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

2021-12-23张文波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绿色

张文波

(曹县庄寨镇镇政府,山东 曹县 274000)

当今社会,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与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形势下,必须精准把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核心环节与步骤,综合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现实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大局,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一种生态化、环保化、无公害化的农业种植方法,是多项农业种植方法的总称,主要以农业种植过程为主要面向对象,旨在降低与控制农业种植过程对外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农业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近年来,国家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标准、推广策略、种植效果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规范,为各级农业部门高质高效地推广实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绿色农业发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使农业种植过程在极大程度上摆脱了对传统化学肥料及农业药物的依赖,体现出理想的经济价值[1]。同时,各级农技部门同样在创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优化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全社会范围内初步构建形成了浓厚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氛围。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影响,当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农业食品和作物的安全性依然面临诸多威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体系尚未形成,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生态环境的破坏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都迅速发展,尤其是工业,迅速崛起,但是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破坏了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农业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效益。很多农业种植户在生产中为了提升农作物质量就大量使用肥料,使用的量和产品种类又不均衡,最后直接沉淀到土壤中,再次造成生态污染;而且大量使用农药也不符合我国绿色生态发展,不利于健康生活主题[2]。

2.2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综合素养不足

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中,具体推广人员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落实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标准,执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方案的直接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成效密切相关。从当前技术人员实际来看,部分人员未能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形成全面客观认知,无法全面系统认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推动力,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关键应用步骤与核心方法掌握不清,加之具体实操经验匮乏,无法成为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全面落实的中坚力量。

2.3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经济成本较高,应用覆盖率较低

与农业种植的传统技术方法相比,现阶段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经济成本依然较高,需要对各项种植资源要素进行统筹管理,实现高效优化配置。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成本依旧处于相对较高状态,部分农业生产单位为了控制农业种植成本,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方面的主动性较低,推广资金有限,久而久之挫伤农业种植理念的融入深度,无法在特定农业种植范围内实现有效覆盖,造成应用覆盖率较低,推广工作遇到发展梗阻。

3.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探讨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推广策略

现代农业生产环境复杂多变,无论是从农业种植技术层面,还是在农业市场方面,均存在诸多潜在威胁性影响因素,部分因素隐蔽性较强,辨识与控制难度较大,这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构成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应从当前农业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环境与技术实施需求出发,整合运用多类型、多系统的农业技术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为具体推广方法与路径的实施提供必要依据与保障。随着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程度的日趋加深,相应的推广策略同样会暴露出诸多弊端,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推广策略的实施成效进行观察与分析,对于推广策略实施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做出优化改进,杜绝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3]。

3.2 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养

定期组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绿色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宏观认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核心步骤与关键实施环节,系统性地掌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所包含的内容与项目。要积极鼓励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深入一线,实施必要的正向激励,将现代最为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带到农业种植田间一线,并根据实际推广效果兑现落实相应的奖励政策,以充分激发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与农业种植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建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施反馈机制,及时倾听广大农业从业者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与实施方面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深入挖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深层次价值帮助其解决农业种植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3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手段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推广人员在推广工具与方法选择方面更具灵活性,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因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管理平台,充分运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各类APP,随时随地实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全面推广。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效果做出科学评估与分析,充分估量未来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使广大农业种植户能够全面客观地感知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现实价值,拓展技术宣传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相关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4]。

3.4 建立融资渠道,完善预警机制

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行中,必要的资金投入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时所实施的配套资金不足,推广资金无序消耗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推广资金的实际使用价值,进而对地方财政补贴形成较强依赖。对此,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可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组织农民群众提供原材料,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减轻农民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经济压力,争取做到互利互惠,达到双赢。也可借助网络资源,寻找推广合作资金,建立正规的融资渠道,吸引市场上的空闲资金,减缓农村地区的经济压力。在预警机制方面,则应注意观察市场,了解市场对农作物的基本需求,调整农作物种植规模,规避市场波动风险[5]。

3.5 经济作物价值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建立配套完善的经济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推广、利用经济作物优良品种,是促进经济作物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提高经济作物生产力、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现代经济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具备较强的技术引进、研发、技术组装和科技示范功能,应依据全省经济作物产业布局规划,在有关地市打造一批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蚕桑、中药材、花卉等产业良种繁育基地,确保新种苗的有效供应,提高新品种的覆盖率。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产业的要求,大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完善相关的耕地、农田水利、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

各地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经济作物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经济作物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和监测计划,加强对经济作物产品的质量监测,将易受农药污染的产品以及生产基地纳入重点监测范围。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非法添加农药成分等行为。加强科学用药的指导和服务,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落实农药间隔期制度,降低产品农药残留。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确保经济作物产品质量安全。

经济作物的科技含量是产品实现增值和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方法。从强化科教兴农着手,逐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通过科学研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时,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完善基层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一批经济作物产业推广的专门人才。确保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普及和推广,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4.结语

受宣传模式、社会价值、经济成本、公众认知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阻碍着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际价值的凸显。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当前绿色农业种植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基本原理与规律,创新推广方式方法,优化推广流程,提升推广成效,为提高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成效贡献力量,为促进现代农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绿色
绿色低碳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保护地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
油茶的家族种植与相关诉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