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直播的著作权探析
2021-12-22王登立
摘要: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和知识产权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重视网络游戏直播的著作权归属及保护模式。网络游戏直播作为网络游戏的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视频”产物,目前还没有法律对其进行专门的规制,知识产权界学者也致力于探索对这种新型产物的保护模式,在网络游戏直播过程中,其所产生的利益归属于游戏玩家还是其他主体,正是当前知识产权界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就需要在著作权领域下对其进行规制,并通过完善著作权法对其权利义务进行明晰。
关键词:网络游戏 著作权保护 知识产权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也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承认乃至世界开始承认的一项赛事运动。在2018年5月14日,英雄联盟作为全球最火热的电子竞技类游戏成功入选雅加达亚运会,这也是网络游戏第一次被称为电子体育,同时也成为首次被纳入国际性运动会的电子竞技游戏,也就意味着作为表演项目在以后是有可能被作为正式比赛项目。随着人们对网络游戏的认识逐渐深入,除去网络游戏忠实粉丝的90后和00后等一大批新生代青年,网络游戏作为新时代的产物逐渐被“家长们”所接受,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传统的以读书为孩子的首要任务的国度,随着网络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家长们”貌似不那么反感孩子们玩游戏了。
近年来,因网络游戏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系列产业诸如“直播”,这些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而起,那些曾经痴迷网络游戏被父母认为“孺子不可教也”的典型逐渐转型网络游戏直播,并且还能获得可观的收入,甚至比父母眼里的“铁饭碗”的收入还要高,在网络游戏直播巨型流量的吸引下,更多的资本家也涉足该行业,网络直播的关注度更高了。一个事物的发展程度越高,人们对其的关注度就会更高,随之产生的利益也就越高,基于此,对这类新事物势必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调整,对网络游戏直播的诞生随之带来的一系列权利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直播作品著作权归属、权利范围和存续期限等目前在知识产权界仍存在争议。
一、网络游戏的著作权分析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可被普通大众所下载并且可以运用的软件具有著作权已成为目前学界的共识。网络游戏毋庸置疑归属于游戏,而作为一款游戏,其涉及设计、开发等过程包括了含游戏背景故事创作、游戏世界观建立、游戏人物构建、游戏模型搭建、背景音乐创造等多部门联合创作,并且结合这些部门,生成最后的计算机程序,并制作成为一款游戏,制作游戏的过程包含各个部门所生成和创作的单独作品,如英雄联盟中“亚索”英雄的原画本身就构成美术作品,其亦可以作为单独的著作权中的作品,以英雄联盟为例,该款游戏集美术、音乐和文字等多方面综合,对于类似“亚索”原画,声音等若可以构成作品,并且可以脱离游戏而能单独使用的作品其作者必定单独享有该部分的著作权,网络游戏制作者在制作游戏时,应该征得这些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在此不再分析。而对网络游戏作为一个著作权客体而言,则不能局限于构成网络游戏的单独方面去认识网络游戏,正如英雄联盟之所以受玩家喜爱是因为这些元素构成的游戏本身所能带给玩家的游戏乐趣而不是其中某个音频或者原画。
网络游戏是否受保护这一方面来讲,可以归类为计算机软件,用户在下载该软件后,可以使用基于游戏资源库和游戏规则所创作的算法进行游戏。网络游戏本质上是游戏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操作指令将游戏设计者事先设置和调制好的游戏要素进行调用和组合的过程,然后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1而就网络游戏的著作权而言,构成网络游戏的单独要素构成作品毋庸置疑,而各个单独要素依据不同的规则重新组合成一个游戏画面,对于该画面如何从作品的角度去理解,这些要素的组合可以构成整体性的综合性视听效果。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将网络游戏作为类电作品的判例屈指可数,比如网易公司与华多公司的“梦幻西游2”案、耀宇公司和斗鱼公司的“斗鱼案”,由上海中院裁判并生效的“卧龙传说”案,该案中原告所要求法院予以法律保护的游戏视频本质上是由连续画面组成,在结果上符合类电作品构成条件,因此可以作为类电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2所以只要游戏的创作性符合要求,即可以以“类电作品”予以保护。
二、网络游戏直播画面的法律性质
作为网络游戏中的网络游戏画面,按照不同的网络游戏可能有所不同,以英雄联盟为例,作为目前最火的网络游戏,其游戏画面是指从玩家选定游戏角色,加载完成进入游戏之后,游戏角色按照玩家的操作而形成的一系列画面,包括游戏声音、游戏场景、游戏内建模场景、美术设计等内容。而网络游戏直播画面是否满足作品的基本属性,是目前知识产权界面临最大的问题。
在认定网络游戏直播的作品属性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玩家在玩游戏时所呈现的画面是否具备作品属性,浦东新区法院审理的轟动一时的“斗鱼案”3的裁判观点认为,网络游戏的比赛情况及其在导播画面中呈现出来的只是一种客观的和直观的表现形式,比赛过程融入了选手们在比赛时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和判断以及随后产生的游戏操作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其结果亦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网络游戏比赛的画面因为不满足作品的属性而不能被认定为作品。该判决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网络游戏比赛来说,尽管选手是在游戏设计者提前设计好的程序框架内进行游戏行为,但是如何调用游戏资源,调用什么游戏资源等问题随着选手和教练的不同亦有不同,且游戏直播带给游戏观众的并不是这个不可复制的比赛本身,而是可以回看录像的游戏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观看可以分析出不同选手的使用习惯等特点,亦可以在观看中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亦或是在结合相关解说极具风趣的解说特点来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这才是游戏玩家观看游戏直播的需求,所以在判断游戏画面是否构成作品时,不应该只看作品的形成过程,正如创作一片长篇小说,即使作者本人,在失去原稿的情况下亦不能创作出同原稿一模一样的作品来,游戏本身就和创作长篇小说一样,即使创作过程不可复制,但是创作出的作品具有可复制性,游戏直播中的复盘等都是通过游戏录像进行的,这就说明网络游戏完成后具有可复制性。
而在认定是否构成作品的情形下,势必是要判断该作品独创性和作者判断问题。至于主张网络游戏直播界面不构成作品的见解,大多数学者从玩家玩游戏以及如何进行操作、以什么样的方式操作等都已经被程序设计者事先设定好,玩家只能在既有的游戏世界框架内进行操作,其任何操作都不可能突破设计者的设计,因此不具有独创性。其次网络游戏直播画面因其组成的本质还是单幅图片的电影化播放,所以也以单独画作作为讨论主体,4本文在此主要探讨以类电作品的形式形成的网络游戏直播画面,而不限于单幅图画的直播画面。电影作品和类电作品也具有相关的著作权要素,而网络游戏画面是否可以归纳为类电作品,要看网络游戏画面的要素是否符合类电作品的构成要素,电影作品和类电作品主要指能够储存在一定介质上,并以摄制或者类似摄制的方法创作,由有声或者无声的画面所组成的,并且需要特定的设备或方式进行播放及传播的作品,该定义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按照李明德教授的观点,类电作品的制作并不考虑其工艺方法,只要在屏幕上显示都应当受到保护。5
以网络游戏直播的热度切入,大型网络游戏比赛的主办方和背后工会,会在比赛进行时邀请主持人和游戏解说员进行现场解说,并对游戏比赛的画面中配上字幕和弹幕等相关要素,还会把游戏中发生的精彩镜头进行慢镜头回放,现在的游戏直播中还有选手的第一视角进行观看。根据网络游戏直播画面广州研讨会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陈国进庭长的介绍,游戏直播在形式上分为两类,即游戏主播进行的直播和大型网络游戏比赛的直播。而所谓网络游戏直播产生的连续非静止画面,无论是游戏玩家或是主办方邀请的游戏解说,其对游戏画面添加上语音解说、文字解说等这些解说类文字或者语言类文字本就可以进行保护,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作品,这些因素可以按照邻接权的有关规定予以保护。6基于此分析,由于网络游戏直播时现场解说和游戏复盘时主播的解说,这些解说文字本就可以归属到口述作品分类中,而字幕作为文字作品的一种也可以被著作权所保护,而游戏直播是在游戏画面中添加了上述要素形成的新的“事物”,形成这个新的“事物”该如何保护?
学界目前的通说观点是以“类电作品”进行保护,网络游戏直播画面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类似电影作品的创作,尤其是网络游戏视频在制作方式上和电影视频类似,虽然没有向录制电影那样动用大型设备,但是游戏直播视频的生成也需要设备的调动,包括对游戏画面的转换,各个选手画面之间的切换,剪辑,该过程类似于“汇编”;游戏直播画面的传播也和电影类似,游戏直播不仅有大型的线下观赛体验,还有同在线追剧一样的在线观看方式;其次在表现形式上,网络游戏和电影类似,都是由视频和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或者单纯视频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实务界在“王者荣耀案”、“梦幻西游2案”、“奇迹MU案”中对游戏直播画面做了相当详细且具体的分析,最终认为其构成类电作品。
而与类电作品不同的是,游戏直播画面的创作手法类似却有不同,主要表现在游戏直播画面不能被事先“摄制”,亦不同于体育赛事画面“随摄随播”的风格,游戏直播具有自己本身的独特性,其并没有电影的剧本;在传播方式上,亦有别与电影和类电作品,游戏直播很大程度上有观众的弹幕互动,至少在大部分的游戏直播中都是如此,而电影作品只是导演按照自己的想法向观众表现的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观念的表达,本质上是对自己和团隊“文化”的单向输出,而游戏直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玩家和观众可以弹幕互动,这种双向互动的设计是优于电影的;其次人们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是看其画面的,更多的是注重该电影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或者其他类似于人生哲学的文化输出,而游戏直播画面更多表现的仅仅是游戏画面,没有什么深层次的人生哲学输出,或许对玩家来说可以获得某种游戏玩法的启发,但是其中并不包含什么“思想文化”。
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相关案例,本文赞成以“类电作品”对游戏直播画面进行著作权保护,因为目前《著作权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并没有对相关问题做出具体规定,而游戏画面的生成和“类电作品”的生成最具相似性,在不破坏立法文义和不影响保护效果的基础上,适用关于类电作品的制度对其进行保护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在《烈焰武尊》和《蓝月传奇》案中,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判中载明,角色扮演类游戏在创作方式和表达方式上与类电作品具有相似性,著作权法对独创性表达提供保护以激励创作,以此类推,认定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中的独创性进行保护亦有可行性,既不会破坏已有的保护机制,也不会打破著作权法所努力维持的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问题,况且我国现行立法仍未对网络游戏及其直播等相关要素进行归纳和划分,因此本院适用类电作品相关规则处理网络游戏侵权纠纷。
三、网络游戏直播画面是否构成新作品
网络游戏直播在类型上可以划分为仅针对游戏画面的直播、在游戏画面基础上添加个人解说并于观众互动的游戏直播和通过专业直播平台进行的直播三种类型,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前两种直播,即裸播和个人解说型直播,这两种直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品,因为其只是对游戏画面的简单再现,而大型网络游戏比赛的直播和以专业平台为基础的网络游戏直播,其除了有常见的游戏画面,还配备了比赛人员介绍、双方对阵的实时画面、镜头的切换、游戏解说的解说、现场的氛围以及字幕和背景音乐等,对于这类网络游戏直播,其制作过程和电视台拍摄综艺节目时类似,故可将这些作品归类为类电作品从而使它们得到保护。7而“斗鱼案”中法院的观点认为,原告的直播不是单纯的转播游戏比赛画面,这种直播往往还包含主播对比赛的解说,这种解说是这些主播凝聚自己对游戏的理解所做出的,因此这些直播画面在形式上符合类电作品的特征,这些作品也可以被保存于一定的介质上,结合解说、剪辑等形式构成新的画面的情况下,这些画面或许会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四、结语
在现行《著作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对网络游戏直播的著作权进行归类并规定的情形下,对大型网络游戏直播以“类电作品”的方式予以著作权保护是必要且必须的,因为网络游戏直播在生成方式等特点上和“类电作品”具有相似性,且网络游戏直播画面本质上也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等“作品”的基本属性。在以后的修改中,本着保护网络游戏著作权和平衡利益保护机制的宗旨,应该将其归入著作权中给予保护,并且进一步规制网络游戏制作者和直播平台、游戏玩家之间的行为,将新型的社会关系纳入法律体系之中,使其在法律的保护下良性运作。
注释:
周高见等:《网络游戏直播的版权法律保护探讨》,《中国版权》,2016年第1期。
2 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4)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3号民事判决。
3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5)浦民三(知)初字第191号民事判决书。
4 即使从单幅画面的角度理解,实践中也有判例主张其属于智力劳动成果而构成摄影作品。参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6)沪高民三(知)终字第35号民事判决。
5 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第2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917页。参见《电子知识产权》2016年第2期。
6 冯晓青:《网络游戏直播画面的作品属性及其相关著作权问题研究》,《知识产权》,2017年第1期。
7 阮开欣:《电子游戏比赛视频受著作权保护吗?》,《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年10月9日
作者简介:
王登立(1995年5月-),男,汉族,陕西省富平县,硕士研究生在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商法学,四川 成都 61007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