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社群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政教育策略探究

2021-12-21陈晓

决策探索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大学生

陈晓

【摘要】网络社群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依托网络渠道与各类网络应用形成的有目标期许的群体。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社群利弊共存,利处是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丰富社交娱乐体验、提供多种便捷化服务、引领新的消费模式等,弊端是产生盲目跟风行为、价值观念扭曲、诚信观念缺失、经济压力增大等。这对思政教育造成了巨大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是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网络社群;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诸多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以教育领域为例,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于教育手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让大学生深受其害。网络社群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策略来应对网络社群的冲击,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网络社群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分析

(一)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但易产生大学生盲目跟风行为

网络时代信息发达,这不仅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大规模扩张上,还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快捷传播上。网络社群可以形容为信息资源过滤器,即:只将与该社群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囊括整合,其他信息资源则排除在外。这样一来,人们能够通过网络社群集中获得所需信息资源。人们在网络社群拥有获取、分享、评论等权利,大学生同样如此,但是由于网络社群的虚拟性以及信息资源的繁杂性,人们不仅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还可能基于主观想法而妄加推测,进而引发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伤害,如果大学生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系列坏习惯,如,一味跟风、不辨是非、缺乏理智思考等。

(二)丰富社交娱乐体验,但易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

网络社群既是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是交流互动渠道,尤其是娱乐性社群更是为人们广泛交流创造了平台,例如网络直播社群。扩大交际、享受网络社群带来的娱乐体验,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以及释放压力,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但是实际上,很多网络直播社群为了博得更多关注以及赚取更多收益,会在直播过程中加入很多诱惑性内容,使大学生价值观扭曲。另外,主播对于打赏者的不同待遇也会刺激大学生形成“打赏越多越受尊重”的价值观念,进而投入大量金钱。

(三)提供多种便捷化服务,但易引发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失

网络社群带来了很多便捷,如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等可以满足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享受相应服务的需求,而在诸多便捷化服务中,通过网络平台赚取收益十分受大学生欢迎,微商即是典型代表。在微商发展初级阶段,主要依靠微信、微博、微网等寻找客源,进而完成产品销售环节。而随着市场不断发展,产品销售环节逐渐偏离中心地位,建立层层代销关系成为主导。而很多做微商的大学生只想着通过发展下线来获得收益,在对产品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宣传与销售。这样的行为与诚信经营相违背,久而久之大学生会缺失诚信观念,为其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四)引领新的消费模式,但易加大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线上消费是网络时代的一大潮流,由此引发了超前消费行为,比如蚂蚁花呗、抖音分期等均为超前消费提供了平台。超前消费有利于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超前消费要足够理性。尤其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过于“超前”,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进而引发一连串的后续效应。比如,有的大学生通过网贷来满足自己的超前消费需求,可是网贷需要支付利息,如此循环累积非但不能缓解经济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压力。大学生因网贷负债累累导致退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和自杀道路的例子有很多,给其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极大伤害。

二、基于网络社群的思政教育策略

(一)调整教育模式,优化育人环境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模式需要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一方面,要利用网络技术来优化教育过程,比如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社群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动态了解,而后采取针对性教育策略完成引导;另一方面,要对网络社群的负面效应进行防范,通过明确网络社群的优势与弊端,采取有效策略扬长避短。同时,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不断受到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品德。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社群文化氛围,让学生可以在网络社群中获得更多正能量,为更好成长提供支撑。

(二)建立对话体系,强化互动交流

传统的思政教育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学生虽然掌握了思政理论知识,但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弊端的重要举措,网络社群为这一举措的更好实施创造了条件。可以利用网络社群建立师生对话体系,让教师和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地对话,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困惑所在等。从宏观角度来看,网络社群能够成为思政教育大范围讨论与研究的平台,通过广纳多方意见与互动反馈,为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打下基础。

(三)依托网络资源,革新教育方式

网络社群既是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平台,同时也能依托其记忆功能存储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结构不完整,但是经过大数据技术整合后便成为有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而为教育方式革新提供依据。比如,学生在网络社群中表现出的不诚信行为,往往不是简单几个节点可以全面彰显,而是要将相关节点全部整合才能展现出来。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不诚信倾向,而后进行针对性引导。学生的性格不一、需求多样,所形成的网络资源也会多种多样,这要求思政教育方式革新过程中要进行针对性区分,不能盲目追求统一。

(四)抵御负能量,扭转意见风向

网络社群具备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当某种意见成为主流后将会产生极大影响力,如果该意见充满负能量,就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对网络社群中的负能量进行强势干预,通过扶持正能量意见领袖扭转意见风向,进而对学生形成正确引导。这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以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的意见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能力,进而在网络社群中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政理念。

参考文献:

[1]闫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20.

[2]陈佳丽,何云峰.基于网络社群的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及出路[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1):104-108.

[3]王瑶,朱健序.自媒体网络社群化背景下增强警校生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探索[J].公安教育,2019(07):72-76.

[4]唐登蕓.網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8.

[5]王春阁,李雅崧.基于网络社群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8):83-84.

[6]吴爽.网络社群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重构[J].邢台学院学报,2020,35(04):178-181+192.

【本文受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问题研究”(2021SJB0519)资助】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