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电影引发的跳槽

2021-12-21喻惟盛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仙台学医救国

喻惟盛

话说1906年1月,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正在播放一部日俄战争影片。屏幕上,俄军雇用的一个中国间谍即将被日军处决,教室里的同学们欢呼雀跃,拍掌叫好,可有一位同学的脸上如同暴风雨将至的天空,面色凝重。这位同学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鲁迅。正是这部当时看似普通的电影,成为鲁迅弃医从文的导火索。

鲁迅最初的学习之路与文学毫不相干,他读过私塾,考過科举,学过采矿。他之所以转而学医,一方面是想借鉴日本经验,以医学救国,另一方面与他的亲身经历有关。在《父亲的病》一文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鲁迅对于当时中国半巫半医状况的强烈不满。在他赴日本留学前的文章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学医的兴奋和救国的强烈愿望:“我的梦很美满,豫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鲁迅登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刚到东京,他很失望,满眼都是中国留学生的奢靡生活景象和种种丑态。他转而前往仙台,潜心学医。

“到别的地方看看,又如何呢?”

抵达仙台后,日本同学的歧视,老师“关心”似的怜悯,中国留学生面对同胞惨遭杀戮的麻木不仁,都如同匕首一般深深地刺入鲁迅的灵魂深处,这使得鲁迅对学医救国的道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于是,鲁迅告别了藤野先生,再次“跳槽”。

弃医从文后,鲁迅曾在多家杂志上发表文学理论文章,其间一度沉寂十年之久。在这沉寂的十年中,鲁迅独自蜗居在斗室中誊抄碑文。在这段最艰难的时刻,他想了些什么呢?或许在为自己的选择沉思,或许在内心深处进行苦痛的挣扎。

“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唯一的愿望。”

当时的鲁迅,内心深处仿佛还动摇着,就要沉沦在无休无止的犹豫之中。

在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浪潮中,鲁迅终于在犹豫不决和辗转反侧中抬起了头,决定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振臂高呼,以笔为枪,唤醒千千万万沉睡着的国民:“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他37岁时发表《狂人日记》,此后一发不可收,一举成为近现代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依旧遵从在仙台时的坚定选择,并一直践行着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历史上,弃医从文的人物不在少数,孙中山、郭沫若,乃至契诃夫、柯南道尔,他们都曾怀揣着同鲁迅一样的医学梦想,但他们最终都做出了选择,有所弃,有所从,并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想,他们放下手术刀,拾起笔杆时,内心深处绝不会毫无波澜。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抉择,内心一定有过汹涌澎湃的争斗。人生,总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有人功成名就,有人默默无闻;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倾家荡产。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选择,意味着取舍,意味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当选择微笑着降临在我们面前,改变命运的机会或许随之而来。当我们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时,我们也可以像鲁迅先生一样,弃之所弃,从之所从。做出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向前走,即使它荒草萋萋,人迹罕至,也一定能走出精彩的人生来。

教师点评

讲完课文《藤野先生》,我要求学生们写一篇读后感。惟盛同学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从一场电影谈起,运用大量史料,审视鲁迅的内心挣扎和选择。“人生,总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鲁迅的选择,或许也将成为惟盛同学的选择。(彭素红)

猜你喜欢

仙台学医救国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践行幸福教育 奠基幸福人生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
三仙台
许愿
高树标 《仙台》 190cmX290cm 纸本水墨
华佗学医
狄仁杰幼学医 针术成谜
华佗学医
听谎有瘾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