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逻辑体系与实施路径
——以“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为例

2021-12-22陶芳铭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思政课程

陶芳铭

(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应该与思想政治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及相关研究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些研究主要集中表现为“课程思政”实施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在理论阐述上,主要是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关键环节和价值意义等方面的研究;[2]在实践探究上,则主要从“课程体系构建、思政课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文化融入”等方面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3]另外,也有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得出当前学者们从“核心内涵、重要意义、实施路径、具体实践、教师挑战”等五个方面对“课程思政”展开了研究。[4]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之间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根据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探讨“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逻辑体系,并结合公共管理专业类课程“组织行为学”的教学,重点剖析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构建“课程思政”与公共管理专业类课程教学之间的关联机制,明确新时代高校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实现以智启人和以德育人的融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全面推进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任何课程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社会环境中,依据一定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教育方针编制而成的,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等方面在教育中的集中体现;高校专业课程既要展现专业知识,也应该渗透道德教育,体现教学的教育性。“课程思政”旨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和各方面,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针对高校实际教学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之间可能存在“两张皮”脱节的现象,进行基于“课程思政”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路径探析,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高校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对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孤岛”困境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旨在实现文化知识传授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架起知识与德性之间的桥梁,达到传播文化与养成德行的统一,从而实现以智启人和以德育人的融合。一方面,以文化人、以智启人,是文化固有的功能和使命,其实质就是文化育人,以先进文化为内容,运用文化载体来达到教化人、教育人的最终目的。当然,在主知主义学习模式的背景下,往往过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所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提升文化育人的核心。[5]文化育人需要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掌握核心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在以智启人和以文化人的基础上,专业课程教学也应该注重以德育人的思想,专业课教师应该用好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主渠道,将专业课教学中的道德渗透与思想政治课同向而行,努力传承先辈们留下的传统美德,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旨在通过课程和教材中所蕴含的显性和隐性道德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实现以文化人和以德育人的融合,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以公共管理类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系统学习,除掌握系统的组织行为学知识外,还应该懂得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认知,培养常规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很好地协调日常生活中的与人相处,在个人成长以及未来的职场中更加顺畅地与人交流和沟通,并最终将这些品质外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课程思政的逻辑体系: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从内在逻辑看,“课程思政”就是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实现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的融合,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来源于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马克斯·韦伯认为,“合理性”分为工具(合)理性(instrument rationality)和价值(合)理性(value rationality)两种形式。其中,工具理性旨在追求有用性和功效性为目的,在于追求物的最大价值的功效;而价值理性则是注重“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6],关注的是行为的本身而非行为的结果,是从某些特定的价值理念的角度来看行为的合理性。工具理性强调行动的功效性,行动者的行为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忽视人的情感等因素;而价值理性则是强调动机的纯正和高尚来达到目的。工具理性是人作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以达到某种实践目的所运用的具有工具效应的中介手段来作用于客体的;价值理性则通过注重通过调动理想自我,潜移默化地体现对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作用。[7]工具理性的存在,借助于人的思维、观念、运算、操作等实践过程, 为人们实现价值理性提供智力支持,由此也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这两者的有机统一,不断验证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命题。

价值理性引导主体“做什么”,而“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则需要借助于工具理性来解决。从逻辑体系来看,课程思政就是在努力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结合,最终达到追求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课程思政的就是要在实现课程工具性的基础上,通过挖掘课程背后蕴涵的价值教育资源,让知识的传授在有深度的同时也有温度,有难度的同时也有高度。不仅仅是学习线性化、单向度的知识,还应该有精神层面的熏陶和滋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依据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逻辑体系一般在于培养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最终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以“组织行为学”为例,其课程思政的逻辑体系在于掌握“人的行为”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科学理性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行为规律,形成良好的理解他人、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权变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为此,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目标定位,主要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为例

“组织行为学”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从关注“人的行为”视角来思考和研究各类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为此,本文结合“组织行为学”课程,并根据美国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的“泰勒原理”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8],拟从课程思政与“组织行为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融合入手,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通,探究课程思政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明确规定教学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教学作用

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与教学目标(objectives)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或进一步细化,是师生行动的依据。[9]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综合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后,明确课程具体的教学计划,将课程教学设计具体化。为此,明确课程的教学计划是前提和基础,只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组织行为学”教材各章节的教学计划来达成课程思政的目标,发挥其协同教学的作用。[10]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让学生系统掌握个体、群体以及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具体案例,体会实践的价值。具体而言,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了解、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秉承系统、权变和开放的观点,了解组织中员工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注重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在具体情境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各方面的组织能力,包括相互协作配合的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汇报能力、方案和报告的写作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从关注“人的行为”的视角来思考和研究各类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从而培养学习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时,能够科学理性地理解和掌握其中有关人的行为规律,培养理解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权变思考的能力,为从事管理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教学时,围绕这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在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运用,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的各种教学素材

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教材以及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素材为课程思政服务。教材及课程中的各种涉及课程思政素材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典型案例和人物等,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进行加工处理,都可以变成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

在涉及传统文化内容方面,可以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其实,传统文化中的有很多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的内容,恰当进行组织,可以为课程思政提供很好的素材。在态度、价值观,以及组织文化部分,可以在讲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渊源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如“儒家八法”等内容贯穿到课程教学之中,理解传统文化中要求管理者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以人为本,从而引导帮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找寻适合组织行为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外,在典型案例和人物方面,可供挖掘的素材则更多。在教材中“个性与行为基础”一章内容中涉及到的“价值观与行为”部分,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在分析价值观相关理论后,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现实中的案例来进一步阐释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比如,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所倡导的“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和“新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时此刻,非我莫属;认真生活,快乐工作)的价值观,价值观支撑阿里走向未来,走向102年,走好未来的路。通过这样鲜活的案例来强化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同时,在进行“团队管理”教学时,在讲述团队特征、类型、作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团队案例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如,对比历史上著名的西游团队、宋江团队和刘备团队,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团队带给大家的启示,从而得出打造对的核心要素(即拥有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健康的团队氛围等),构建无坚不摧的团队。再如,笔者在讲述组织行为学关于“沟通与行为”一章内容,涉及“人际沟通”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人际沟通中换位思考的本质)知识点时,特意播放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一个剪辑的片段,然后结合这个片段来具体分析吴家东院大当家周莹(孙俪饰)通过“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的运用,让一群个体户对这个女老板死心塌地,看完这个视频,教师适当加以分析,学生就能轻松掌握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恰当选用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1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采取诸如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方法,通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慕课、智慧课堂等形式,进行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结、互助、协作等品质。管理类课程的理论教学最终都是为了实践服务的,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此,可以通过一些诸如主题调查活动、团队户外拓展活动等实践活动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结合“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可以充分选择以案例教学为特色的《组织行为学》教材来组织教学。[12]将教材提供的多种包括讲授、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管理游戏(拓展训练、角色扮演)、心理测验、抽查提问、单元测验、录像教学等方法,来安排组织教学。如,小组演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教师拟定题目或学生自选题目来进行。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好调查的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在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培养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做到很好的统一。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小组协作分工,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将团队理论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去,另一方面,小组间的彼此分工协作,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教育的渗透方法,学生完成了小组任务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他们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

(四)科学制定教学评价,正确评估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在现行的学校课程评价体制下,检测课程学习结果好坏最直接和便利的方式就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导致学生最关注的也就是自己的成绩了。为此,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努力实现教育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多元化和综合化。通过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注重最终的结果,也重视学习的过程以及过程中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和德行的养成。

在评价过程中,以正面的积极评价为主,注意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惩罚,尽可能用激励性的话语来评价学生,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注意评价过程中主体的特点,打破仅仅依靠“权威人士”进行评价的旧观念,倡导教师、学生及同伴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努力提高评价的客观性。鉴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在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时,不能仅用量化的方式来考核,需要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受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人们误以为人的道德品质是理性的产物,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加以测量的。但当代哲学和伦理学已经揭示,人的品德不单是理性的,还是情感的,甚至有非理性和潜意识的成分。[13]为此,鉴于道德教育的长期性、隐蔽性和特殊性,具体考核标准难以用数据来精确测量,可以仿照英国学校对学生社会性教育的督查方式“对人员配备、课程设置、学校重视程度等方面重点检查,至于教育和教学效果则基本不予深究”[14],更多关注过程和付出,而少量关注结果和收获。在进行落实课程思政时,需要确立发展性教学原则,将在课程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放在作为教学评价的起点和终点,在运用科学的、定性的方法评价课程思政效果的基础上,更多采用人文的、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并根据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争取达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思政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