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德国黄金十六年与大国崛起交相辉映
2021-12-22
编者按:10月26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向默克尔递交任期结束通知,在执政16年后她正式卸任德国总理。在她担任德国总理的16年间,伴随着中国崛起并逐渐成为世界大国。就如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刚就任的时候,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略低于德国:现在中国的GDP已经达到14.7万亿,而德国是3.8万亿。尽管我们仍是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家,但德国在世界上的作用越来越小,因为世界的平衡完全改变了,因而我们必须以战略上明智的方式建立我们的关系。作为在任期间几乎“每年必访中国”的德国总理,她对中德关系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远远超过其他欧美国家的领导人。
见证大国崛起的“铁娘子”
安吉拉·默克尔出生于1954年夏季,在东德成长并完成大学教育,取得量子化学博士学位。1990年德国走向统一,她深受震动,从而决定从政,离开了研究所,走向政治舞台。一开始从政的默克尔并不得志,1991年她出任科尔内阁的妇女青年部部长时,穿着朴素的她曾被嘲笑。但“统一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看到了默克尔身上的潜力,在他的支持下,默克尔在内阁中迅速崛起,1994年起默克尔出任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长,并于1997年以这一身份首次来华访问。
2005年11月,默克尔当选统一以来首位女性德国总理,并先后三次成功连任,其务实严谨、雷厉风行的执政风格,让她得到了“德国铁娘子”的称谓。在16年的执政经历中,她让德国成为领跑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并先后成功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等大大小小的危机,使德国迎来统一后稳步发展的“黄金十六年”。
2006年5月,默克尔在总理任期内第一次访华,中德双方签署了涉及金额达数十亿元的双边合作文件,还就伊朗核问题等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默克尔摒弃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分歧,她以务实的角度出发,通过亲临走访努力去了解中国与西方的不同。2010年,默克尔在参加德国大使馆举办的晚宴当中,与参加晚宴的多位中国省长进行交流,她特意问了省长们每天最关心的是哪些问题。省长们的回答很直接:每年的就业问题,所属地区的安定团结,还有环保问题等。默克尔非常惊讶,在德国政坛她很少听到这类民生话题,那时起她真正领略到了中国之大。这一年,中德提升了战略对话级别,建立了能源和环境合作伙伴关系。2011年,中德建立政府磋商机制,这是中国首次同外国政府建立此项机制。
德国之于欧洲,一直相当于“稳定之锚”。良好的中德关系,成为中欧关系乃至亚欧关系的重要支点。2012年,欧盟和美国开始相继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当时欧盟市场占据中国光伏出口市场的60%,中国的光伏产业面临着危机。2012年8月底,在距离欧盟是否对华反倾销立案不足10天的关键时刻,默克尔启程进行了第六次访华,推动中国与德国通过协商解决光伏产业问题,极力避免反倾销,并致力于阻止欧盟对中国征收永久关税。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双方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一场被称为最大的中欧贸易摩擦就此落幕,更对世界起到示范作用。两年后的2014年,中德双方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在如今世界多极化的局势中,中国的地位在不断上升。默克尔以科学家出身的严谨思路,以理性且抱着合作共赢的态度见证了大国崛起。随着2016年美国总统换届,特朗普大幅调整美国对华政策,全球政治局势发生变化。在欧洲部分国家紧跟美国步伐的情形下,默克尔仍然务实地从德国、从欧洲的角度出发,一直强调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她看好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中国投资者到德国发展。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期间,默克尔推进中欧投资协定政治意向书的签署,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连续五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
中国人眼中的“默大妈”
默克尔在任期内先后12次到访中国,每次访问中国时除北京外,她都会去一个城市,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上海、南京、西安、广州、天津、成都、合肥……她所到访的城市往往是德国的重点投资地和德企聚集区。
在会见当地官员和企业家之余,她也会和普通百姓交流,给人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从而被中国网民唤为“默大妈”。
2006年5月,她在北京菖蒲河公园散步,与晨练老人们—起玩太极球。结束行程之际,她在上海乘坐了磁悬浮列车,这—项目正是得益于中德技术的合作。
2010年7月,默克尔访华期间在西安度过了自己的56岁生日。7月17日那天她来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默克尔,她出生的1954年恰好是“马年”,并提议她与兵马俑合影,于是默克尔有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20]4年7月,她访问了成都,在当地农贸市场度过了近20分钟的“买菜时间”,随后还来到一家川菜馆,在厨师的指导下学做宫保鸡丁,并熟练地使用筷子品尝。
2015年10月,默克尔在中德共建的安徽合肥学院品尝学生酿制的黑啤,还到合肥包河区大圩镇和当地村民聊家常,之后还到镇上金葡萄小学客串老师教孩子们做算术题。
20]8年5月,她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看到了高新技术、数字产业的发展,感受“中国硅谷”创新的魅力。
“后默克尔时代”中德关系走向何方?
正是由于默克尔严谨、务实的外交政策,才使德国的“黄金十六年”与日益强大而崛起的东方大国,形成21世紀世界史上中德两国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的景象。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同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时说:“你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你也即将卸任德国总理,中国人重情重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中国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默克尔是为数不多在东西方都能获得积极评价的欧洲国家领导人,是为数不多对华保持清醒认识,对中西方关系抱持包容态度的西方领导人。
默克尔卸任,平稳牵引“欧洲火车头”的列车长到达停靠站点,车上8000多万“乘客”和与其并行的“列车”都有点恋恋不舍。2022年,中德将迎来建交50周年,“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将走向何方,中德关系将以什么面貌延续?
默克尔在总理任期结束后,仍然希望德国能与中国保持友好的关系。10月,默克尔作为“看守总理”最后一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备受媒体关注的是,她邀请财政部长奥拉夫·朔尔茨随行参与峰会,这被认为是为朔尔茨接任德国总理造势。朔尔茨一直被广泛认为是“亲华派”,在担任汉堡市市长期间就曾多次促进中德贸易合作,并一直非常看好中欧投资协定。德国媒体认为,虽然朔尔茨在任职财政部长期间从未就对华政策有过明显表态,但他应该会像默克尔一样采取务实的对华政策,甚至很可能进一步推动中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