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国旗的故事
2021-12-22张锴
张锴
换届仪式上,新老队长走向主席台的中央。队歌《祖国不会忘记》响起,老队长拍了拍新队长的肩膀并笑了笑,随后转身离去……
记得在高一军训时,无意间看到了中国三军仪仗队员赴莫斯科红场阅兵彩排时,齐唱《喀秋莎》的视频,当时,我对这支部队的好感就油然而生。假期时,观看了仪仗队的纪录片,加入国旗护卫队的想法已经植入我的脑海。
刚上大学时,我向学姐询问如何加入国卫队,学姐告诉我,那里很苦,没有几人能留下来。但我为了那身引以为傲的军装、为了那份荣誉,坚持自己的想法,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填写了报名表。
训练开始,高标准军姿、喊破音的报告以及临近结束的俯卧撑,这让很多人对训练产生了厌倦,留下的人越来越少。我想到学姐劝我的话,但看到留在地上的汗水和手掌印,信仰的力量让我坚持梦想。
有次晚课结束,接到队长的电话:团建地点发你了,快点过来呀!我本想缺席活动,但队长说必须来时,我只好骑车前往。一进饭店,一个大蛋糕呈现在我眼前,队长说,过几天你过生日,今天就给你提前过了。生命中第十九个,也是离开家后的第一个生日,是在训练很苦的国卫队过的,我有幸成为新队员里第一个享受如此待遇的人。队长告诉我,这是队里的传统,后来我发现,坚毅、顽强、团结,是这支队伍的特点,传承是永不改变的精神。
每周三次的高强度训练冲散了太多的队员,但每次我都以饱满的姿态去面对。忘不了正步定腿时的崩溃、被单独拉出来的羞愧、破纪录的十公里长跑,更忘不了与队友在一起的每一刻。
第一学期,预备队员的我们第一次参加换届仪式,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那是责任的传递、信念的寄托,更是精神的传承。队歌将氛围推向高潮,我的眼眶有点酸楚,信念也更加坚定,明年的这个时候,就轮到我们了。
新學期,升旗仪式是训练的主要内容,我有幸成为指挥官,这让我受宠若惊。握刀、拔刀、立刀、举刀、托刀,不知道练了多少次,一声声“正步走”,不知道喊破音了多少遍。为了追求梦想和不辜负队友们的期待,要以最完美的姿态升起那面五星红旗。
我们终于成了换届仪式的主角,一起宣誓入队的那批人,已寥寥无几。责任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这就是国卫的精神——传承。
转眼间,从预备队员到正式队员,再到今天的退役队员。我怀念和队友一起在烈日下蜕变的过程,我惆怅短短的两年如白驹过隙,我期待新一届的国卫传承下去,我感激对我有知遇之恩的学长、学姐和我的队友,我骄傲曾是国旗护卫队的一员,那个高喊“向国旗敬礼”的队员。
两年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留在国卫,还有劝我离开的。只有国卫人知道,这支队伍就像个大家庭一样,带给在外求学的学子一种归属感的温暖。
两年国卫人,终身国卫魂。
(作者系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