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件骨架加工基准的设置

2021-12-22胡炜李向阳陈永峰陈强星李恒菊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划线毛坯公差

胡炜,李向阳,陈永峰,陈强星,李恒菊

航空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湖北襄阳 441002

1 序言

铸件在机械加工时,基准的选择非常重要。第一道工序多为划线,划线时一般以非加工面为装夹定位面,称为粗基准。后续加工需要选择已加工面作为定位精基准。粗基准只能用一次,若粗基准设置不正确或者有一些偏差,则会引起零件壁厚不均匀,造成零件报废,体现出了粗基准的重要性。

2 铸件骨架结构及加工时出现的问题

加工铸件时,首先由钳工划线确定毛坯余量,由划线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是否均匀。图1所示骨架为精密铸件,是空中加油接口组件之一,材料为铸铝。加工时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废品率居高不下。

图1 铸件骨架

图1中,零件尺寸精度控制在0.05~0.1mm,同时要保证基准A到未加工表面尺寸1 6 mm,而φ54+0.030mm毛坯材料厚度仅3~4mm,该尺寸已超差。

分析认为,对于铸造毛坯件的加工应考虑下列因素:铸件设计精度要求、机械加工要求、铸造方法、所要生产的铸件数量以及其他各种特殊要求,特别是基准目标系统、个别特殊公差、几何公差、圆角半径公差以及机械加工余量。

3 原因分析

零件铸造公差参照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可知其相对于保留材料3~4mm明显过大,基准选择不合理,毛坯余量积累,造成零件余量偏差。此外,加工工序集中,内容多,多个尺寸相互关联,容易发生毛坯余量分布不均问题,产生材料残留及局部缺残现象,槽两边不对称,孔上下毛坯余量不均匀,造成尺寸超差,使零件报废(见图2),体现出了加工前选择粗基准的重要性。

图2 报废的零件

此外,工序内容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圆柱面余量均匀与否无法直接由划线确定,只能依据加工基准A间接控制。而基准面A以16mm和划线作为参考进行加工,受铸造毛坯余量影响,间接造成产生误差后无法判断,对圆柱面余量没有控制,当出现问题时,后续也无法弥补。

4 加工方案的改进

为了提高铸件的机械加工合格率,应首先分析零件结构,由零件结构确定基准,其中尽量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即铸件设计基准、铸造基准及划线基准重合。

按照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铸造毛坯公差选取精度适中等级的CT5~CT8级(标准规定,对于不超过16mm的尺寸,不采用C T13~C T16级的一般公差)。对于16mm尺寸,铸造公差为0.42~1.2mm。而φ54mm外圆柱壁厚3~4mm,<10mm,公差为0.36~1mm,<1 6 mm的尺寸公差,故实际最终需要保证φ43mm、φ54+0.03+0mm处毛坯均匀分布。这就需要再分别从基准转换、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装夹具、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4.1 遵循基准重合原则

基准的选择是划线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从设计角度来说,划线基准优先选择与设计基准重合,或与平台呈特定的关系;从加工角度来说,应尽量选择最终尺寸较小处作为定位基准,以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布,保证被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壁厚均匀;从装配角度来说,应保证装配部件与非加工面的间隙,确保其相互之间不干涉;从使用方面来说,要保证使用时应有的强度。

针对骨架的划线,结合零件结构特点,首先选用铸件最大非加工面即最终控制尺寸面作为划线基准,如图1所示,相当于距离基准A面16mm的平面。对零件毛坯进行划线,通过“借料”调整局部或单一方向缺少材料的问题。划线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检查毛坯是否存在不可逆转的缺陷,如出现此问题,则原因归属于毛坯铸造模具设计不合理,应提出改进要求,从而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由定位基准A转换为φ57mm和φ62mm(两圆柱铸造毛坯尺寸)外圆柱为基准,直接选取铸造对称中心基准即找正毛坯厂提供的基准线,确保与铸造基准重合,避免了基准转换出现误差的现象,可以减掉钳工划基准线A这一工序内容。

4.2 基准的选择

从改变装夹方式入手,由原来采用专用拼装夹具划线,加工过程需要往返装夹4次,且质量无法控制,改为固定定位点和浮动定位,自制专用V形块辅助工装。用90°V形块选取φ57mm和φ62mm圆柱面定位,90°V形定位经过sin45°转换,误差小于平面定位的1/2,从而证明V形定位能有效地减少定位误差,减少因铸造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免去了重复装夹的基准转换误差,相当于提高了粗基准的定位精度。

4.3 计算毛坯误差范围及基准偏差

以φ57mm和φ62mm外圆柱为定位面,计算得出φ57mm在V形块中心点与φ62mm中心点相距定位面距离Δh=29.85-28.08=1.77(mm)(见图3),只要加工出高度差为1.77mm的V形块,在毛坯最理想状态下,放置于V形块中,则两圆心在同一水平面。为避免因铸造误差影响定位精度,设立浮动定位(即高度微调)V形块,参照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选取精密铸造毛坯的公差为CT6级,则公差为0.52mm。两V形块高度差最终为1.77+0.52/2≈2(mm),即用于定位φ62mm圆柱的V形块相比定位φ57mm圆柱的V形块低2mm。设计微调范围为0~0.8mm,当出现φ57mm毛坯公差为绝对值较大的正负数值时,以φ62mm为旋转轴,调整图3中左边浮动定位V形块的高低,同时相应地调整设定的坐标值Z。毛坯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每件采用浮动定位找正水平,使装夹更加稳定。定位误差控制在基本尺寸为3~4mm的公差范围内。

图3 Δh示意

4.4 基准的确定

选用骨架毛坯φ57mm和φ62mm外圆柱定位,推算出孔中心到工作台面尺寸一致。为保证定位准确性、稳定性,以及防止铸造毛坯误差过大等问题,制作专用V形块。将长V形块固定在工作台上,成为找正时的旋转轴定位基准。短V形块为活动件,在调整高低的同时,调整两圆柱间距175mm的铸造毛坯误差,两个V形块底面与拼装件连接或接触,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在保证放置稳定的同时,方便了水平找正。

找正φ57mm和φ62mm中心高度,将中心高度调整到公差允许的范围,间接控制最终φ54mm和φ43mm毛坯剩余材料尺寸,免去了钳工划线及重复找正的繁琐及误差。一次加工完成底面所有要素,保证底面要素相关联尺寸精度。同时加工出后工序定位面及定位孔基准,控制精基准与φ57mm和φ62mm毛坯尺寸一致性,确保最终零件厚度均匀。

5 加工效果验证

采用V形块定位两圆柱的方法加工后,后工序采用拼装夹具装夹零件,选用工艺基准A和B(见图1a)即2个M10底孔及已加工面为第二步定位基准,以基准B反推加工C基准,控制尺寸58mm,同时直接保证尺寸16mm,该尺寸有一未加工面保证,属于铸造毛坯公差,由前所述为CT6级,尺寸公差为0.54mm。加工φ54mm和φ43mm孔后,零件壁厚均匀,未出现明显毛坯偏差现象,且易于控制该尺寸,最终能有效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成品如图4所示。

图4 成品

按照新基准选择方法确定骨架加工方案,由原来的9道机械加工工序缩短为2个工步完成全部加工,且最终φ54mm和φ43mm孔加工后,毛坯尺寸均匀,壁厚4mm以及7mm尺寸经测量,误差控制在0.3mm以内。后续加工的3个批次合格率达100%。经过多次加工验证,零件一次加工合格率达到100%,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最终保证最小尺寸面为粗定位基准面的方法有效。

6 结束语

在铸件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十分重要。最终选取保证最小尺寸面为粗定位基准面,同时运用合理的定位方法和加工思路,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因基准转换不合理而引起的质量问题。骨架零件加工过程中尺寸、表面粗糙度、几何公差均达到工艺技术要求,对产品质量的稳定及加工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反映出该基准选择思路适用于铸造毛坯。从铸件骨架的定位原理分析,进行定位基准的扩展应用,可为铸件类零件的定位方法及基准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划线毛坯公差
热锻状态铝合金锻件毛坯的优化方法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基于机器视觉的毛坯件磨削轨迹识别研究
基于最短路径的杠杆毛坯尺寸设计
基于路径图的平面毛坯尺寸基准的研究
带有中心值的百分数的公差表示方式
带有中心值的百分数的公差表示方式
新目标七年级下期末句型转换专练
怎样对划线部分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