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物以形 传意以心

2021-12-21郝沛沛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9期
关键词:长治吉祥物设计

【摘要】以黎侯虎为代表的传统布艺虎是长治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生活的情感载体和民众表达内心思想的视觉化语言。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布艺虎的特征,探寻其与吉祥物设计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从而传达出当地社会生活中具有本质特性的信息,为打造长治的城市品牌和旅游形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长治;布艺虎;吉祥物;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9-135-03

【本文著录格式】郝沛沛.应物以形 传意以心——以长治传统布艺虎为原型的吉祥物设计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135-137.

基金项目:2020年度长治学院太行山生态与旅游研究中心基地项目“黎侯虎”造型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 XJ2020000501)阶段性成果。

引言

虎之形态作为一种具有獨特象征意象的视觉符号起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生灵崇拜,由早期工匠雕琢的玉石神像衍变到当今社会民俗民艺领域女红范畴的乡土玩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反映了数千年虎文化的传承与嬗变。以黎侯虎为代表的长治地区传统布艺虎以其生动活泼和充满想象力的形态增添了民间生活的趣味性与艺术性,既是长治地方文化的显现,亦是长治人民理性之真、心性之善与灵性之美的外化。依托长治传统布艺虎为原型进行的吉祥物设计研究,能够了解该地域的传统文化以及原生态造型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长治城市视觉符号的形象化和人格化表现。

一、长治地区传统布艺虎的特征分析

长治地区传统布艺虎贯穿于当地社会生活的人生礼仪和时尚节令中,造型特征鲜明,是对本土虎文化的抽象表达,具有较强的文化意涵与艺术感染力。经过精巧的图案布局排列与色彩搭配渲染,体现出独具长治地域特色的审美情趣。

(一)地域的人文特征

布艺虎是中国流传最为广泛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由于各自依附的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生活习俗等文化生态环境的不同,其外形、材料与工艺均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长治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晋冀豫三省交界,境内表里山河自一方,历史文化悠久、乡土风俗古老。就民间传统的布艺虎特征而言,对比同属于三晋大地之晋西南地区虎头鱼身形态的奇谲诡丽,晋中地区手工针绣的细腻精巧,以及晋北地区粗犷豪放的制作异趣,此地造型质朴古拙,憨态可掬。这是与地缘关系的交流融合,也是长期浸淫于地域文化精神氛围中自发形成的特定表达方式。其中长治民间诸多布艺虎种类中的黎侯虎于1998年农历虎年由国家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被誉为中国第一虎,极具代表性。

作为地域民间信仰的物化象征,布艺虎亦是长治几千年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女红文化所孕育出的特殊生命体。自古以来长治民间妇女都会通过神虎寓意吉祥,以虎饰品玩具装点婴孩的周身以及美化家庭的生活环境,因此可以说布艺虎是当地女性生活情感的载体和表达内心思想的视觉化语言。人们通常认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长治传统布艺虎以敦实、憨厚和萌趣为主要的外型特征,展现了地方乡村女性温顺与慈祥的阴柔一面。阴阳的互相融合,将驱邪与祈福两者的象征意义合而为一,成为长治乡土民俗中独有的虎形象的含蕴。

(二)造型的共性特征

浸润于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共同构建的民艺生存空间内的布艺虎是民间传统文化及其综合特性的智慧结晶。其造型既有个体的独特性,亦会在一定的范围内交流、扩展与叠合,形成地域的共性特征。黎侯虎、潞王虎、威风虎以及隐存散布于长治地区民间的其他布艺虎种类在形态结构和制作方式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一致性以及同源性,这是前人意识行为和审美理想的折射与承继。具体造型的共有特征为:其一,虎头与躯干、四肢为一体造型,以敦厚圆润的观念形态反衬与弱化自然虎的凶猛属性,将其朴素的人文特征展现出来。其二,虎的眼、鼻等五官与虎尾单独裁剪绣制,然后手工缝于虎身,以个性化的单体几何抽象与拟物形态集合成有一定关系的布艺虎外观造型表现。其三,虎身装饰纹样分为织锦纹样、单独纹样及其模式的组合。其中织锦纹样使用织物自身所赋图案,选取适合范围进行剪裁缝制,构成虎身外部质地(黎侯虎本体虎身所覆原材料多采用当地随处可见的单色土布,以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为原则);单独纹样以黑色绒布为材料,参照地方民艺剪纸的造型格式与规律进行裁剪,然后拼贴至虎身。其中单独纹样一般以现实动物、植物的自然形态和生长机制为灵感来源,从而创造出超现实的极简化生命符号形象,并形成一定的组合关系,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则可以使人们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三)色彩的意蕴特征

作为意识感觉器官的人眼结构中存在敏感于色彩分化的锥状细胞,人类伊始便依靠源于本能的这种细胞获得对自然生命的最初认知,从而可以艺术地把握世界的生命元素。中华文明先祖对色彩观念的认识和对色彩的使用便是一个由简单的原始本能映射到复杂的系统认知的发展过程。长治地区传统布艺虎在色彩上承袭了早期的五色系统和间色系统。在以“正色—间色”为核心的传统色彩观念中,五方正色指“青、赤、黄、白、黑”;五间色为“绿、红、碧、紫、骝黄”,由正色相配而成。正色与间色是古人从自然色彩中提炼出的对视觉刺激最强烈的色彩感受和视觉现象,随着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应用,其所指被赋予了一定意义,成为有文化意蕴特征的色彩指向。尤其在民间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将多意蕴的正色和间色运用到日常生活的表达之中。

长治传统布艺虎多以五方正色中的黄、赤两色作为主要布料的颜色,象征吉祥和喜庆。黄色通常用作虎身一体造型中的背部覆盖的质地颜色,赤色通常作为腹部底端的颜色。虎五官中的眼睛部分一般由赤、白、黑、黄四色迭加而成,以复杂的色彩构成方式表达其中心地位;虎眉由青、蓝或绿色搭配装饰,展现不怒自威、正气凛然的山兽之君气质;虎鼻通常以植物叶状形态呈现,因此多被赋予绿色,小面积点缀以红色系花朵或文字的辅色;虎口部一般表现为唇赤齿白的自然色彩搭配;虎耳因其位置的偏隅反而在色彩表现上最为丰富多变,设色因人而异,不拘一格;间色中的玫红、紫色、绿色多为虎尾部位的须毛装饰用色;虎身具有抽象意义的几何装饰花纹采用黑色,模仿再现了虎本身自然属性中的黑斑条纹。民间布艺虎的传统配色方案明快、直观,虽然乡土气息浓郁,但其中蕴含着生命和希望,给人以热烈、健康和愉悦的心理反馈。

二、吉祥物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布艺虎作为长治地区民间艺术创造活动的产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出当地百姓对现实生活的诉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在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上均与时俱进,衍生出诸多民俗符号语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要适应现代审美观念,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自主品牌,文创产业甚至城市符号,则需要在布艺虎吉祥物的设计及其传播中破“旧”立“新”,成为地域当中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一)吉祥物的内涵赋予

吉祥物作为图像进行传达与交流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其是否能够发挥宣传、推广效应取决于观众的视觉认知力。由于地域性审美的限制,教育背景差异化,一定比例的观众会缺乏这种基本的认知力,进而难以理解吉祥物设计的含义,不能取得良好的代言目的。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或者景区形象类吉祥物境况相似,只是相对静态地应用于各种开闭幕式展演,起着烘托活动气氛,留下展示痕迹的作用而已;并且用毕即弃,没有深入挖掘价值,最终慢慢消失在公众视野之中。优秀的城市吉祥物譬如酷MA萌等之所以受到大众长期、持续的追捧,除本身造型特征足够吸引人外,更重要的是被赋予了内涵,即拟人化地设定了角色独特的世界观,形成性格魅力。

因此通过挖掘长治地域的人文特征,建立吉祥物主题性的人设和故事性的背景延展,使两者之间成为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才能符合大众内心的心理需求。长治地区民间虎文化史料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在不断融合演进中发展至今。传统文化中虎形符号一直延续着上古神话时代以来的消灾避害之功用,至民俗领域中又拥有了庇佑孩童的含义,形成民间天然的亲切感,并且成为新的审美对象。民俗文化中的谐音取意原则也将虎与福相联系,使虎成为辟邪之外可以纳福的吉祥物,衍生出更多美好的寓意。近现代人们对虎文化的认知从朴素的信仰和情感寄托演变成了保护拯救野生虎的时代使命感,增加了新的内涵。对虎也从畏惧之心、祈福之意转为怜爱之情。在内涵赋予与性格塑造上,布艺虎吉祥物易遵循现代理念,走向温顺可爱、亲近人性的境界,既满足特定习俗,又适应娱乐的需求。传统布艺虎是地域民俗文化的显现,长治市以往对外推介宣传自身亦多次以黎侯虎为形象代言或者作为馈赠的礼品。将其自身内涵提取,植入吉祥物设计中,既可以继承造型语言的特点,又可赋予时代审美元素,从而获得新生。

(二)吉祥物的文化传播功能

吉祥物成长为城市符号或品牌名片进行文化传播,能够使城市信息具有更强的认知性和识别性,不仅直接作用于外来旅游消费人群,同时还唤醒了当地人民原有的记忆符号。以黎侯虎为代表的长治传统布艺虎是一种蕴含丰富信息的视觉符号,整合了当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特性,并且具有历史和人文特征的传递性。将吉祥物提炼为传统布艺虎的符号载体,形成一种由视觉感悟的凝聚形态和符号的联系,同时通过符号意象引导观众或者旅游消费者对其进行多重语义的解读,从而反映地域文化形态的差异性,传递出一个城市对待环境与人的特殊态度以及价值取向。

吉祥物作为传播的媒介渠道,以及值得信任的品牌象征和城市名片,在配合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和发展路径,能够服务和作用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譬如日本熊本县建立的一种会员制的县产品配送制度,合作的农产品都是经过“酷MA萌绿色农业标志”即大家所熟悉的“草帽酷MA萌”认证,带动了本土产品的产业化蜕变。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品等都可以通过布艺虎吉祥物营造的媒介窗口去展现,人们亦能够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到全面多元的长治城市文化,实现安心愉悦的旅游体验与商品消费。

(三)吉祥物审美特征构建

长治地区传统布艺虎的造型观念是自然生物形态与当地劳动人民理想形态的结合与统一。它不是对自然虎形态的真实性描摹,而是在表现过程中开放性地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呈现出极富典型意味的地域色调以及个人色彩,具有较强的抽象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然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演绎现代审美,则需要通过吉祥物对传统布艺虎进行直观诠释和视觉转化,形成跨越时空的一种创造形态,才能避免文化认知差异,突出形象的视觉识别性,解决传达上的障碍和隔阂。

在以传统布艺虎为原型选定对象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特征方面构建主要考虑五个因素:第一是整体造型。在强化吉祥物和长治地区关联性的基础上将形象所需的造型元素和视觉特征夸张化、简洁化和拟人化,并加以综合梳理提炼,这是对传统艺术创造的延续,也是形象的二次加工转化过程。吉祥物设计在遵循造型艺术原理和规律的同时需展现出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地域特征。同时需要注意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审美的差异问题。第二是色彩搭配。恰当的色彩应用是画面和谐性与视觉协调性的关键,布艺虎吉祥物需要结合民间传统色彩的原型精神和特质,选用能够令人感到亲切愉快的色彩,适当降低纯度、提高明度,同时不宜过多与过杂。第三是五官设计、表情衍生与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是反映吉祥物情绪的关键地方,需要准确传达精神内核,才能在情感上引起受众的共鸣。通过肢体动作搭配表情展现,可以将布艺虎变成有血有肉的人格化形象,赋予丰富的性格魅力。第四是服饰设计与装饰纹样。吉祥物服饰设定需要与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息息相关,同时布艺虎装饰纹样本身与高级、纯粹的艺术规律存在因果关系,以抽象几何之美和吉祥寓意形式被认知,均是本土文化的直接体现。第五是惯用语的设定与方言俗语的介入。专属动作与专属惯用语可以更好地识别与互动,增强宣传效果。方言俗语是语言流行于特定的区域范围的地方变体和惯用语,特色鲜明,能够进一步强调本土特性,建立与受众的情感交流,成为情绪的催化剂。

三、结语

在現代设计语境下,吉祥物是一种创造生命力的手段,可以赋予传统布艺虎动态化的人格,并且适用于现代虚拟网络和线下实体物化的传播。吉祥物具有多重感官上的亲近性,能够很好地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使受众获得一种沉浸式的、综合性的体验。打造吉祥物相比城市基础设施等财政投入成本低廉许多,其宣传效果不仅体现在展演展示和衍生产品的商业销售方面,还可以作为地方文化事业使民众获得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长治地区传统布艺虎为原型设计的吉祥物作为城市的品牌名片,能够彰显城市自身的文化魅力,体现城市旅游形象的生命力以及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善本出版有限公司.吉祥物创作与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

[2][日]熊本县政府酷MA萌团队. 酷MA萌的秘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

[3]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汉声编辑室.虎文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心,2009.

[5]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党记忆: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郝沛沛(1984-),男,山西省长治市人,长治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地域传统手工艺研究与当代视觉符号传播。

猜你喜欢

长治吉祥物设计
吉祥物来啦!
BUBA台灯设计
完形填空一则
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在长治成立
基于AHP法的长治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有种设计叫而专
吉祥物等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
奥运会吉祥物——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