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背景下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2021-12-21许丹丹杨海霞

决策探索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党史教育融合路径思政教育

许丹丹 杨海霞

【摘要】实现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发挥党史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包含建立健全制度、创新组织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丰富实践活动等,以此来促进党史教育和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

【关键词】党史教育;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一时期开展党史教育不僅正当其时,也是十分必要的。思政教育是一种能够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正确意识形态观念的重要教育,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促进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党史教育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致性

(一)教育性质相同

党史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认同,促使大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政治判断力、执行力以及领悟力,让大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可以发展至今。总的来看,党史教育除了能够帮助大学生充分感受党的发展历史以外,还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相较于党史教育,思政教育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以及引导学生去感受历史,因此,两者的教育性质是相同的。

(二)教育目标相同

目前大学生普遍为“00后”,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对党史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掌握,难以对各种文化思潮进行判断,容易被各种错误思想迷惑,从而产生错误行为。思政教育不仅能够传输各种思政理论,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党史教育也可以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引导,促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党的发展历史和奋斗历程,增强爱国爱党情怀,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从教学目标来看,无论是党史教育还是思政教育,它们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三)教育内容相融

党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丰富,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思想道德、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在法律基础部分,包含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等内容。因此,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内容是相融的。

二、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制度

对于高校来说,无论是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要想使教育工作获得一定效果,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为教育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只有在制度的支撑下,才能够实现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要使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首先,高校要对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科学、严谨的融合制度,保障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其次,高校要使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目标,以此来完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引导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最后,高校要对地方文化进行充分挖掘,找到更多的教育素材,并在教育素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两者进行调整、促进融合。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和其他院校的合作,共享融合经验,集合融合智慧,加速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

(二)创新组织方式

党史是一部历经无数艰难困苦,创造无数丰功伟绩,带领人民从奴役和压迫中走出来、富裕起来和强大起来的历史,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支撑。因此,必须实现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要创新组织方式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具体来说,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党史材料进行搜集,并且引导大学生进行讨论,加强大学生的主观感受,促使学生能够在讨论探索中吸收党史文化,从而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其次,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党史中的某个特殊阶段通过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增强大学生的代入感,促使其有更深的理解。最后,高校要加强党史教育宣传,促使大学生和教师对党史教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为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任何教育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是重要的基础支撑,也是促使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黏合剂,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要推进常态化师德培育,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坚持自己的信仰。另一方面,高校要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善于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进行教学,使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对党史素材进行挖掘,从而实现两种教育的有效融合。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学术水平,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如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推进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

(四)丰富实践活动

要实现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实现融合效果的最大化。首先,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其次,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或慰问革命老兵活动。通过这些革命老兵的真实经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形成不畏艰险、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最后,高校可以在特殊节日,如建军节、国庆节等开展党史教育主题活动,扩大党史教育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学红.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的党校思政课党史教育[J].新西部,2019(09):151-152.

[2]程刚.隐匿与彰显: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中共党史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07):38-44.

[3]蒋沫沫.高校思政教育中党史教育的功能优势及实践途径[J].喀什大学学报,2019,40(04):95-99.

[4]李晓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的思政课党史教育[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8,20(04):116-120.

[5]杨玉波.论党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政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31):353-354.

[6]王倩.百年中共党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9(03):9-14+20.

【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对策研究”(2021SJA124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猜你喜欢

党史教育融合路径思政教育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高校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路径分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