为做人行事的标准,养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品质,在名利面前懂得谦让,形成纯厚的家风,筑牢思想防线,保持家庭政治纯洁,从而促进党内政治廉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倡导在日常的行为交往中,注重小节,以纯洁的同志关系、政商关系换取生存的自由空间和真正的友情,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清净感、信任感、亲情感。
三 人民性: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道德的选择。一些人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一些人造假欺诈、不讲信用;一些人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等等,这些伦理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了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基于此,习近平从价值基础、价值理想和价值标准等维度阐明了家庭文明建设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一)价值基础: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从本质上讲,就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在习近平看来,“以人为本”是家庭文明建设的核心,家庭文明建设着力培养家庭成员健全的人格、成才成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爱家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人是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既是文明的起点又是文明的结果,尊重人现实交往的人伦关系,提升人的道德素养,使其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在家庭文明建设中,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关系,都是一种最亲密的亲情关系。“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2]355这就告诉我们家庭是人们情感认知和寄托的最私密港湾,“是最初的人伦关系发源地,尔后延伸至社会。家庭的人伦关系依靠‘爱’而相守和续展,而其连接点则是权利和义务”[7]103。也就是说,家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其责任或义务是家庭文明建设的核心。因为“婚姻的缔结意味着一种契约关系的建立,这一契约关系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还是道德意义上的。”[10]这就在客观意义上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应当遵循一定的要求,即由他们的社会关系所规定的生活准则以及维系这些准则的道德法则。习近平深悟家庭的生活准则以及维系这些准则的道德法则与社风、民风、党风、政风的关联性,要求重视家庭的家风家教。他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355“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③。以此教导人们重视家庭建设,实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习近平在更高层面对领导干部的家庭建设提出了特别要求,他说:“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2]356这意味着领导干部的家风淳则民风正。因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党治国理政的形象代言人,是关切群众利益最直接的代表,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务必“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家里那点事有时不经意可能就溜过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干部子弟也要遵纪守法,不要以为是干部子弟就谁都奈何不了。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而且要从严处理,做给老百姓看”[2]165-166。这就从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人本哲理中诚戒党员领导干部遵循人伦关系的生活准则和道德法则,实现家庭和顺美满,事业兴旺发达。
(二)价值理想:民族复兴
家庭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强基固本的基础。回望人类发展史,唯有中华民族把家庭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孕育出人民当家作主、积极向上、爱国爱家、承担民族复兴的人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社会,少数富有的贵族昂首前行,而平民尾随其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的分析,揭示了其是虚假的共同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社会,人民真真切切是社会的主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华儿女不断追求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梦想,习近平强调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团结、动员、教育家庭成员。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团结、动员、教育家庭成员,是建设好家庭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意。中国梦是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具体的、生动的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个小家庭都有自己的梦想,但这些细小的梦想都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梦想联结在一起,只有保持每个家庭及其成员的梦想同国家梦、民族梦的统一性,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个人幸福美满的家庭梦。
习近平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2]323。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2]324。这充分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团结一致,是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胜利的强大力量,也是团结广大家庭成员的最深层最广泛的思想政治基础。为理想信念和伟大梦想而奋斗,是我们每个家庭及个人利益实实在在的保证和使之得以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如习近平所说的:“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2]3542019年2月3日,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再次谈到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家庭幸福美满的辩证关系,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要求每个人正确认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上,家庭依然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是每个人梦想起航的地方,正确处理家庭及个人利益与国家这个大家及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将家庭及个人的理想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把家庭个人梦想与国家民族梦想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家庭及其成员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治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价值标准: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人们安居乐业,实现更好生活的前提,而这个前提的基础是家庭文明。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家庭、社会、国家构成一个完整且辩证统一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家庭是这一系统里最活跃的元素,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和谐,邻里团结和睦,社会则文明安定。正所谓“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2]353-354这段话蕴涵了家庭文明建设的价值标准。我们要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家庭文明的基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写道:“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8]这些都深刻表达了平安中国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群众的诉求表达与利益的协调,诉求表达与利益的协调能否达成一致,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文明建设情况。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一个个家庭和顺美满,邻里和睦相处,形成一个整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和谐”二字涵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的要义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基本内容,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共同理想目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个人行为规范和社会心理等都给出了明确的价值原则与价值判断,具有不可替代的高度凝聚力。”[11]习近平提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2]164,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他还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2]163运用到实践中就是弘扬家庭美德,引导家庭成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导“广大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2]355,用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教育广大青少年要自觉传承中华孝道,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念长辈关爱之情,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2]355。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2]356。即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用社会主义道德约束自己,养成爱国爱家、自强自律的良好品德,克服自私自利的丑恶品行,实现全体家庭成员的幸福美满、全体社会成员和谐与共的价值标准。
总之,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人民性是其真谛,突出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人民性,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牢固把握“人民性”真谛,才能真正领会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注释:
①“普那路亚家庭”由美国民族学家L.H.摩尔根命名,并把它作为群婚家庭的典型。“普那路亚”系夏威夷语punalua的音译,意即“亲密的朋友”或“亲密的伙伴”。普那路亚家庭的特点是,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姐妹,与其他集团的一群男子互相集体通婚,丈夫们互称“普那路亚”;同样,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兄弟,与其他集团的一群女子互相集体通婚,妻子们也互称“普那路亚”。由这种婚姻关系产生的家庭形式,称为普那路亚家庭。(详见人民出版社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第49-57页)
②对偶家庭是指一男一女在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的婚姻形式。它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产生于原始社会蒙昧阶段时期和野蛮时期的交替阶段,盛行于野蛮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
③参见《周易.坤.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