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形-拱形组合梁式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动力学特性研究1)

2021-12-21张旭辉陈路阳陈孝玉徐冬梅朱福林

力学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拱形线形磁力

张旭辉 陈路阳 陈孝玉 徐冬梅,† 朱福林 郭 岩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 710054)

† (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4)

引言

无线监测技术在设备监测和安全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3],但无线监测系统的续航问题一直制约其发展,化学电池供电存在维护成本高、环境污染和寿命有限等问题[4].振动能量俘获技术可以将环境振动能收集并转换为电能,有望实现无线监测系统自供电[5-8].

压电悬臂梁俘能器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等优点,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9-12].经典的线性压电俘能器只能在其共振频率附近有效工作,当环境激励频率远离俘能器共振频率时,俘能器可俘获的能量显著减少,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俘能器的实际应用[13].为提升俘能器俘能性能,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拓频方法,根据不同原理,可分为线性拓频和非线性拓频[14],线性拓频方式主要包括:多悬臂梁阵列[15]、L 型梁[16]、多自由度梁[17].尽管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拓宽俘能频带,但就其结构中单一悬臂梁而言,其工作频带宽度仍然很窄,系统结构尺寸较大,单位体积的俘能效率并不高.非线性拓频方式主要有:加装弹簧[18]、限制振幅[19]和磁场耦合[20]等方法,非线性方法能够拓宽单一悬臂梁的工作带宽,在各种非线性拓频方法中,引入非线性磁力的俘能器结构较为简单,在磁力作用下,俘能器能够在双稳态、三稳态甚至更多稳态下运行[21-23].为比较三稳态压俘能器和双稳态压电俘能器的性能,Zhou 等[24]对比分析了两种压电俘能器的频域响应特性.Zhu 等[25]分析了随机激励下两种压电俘能器的输出性能,研究结果均表明: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具有更浅的势阱,更宽的俘能频带以及较高的输出.Leng 等[26]的研究表明: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在低强度和较高强度下的最佳磁距较为接近,意味着最佳磁距下的俘能器能够有效适应激励强度的变化.Jung 等[27]设计了一种外部磁铁可旋转的三稳态压电俘能器,研究表明,调整外部磁铁旋转至合适倾角能够有效提高输出性能.Wang 等[28]在考虑悬臂梁几何非线性(GNL)和引力效应(GE)的基础上,建立分布式参数模型,研究表明:较低激励下,具有GNL 和GE 的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具有非对称势阱,能够提升俘能器输出性能.Cao 等[29]分析了几何参数对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势阱深度的影响,较浅的势阱能够有效拓宽工作频带并且提升低频环境下的俘能性能.由于环境中的激励具有多方向的特点,采用直梁结构的压电俘能器难以在多方向激励环境中实际应用.Chen 等[30]通过仿真发现引入拱形结构的压电悬臂梁应变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电压输出.Zhao 等[31]设计了一种弧形梁俘能器,COMSOL 仿真表明弧形梁能够响应来自不同方向的激励.针对曲梁的研究[32-33]表明:采用曲梁结构的俘能器有着良好的输出性能,且曲梁可拉伸变形,有望实现多方向的能量俘获.

引入非线性磁场的压电俘能器结构简单,较传统线性结构有着更宽的工作频带.本文针对煤矿井下无线监测节点供电需求,为适应采掘激励低频、多方向等特点,引入拱形结构,设计一种线形-拱形组合梁式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建立线形-拱形组合梁式压电俘能器动力学模型,借助数值仿真从时域角度分析了俘能器磁铁水平间距、垂直间距和激励加速度对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可为线形-拱形组合梁式三稳态压电俘能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 三稳态压电俘能器结构

如图1 为线形-拱形组合梁式三稳态压电俘能器结构示意图,结构由线形-拱形组合梁、柔性压电材料PVDF 和磁铁A,B,C 组成.线形-拱形组合梁上黏贴PVDF,外接负载电阻R,磁铁A 固定于组合梁末端,磁铁B,C 对称布置于X轴两侧,磁铁A 与磁铁B,C 间水平距离为d,磁铁B,C 的垂直间距为2dg.图中组合梁在X轴方向长度为L,组合梁宽度为b,厚度hS,线形部分长度L1,拱形部分半径和弦长分别为r和 2r,黏贴在组合梁上的PVDF宽度与组合梁一致,厚度为hp,w(L,t) 为悬臂梁末端在t时刻的振动位移.

图1 线形-拱形组合梁式三稳态压电俘能器结构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linear-arch beam TPEH

2 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动力学模型

2.1 非线性磁力建模

为准确分析压电悬臂梁振动特性,需要确定其末端受到的非线性磁力大小,磁铁A,B,C 间的几何关系如图2 所示,本文采用磁偶极子模型描述非线性磁力,磁铁B 在磁铁A 处产生的磁通密度为[34]

图2 非线性磁力模型Fig.2 Nonlinear magnetic force model

式中,μ0为真空磁导率,∇为向量梯度,rBA为磁铁B 到A 的方向向量,MB为磁偶极子B 的磁矩.

磁铁B 在磁铁A 处产生的势能为

式中,MA为磁偶极子A 的磁矩.

Δx为磁铁A 的水平位移,由于磁铁尺寸相较于组合梁尺寸小,所以 Δx≈0,有lasinα ≪w(L,t),α=arctanw′(L,t),可得[35-36]

式中,分别i和j为X和Z轴方向的单位向量,mA和mB分别表示磁铁A,B 的磁化强度,VA和VB表示磁铁A,B 的体积.将式(1) 和式(3) 代入式(2) 可得

式中,fBA=w(L,t)-dg.

同理,磁铁C 在磁铁A 处产生的势能

式中,fCA=w(L,t)+dg.

磁铁B,C 在组合梁末端磁铁A 处产生的总势能

因此磁铁A 受到的非线性磁力

2.2 线形-拱形组合梁恢复力

采用YLK-10 测力计测量线形-拱形组合梁在Z轴方向的恢复力大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如图3所示为组合梁非线性恢复力的实验测量和拟合结果,采用多项式拟合得到恢复力的表达式

图3 线形-拱形组合梁位移-恢复力曲线图Fig.3 Nonlinear restoring force of linear-arch beam

式中,w(L,t) 是组合梁末端在t时刻沿Z轴的位移.

从图3 中可以看出,线形-拱形组合梁不同于传统的直梁,其恢复力具有非线性,以w(L,t)=0 为悬臂梁的平衡位置,组合梁在平衡位置两侧的恢复力大小并不相等,这是由于拱形部分的存在,其曲率变小时恢复力比曲率变大时要小.

2.3 压电俘能器动力学方程

为确定组合梁的振动位移w(x,t).使用Rayleigh-Ritz 法将组合梁的振动位移展开

其中,i为组合梁的振动模态阶数,φi(x) 表示组合梁的第i阶模态函数,qi(t)表示第i个广义模态坐标.

由于环境中的激励以低频为主,组合梁的一阶模态弯曲振动起主导作用,因此本文仅考虑组合梁的一阶模态.对于线形-拱形组合梁,由于结构复杂,难以获取模态函数解析表达式,由于其一端夹紧固定于基座之上,另一端自由,使用容许函数表示模态函数[37]

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线形-拱形组合梁的运动方程

式中,TS,TP,TM分别为金属基层、压电层和末端磁铁的动能,WP为PVDF 的电能,Ur为线形-拱形组合梁压电悬臂梁势能,UM为组合梁末端磁铁与外部磁铁之间作用力产生的势能.

金属基层和压电层的动能和组合梁的势能可表示为

式中,“·”为表示t求导,ρS为金属基层的密度,AS为金属基层的横截面积,ρP为压电层的密度,AP为压电层的横截面积,z(t) 为基座振动位移.

组合梁末端磁铁的动能为

式中Mt为磁铁的质量,It为磁铁的转动惯量.

压电层在Z方向的电场强度E3和电位移D3可由压电材料的本构方程给出

当组合梁受激振动形变,金属基层上的PVDF随之形变,由压电效应产生电能

结合非线性磁力、恢复力的分析,根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基尔霍夫定律可得线形-拱形组合梁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3 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动力学分析

3.1 势能和磁力分析

表1 给出了三稳态压电俘能器中组合梁和磁铁的结构、材料参数.

表1 三稳态压电俘能器结构和材料参数Table 1 Structure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of TPEH

系统总势能为

由式(24)可知,水平磁距d和垂直磁距dg对系统势能和磁力起决定性的影响,本节将通过仿真分析上述参数对系统势能和磁力的影响.

图4 显示了d=16 mm,dg分别为0 mm,6 mm,8 mm,12 mm 和20 mm 时压电俘能器系统势能和磁力仿真结果.由图4(a)所示结果可知,保持d不变的情况下,随着dg的逐渐增大,系统势能曲线依次呈现双势阱、三势阱和单势阱.当dg=0 mm 时,外部磁铁B,C 重合在一起,系统势能曲线有两个势阱,此时俘能器为双稳态系统,但两个势阱的深度和宽度都较大,低激励下系统难以克服势垒的阻碍实现双稳态运动.当dg增至6 mm,系统势能曲线的两个势阱深度变浅,宽度变窄,低激励下的俘能器能够实现双稳态运动.随着dg的增大,系统势能曲线由两个势阱向3 个势阱转变,系统中间势阱深度逐渐变深,宽度增加,两侧势阱深度逐渐变浅,宽度减小.从图4(b)可以看出,随着dg的增大磁力逐渐减小,组合梁摆脱磁力约束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图4 dg 对系统势能和磁力的影响Fig.4 The influence of dg on potential energy and magnetic force

图5 显示了dg=0 mm,d分别为0 mm,10 mm,13 mm,15 mm 和22 mm 时压电俘能器系统势能和磁力仿真结果,如图5(a)所示:随着d的逐渐减小,系统势能曲线由单势阱变为三势阱,势阱深度随着d的减小逐渐增大.d=0 mm 时,势能曲线的3 个势阱较深,只有当外部激励较大时,才能够使系统在阱间运动,实现三稳态运动.由图5(b)所示结果可知,随着d的逐渐减小,组合梁末端磁铁与外部两磁铁间作用力逐渐变大,磁铁间作用力增强,组合梁摆脱磁力约束所需的激励越大.从图6(a)和5(a)中可以看出,当势能曲线出现3 个势阱时,位于外侧的两个势阱深度不同,这是由于组合梁恢复力不对称导致的非对称势阱.

图5 d 对系统势能和磁力的影响Fig.5 The influence of d on potential energy and magnetic force

图6 不同水平间距 d 下的系统相图和时间-位移图Fig.6 Phase portrait and time-displacement diagram of different magnetic distanced

图6 不同水平间距 d 下的系统相图和时间-位移图(续)Fig.6 Phase portrait and time-displacement diagram of different magnetic distance d (continued)

3.2 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系统势能和磁力分析结果表明:磁铁间距对系统势能和磁力有着显著影响,一定激励条件下,调整磁铁间距能够使系统实现不同的运动状态,当磁铁间距较小时,磁铁A 与磁铁B,C 间作用力较大,此时势阱较深,低水平的激励下,系统难以越过势垒,脱离势阱较深的位置.因此,合理的选择磁铁间距显得尤为重要,本节将对磁铁水平间距d、垂直间距dg和激励加速度a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探究.

3.2.1 水平间距d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当a=12 m/s2,dg=8 mm,f=9 Hz,d分别为22 mm,15 mm,13 mm.如图6 所示为压电俘能器的位移-速度相图和时间-位移图.从图6(a)可以看出,当磁铁水平间距d=22 mm 时,由于此时磁力较小,磁力对组合梁几乎不产生约束作用,压电俘能器表现出单稳态运动特性.当水平间距d=15 mm,结合图5 可知,磁铁间作用力增大,磁力作用下系统出现3 个势阱,且势阱深度较浅,因此系统能够轻易越过势垒,如图6(b)所示,组合梁末端在3 个平衡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系统实现三稳态运动,组合梁的振动位移幅值大幅提高,达到18 mm.当d减小至13 mm,由于磁铁之间作用力较大,组合梁难以摆脱磁力束缚,如图6(c)所示,系统表现出单稳态特性,在中心平衡点附近作小幅值的周期运动,此时系统响应位移、振动速度和输出电压都非常小.

3.2.2 垂直间距dg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取a=12 m/s2,d=16 mm,f=9 Hz,dg分别为6 mm,8 mm 和12 mm.压电俘能器的位移-速度相图和时间-位移图如图7 所示.通过调整磁铁垂直间距dg,系统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性,随着dg的增大,系统依次经历双稳态、三稳态和单稳态3 种运动状态.如图7(a)所示,当dg=6 mm,磁力作用下系统具有两个势阱,在给定激励下系统能够在阱间往复运动实现双稳态运动.当dg=8 mm,如图7(b)所示,系统作三稳态运动,在3 个稳定位置间往复运动,俘能器的响应位移和输出性能都较高.随着磁铁间距的增大,如图7(c)所示,磁铁作用力减小,系统表现出单稳态特征,组合梁末端仅在中间平衡点附近作小幅值的周期运动.

图7 不同垂直间距 dg 下的系统相图和时间-位移图Fig.7 Phase portrait and time-displacement diagram of different magnetic distance dg

图7 不同垂直间距 dg 下的系统相图和时间-位移图(续)Fig.7 Phase portrait and time-displacement diagram of different magnetic distance dg (continued)

3.2.3 激励加速度a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取d=15 mm,dg=8 mm,f=9 Hz,研究激励加速度a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如图8 所示为5 m/s2,7 m/s2和12 m/s2的位移-速度相图和时间-位移图.当d=15 mm,dg=8 mm,系统势能曲线具有3 个势阱,但系统并不能在任意激励加速度下实现三稳态,当a=5 m/s2,系统不能越过势垒,只能在中间稳定位置附近作小幅周期运动.当a=7 m/s2,系统获得的动能增加,响应位移相较于a=5 m/s2时有所增大,但不足以使系统越过两侧的势阱,仍然在中间稳定位置附近作阱内运动.当加速度增大至a=12 m/s2,系统能够越过两侧的势垒,在3 个势阱间运动,实现三稳态运动,此时系统的响应位移和输出性能都将大幅提高.

图8 不同激励加速度下的系统相图Fig.8 Phase portrait of different excitation acceleration

从图6~ 图8 可以看出,组合梁运动至两侧稳定位置时速度不相等,这是由于线形-拱形组合梁非线性恢复力的不对称性所致.

4 实验验证

为验证俘能器动力学特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根据表1 所示结构参数制作压电俘能器样机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如图9 所示,实验平台由:计算机、振动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振动台、激光测振仪、COCO80 采集仪、线形-拱形组合梁式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及基座组成.实验中,通过计算机设置激励条件,由振动控制器发出激励信号,经由功率放大器输出至振动台,振动台按照预设的激励信号运行,使用激光测振仪实时测量组合梁拱形部分的响应速度.

图9 实验平台Fig.9 Experimental platform

图10 所示是d=15 mm,dg=8 mm,f=9 Hz,激励加速度分别为5 m/s2,7 m/s2和12 m/s2时的线形-拱形组合梁位移-速度的实验结果.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当a=5 m/s2时,位移幅值为1.8 mm,随着激励加速度的增大,位移幅值随之增大,当a=7 m/s2时,位移幅值为2.5 mm,表明在较低的激励下,系统无法越过两侧势垒,只能在阱内作周期运动.图10(c)是7 m/s2下的俘能器位移-速度相图,此时系统能够越过势垒,表现出三稳态运动特征.

图10 不同激励加速度下的实验相图Fig.10 Experimental phase diagrams under different excitation accelerations

低激励下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但随着激励的增大,特别是当系统作三稳态运动时,由于组合梁形变较大,实验与仿真结果之间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有:(1)线形-拱形组合梁压电俘能器样机制作产生的加工误差,造成实验条件与仿真存在偏差;(2)实验得到的相图倾斜明显,而仿真得到的相图倾斜并不明显,这是由于仿真中未考虑重力因素,且实验中由于拱形部分的存在,难以精准测量其形变位移,导致激光测振仪测量的数据存在偏差.

5 结论

本文针对线形-拱形组合梁式三稳态压电俘能器,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使用4 阶龙格-库塔算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不同磁距对系统特征,初步揭示了不同加速度对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与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保持dg不变时,通过改变d,系统能够构成单稳态系统和三稳态系统.保持d不变时,增大dg,系统将依次构成双稳态、三稳态和单稳态系统.当系统作三稳态运动时,系统振动响应位移将明显提高,特别地,当d=16 mm,dg=8 mm,时,系统势能曲线有3 个势阱,且势阱深度较浅,宽度较为一致,这有利于系统在低激励下产生大幅响应,并提高俘能器输出性能.

(2)随着激励水平的增加,系统更易越过势垒实现阱间运动,俘能器响应位移随之增大.

(3)线形-拱形组合梁的非对称恢复力导致势能曲线呈现非对称势阱,这为低激励环境中的俘能器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猜你喜欢

拱形线形磁力
磁力不怕水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大战磁力珠巨人
Woman embraces her“unibrow”
剪得断,理不乱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拱形桥的承受力大吗?
磁力橡皮擦
多边形电极线形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结构与性能
坚固的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