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龙舟文化的风俗表现
2021-12-21梁荣辉
梁荣辉
阳东龙舟文化的风俗表现是广府文化体系中西江龙舟的风俗样式,是清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阳东端午龙舟风俗文化,因其是原生态的自发的民俗风俗,缺乏相关的论证与整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濒临失传,探究其风俗表现与传承关系是理解其文化渊源的重要方式。
现存最早的龙舟竞渡风俗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后代也多有记载。由于目前的记载皆为文献记载,无法明确不同地区不同文化风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别是文字的记载缺乏图形的佐证,无法理解具体的形制与样式,多有张冠李戴或牵强附会。如南朝梁吴均《继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是流传最广的说法。然而其有两个问题,一是“舟楫”是否为龙舟,学界多有怀疑;二是事实证明早其几百年的吴越地区就流行端午竞渡的风俗。龙舟竞渡风俗文化的说法显然是后人为突出屈原爱国精神而杜撰,或者说是汨罗地区特定的风俗文化,非龙舟文化真正的起源。事实上,唐代以前虽有舟船竞渡的习俗,但无明确龙舟样式的龙舟竞渡图形流传,故不能明确古时龙舟文化的风俗表现起源于唐代之前的具体样式。图画是准确而无异议的风俗文化记载,其描绘的龙舟风俗文化信息是今天探究龙舟文化风俗的重要依据,在历代龙舟绘画的传承发展演变过程中理解和认识阳东龙舟风俗文化,是整理与构建阳东龙舟风俗文化特色的研究方式。
“巡游竞渡”的龙舟文化风俗
存世最早的龙舟绘画是唐代李昭道的《龙舟竞渡图页》,其描绘了唐代时期龙舟的真实样式与风俗文化表现,揭示了早期龙舟竞渡的历史信息(图1)。该图的龙舟样式是一种龙头宽大、龙尾高扬的楼阁式龙舟。龙舟竞渡的形态是彩女划舟巡游。大龙舟上有两排彩女站立划舟,尾部有一人持桨掌梢,龙舟中部有几间小阁楼,里面有人物表演。小龙舟上站立有数名彩女,每人都手持一面旌旗,在水面上来回巡游。表现了一种巡游竞渡、喜庆祥和的龙舟竞渡风俗。该种样式在唐代存世的崔护、程宗元《龙舟夺标图》中也有表现。该作品的龙舟样式也是一种楼阁式龙舟,龙舟的造型比李昭道《龙舟竞渡图页》的龙舟更为华丽高大,为后世官方龙舟竞渡文化风俗的经典样式。李昭道为唐宗室贵族,崔护为京兆尹、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等官职的贵族身份,描绘的皆为唐代皇宫举办的龙舟竞渡文化风俗样态。崔护、程宗元《龙舟夺标图》的成画时间比李昭道《龙舟竞渡图页》晚几十年,龙舟竞渡的传承样式有更多丰富的内容,大龙舟上出现了彩女手持罗伞、经幡、彩旗巡游的风俗文化样式,该种文化风俗是后世龙舟“巡游竞渡”风俗文化的标配。这种龙舟竞渡的文化风俗表现在宋代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天津博物院藏)、元代吴廷晖《龙舟夺标》(台北故宫博物院)、明代郑重《龙舟竞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本《十二月月令图·五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都能看出清晰明确的文化传承与亲缘关系。
官方龙舟竞渡的文化风俗传统为巡游表演,如龙头童子的耍技表演、船身楼阁的声乐演奏等都直观地说明了该风俗表现的重点是巡游展演,而非争先竞速。虽在文字上冠以争标竞渡,却不是现今理解的竞渡竞速风俗。部分地区传承的彩舟巡游竞渡风俗应该就是这种文化传承的结果,表现的是国泰民安、喜庆升平的龙舟文化风俗。
“争先竞勇”的龙舟文化风俗表现
龙舟文化风俗的另一种样式是“争先竞勇”龙舟文化,这在历代的官方龙舟竞渡活动中是所不见的。民间没有官方雄厚的钱财条件,不会把“奢华显摆”作为龙舟竞渡文化的主要内容,而是采用更直接、更民间的形式来进行龙舟竞渡,比的是勇猛激情,收获的是欢乐喜庆,应该是民间龙舟文化风俗更为地道的传承。
“争先竞勇”的龙舟文化风俗最早见于宋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但其不是主角大龙舟,而是配角的小龙舟,表现了水兵竞速争标的情景。该种样式在元初画家王振鹏的《龙舟夺标图》有清晰明确的描绘(图2)。竞速龙舟没有前者楼阁、锦旗、耍演的奢华,却表现了一种奋勇争先、拼搏进取的精神。代表性的标志是龙舟上出现了“锣”等器物,锣鼓齐鸣、奋勇争先的豪迈成为民间龙舟风俗文化的表现与传承。春秋时期勾践练水兵以成龙舟竞渡的记载缺乏图像的印证,而宋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小龙舟争标竞渡是最早的龙舟竞赛图画渊源。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赐宴》中对此有生动描写:“有小龙舟二十只,上有绯衣军士各五十余人,各设旗鼓铜锣。船头有一军校,舞旗招引,乃虎翼指挥兵级也”。记载了宋代龙舟争标竞速的风俗源于水军的争勇攻战,为后世竞速性龙舟风俗研究提供了史实根据。元初画家王振鹏的《龙舟夺标图》对这种风俗样式有更为清晰的描绘,显示了该种竞渡形式有敲锣打鼓、吹萧的文化风俗表现,首次出现了击鼓鸣金的争先竞渡龙舟文化,展现了惊险刺激、热情高昂的竞渡风俗。这种“锣鼓竞渡”的龙舟文化风俗表现影响深远,几乎是现在所有龙舟竞渡的文化风俗表现。清乾隆二十四年赖尚元《龙舟大神宝像图》、晚清居廉《端阳竞渡图》、清末民国《年节习俗考全图·端阳竞渡》等竞渡样式都是该风俗的文化传承。
从上述的龙舟竞渡传承关系可以看出,“竞勇争先”的龙舟文化风俗表现在宋代已经出现,形成了击鼓竞渡,激情竞速的传统龙舟文化风尚习俗,成为当代龙舟竞渡的竞技样式。
阳东龙舟文化的风俗表现与传承特色
阳东龙舟文化风俗是广府文化体系中西江龙舟的一种文化样式,其独特性在于保留了更多更为古老的俚僚文化传统,是官方龙舟风俗向民间龙舟风俗转变过程中一种独特的文化遗存。广府文化体系中的西江龙舟是典型的中原官方龙舟文化与岭南本土俚僚(史书称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南越土著为俚僚)文化风俗相结合产物。历史上的中原移民不断迁居岭南,既带来了其原本的文化理念与风俗传统,又和当地既有的风俗传统相结合,彼此影响融合,形成既有特色,又相对类同的西江龙舟文化风俗,体现了文化亲缘性的明显特征。
广州车陂龙舟就是西江龙舟的典型代表,作为岭南千年不变的大都市和岭南文化中心,其龙舟文化风俗具有典型的官方彩舟“巡游竞渡”特征,传承了唐宋以来文艺汇演的风俗表现。当然,其在民间化、世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和当地的民俗理念及民俗文化相结合,吸收了民间龙舟“竞勇争先”的风俗表现,形成新的巡游与竞速相结合的西江龙舟文化风俗。这其中,“锣”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据专家考证,锣是百越先民发明的器具,带有古越人明显的风俗文化遗存。现有龙舟风俗文化的竞渡指挥体系就是“鼓”和“锣”的文化系统,前文的龙舟绘画清晰地看出,以“鼓”为指挥的龙舟竞渡为典型的官方汉文化为主的龙舟风俗文化,如李昭道《龙舟竞渡图页》,崔护、程宗元《龙舟夺标图》,清代乾隆本《十二月月令图·五月》等。这种以“鼓”为指挥的龙舟竞渡在北方所见最为普遍,是汉文化龙舟传承的标志。而西江龙舟也传承有这种纯用“鼓”作为指挥的东莞龙舟文化风俗,是当地中原移民最多、漢化最彻底的历史文化见证。以“锣”和“鼓”同时指挥的龙舟文化风俗是汉文化和古越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风俗,具体到西江龙舟文化风俗的特色就是不同时期的中原移民和不同汉化阶段的当地俚僚文化的融合,体现了西江龙舟丰富鲜明的龙舟文化风俗表现与传承样式。这是西江龙舟最为普遍的风俗文化传统,如佛山九江六社的“周将军”龙舟出海文化就是纪念西汉名将周亚夫的风俗历史文化传承;顺德杏坛古朗村龙舟风俗文化祭拜伍子胥的传统;肇庆德庆地区龙舟祭拜龙母的龙舟风俗文化等等,无不说明西江龙舟文化表现与传承的多样性与区域性特征,是研究和传承传统龙舟风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宝库。
阳东历史上是俚僚大首领岭南圣母冼太夫人家族的祖居故地,俚僚文化影响深远。秦汉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这里一直是俚僚文化的大本营,在俚汉文化的融合中,体现出了较为强势的俚人文化主导。在唐以后的文化融合中,也是俚汉文化的分界线和堡垒阵地,直到今天,形成的依然是不同于周围地区独特的阳江语言文化,其风俗传统也具有鲜明的地方印记。西江龙舟表现为汉俚融合的文化传统,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汉文化在其中形成较为鲜明的区域特色。阳东龙舟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俚僚文化影响深远的个性风俗样式。民间的龙舟风俗是官方龙舟文化民间化、世俗化、草根化的一种表现,传承与寄托了民俗思想的社会心理文化。广府龙舟的西江类型通常都会有其特定的信仰文化和祭祀对象,如龙母、周亚夫、伍子胥等。而阳东龙舟没有明确的祭祀对象,仅供奉一地主神位灵牌,如“无字碑”一样拜祭的是泛泛的天地神灵。闻一多在《端午考》中认为端午节划龙舟是百越族信奉龙的先民祭祀龙的节日。两广地区大量发现的大石铲风俗文化也说明了俚僚人对农业的崇拜,龙舟竞渡的初衷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地主神位的崇拜正是体现了阳东古越族俚僚先民的文化风俗传统遗存,体现了最为古老的端午龙舟竞渡文化风俗印记。海南博物馆藏有一幅清代乾隆二十四年赖尚元绘制的《龙舟大神宝像图》水陆画,直观地说明了古越先民对龙舟文化风俗的信仰与内涵。《龙舟大神宝像图》(图3)描绘的是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民间龙舟风俗文化的风俗信仰情况。在古越人文化中江西和阳东俚僚人都是百越民族,具有相同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可以说明俚僚人的宗教文化信仰特征。该图描绘了状元迎接、康王出巡、龙舟竞渡、五谷神灵、六畜兴旺、五瘟神祗、行化仙娘、四季安康、十二月候、都天御驾、风调雨顺等天地神灵内容,说明了龙舟竞渡的风俗文化是与祈福消灾的社会底层文化心理密切相连,这种底层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愿望,把祈福消灾的民间文化和龙舟竞渡文化结合为一体,借助神灵的力量保佑,景愿一方平安,承载了人们对富足的向往及对神灵的敬畏,和现在阳东的龙舟文化风俗表现与传承是一致的。江西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亦收藏有一幅明末清初相似的《龙舟大神宝像图》,说明了这种文化风俗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当然,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还是有其不一样的地方,江西地区的是康王崇拜,而阳东信仰的是冼太夫人崇拜,各个地区崇拜的都是当地有重大历史影响的名人,是原发的底层社会心理文化。“铜锣”的指揮文化是阳东龙舟文化风俗重要的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西江龙舟铜锣不足轻重的状况,可见俚僚文化对阳东龙舟风俗文化影响的深远。俚僚的先民在锣鼓的狂欢中激发着原始的热情,这种对宗教的信仰、对神灵的热情融进了阳东龙舟风俗文化的血液之中,表现出一种激情昂扬、粗犷原始的风俗特色,表现与传承了一种民间龙舟“争先竞勇”的“消灾祈福、奋勇争先”的独特风俗文化。
阳东龙舟文化的风俗表现与传承是一种俚汉结合,表现与传承了更多俚僚文化影响的区域性地方风俗文化。其是“巡游竞渡”的官方龙舟风俗文化在阳东俚僚大首领岭南圣母族居故土世俗化、草根化的文化遗存,表现了一种“消灾祈福,奋勇争先”的龙舟文化精神,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