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居住在自己诗歌的宫殿里
——读徐丽萍诗集《荆棘与花冠》

2021-12-21>>>曲

星星·散文诗 2021年20期
关键词:花冠荆棘灵魂

>>>曲 近

30多年前,徐丽萍就在《星星》上发表诗歌作品,那时她还是一个中学生,足见她的才气和灵性,说明她有写诗的天赋。早慧的徐丽萍从中学时期开始热爱诗歌至今,这一路走来,诗龄也不短了,写诗成了她一生的精神追求和心灵陪伴。很多时候,她都是活在诗的奇幻多彩世界里,那样的诗歌意境能够使她短暂地忘记现实中的痛苦、悲凉、失落、孤单和无助,心理获得少许的宁静。

只有心灵加手巧的人,才能把荆棘编织成花冠。倾其一生,她用诗歌,为自己加冕,于诗而言,她是幸运的。

诗集《荆棘与花冠》是徐丽萍的第五部作品集,品读这部诗集的感受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全是近期新作,我为有幸成为这部诗集的一个读者而感到高兴,也替她欣慰。品读这些诗作是一种享受,那些文字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敏感而脆弱的部分,引起了共鸣。

《荆棘与花冠》里的诗,在言情与说理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是一种喜人的进步。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在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即是与生俱来的,又是无师自通的,更是人类独有的。

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叙述主体,在活跃的思维渐入诗歌佳境时,不自觉地一步步把文字训练成精灵,它们或舞蹈,或飞翔,或歌唱,营造出轻松愉悦优美的气氛。这时候诗人的灵魂呈现半人半仙半妖的状态,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创作境界,灵魂感受到了被诗意地抚慰和安妥。

《荆棘与花冠》里的诗,与她早期的诗比较,理性多于感性,但情感依然炙热滚烫,思绪也更加凝重峻拔,一切都拓展得开阔,也收拢得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这是一种臻于成熟的表现,上升到她诗歌创作水平的一个新高度。

在《荆棘与花冠》里,爱情诗、亲情诗、正论诗,语言无不具有一种潜在的尖锐,使读者产生触痛之感,禁不住掩卷长思。感觉到她把一些诗写成了刀子,锋芒深深扎进读者的心里,叫你有一种说不出的荡漾的痛,这或许就是一种笔力,让你无法回避也无法抗拒。

敏感、冷峻、开阔、睿智,悲情、浪漫、幻想、好奇,是徐丽萍诗歌的突出特质。把内心的强大全部铸进了每一首诗的字里行间,呈现钙质的刚硬。她的诗,没有虚张声势,没有故弄玄虚,全都是发自内心的奇崛冷峻之声。

把爱和命都铸进诗行里,这就是诗人徐丽萍,她的感情,她的命运,这些裹着烟火的文字,都带着最醒目的血肉、骨头、眼泪,呈现于读者面前,在读者的胸腔里产生震动和撞击,让人为之动容。“你也用无数根银针 向我/投射它们疼痛的记忆/对你的想念堆积成一座山/压在我露珠一样脆弱的心上/等待让人绝望 也让人疯狂/未来漫长的旅程 没有你的照耀/我也会拼尽所有的光芒 照亮自己”(《思念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向往又胆怯,这种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契合了一个女性羞涩含蓄的内心活动,于是她写道:“多像一只闪亮的鱼钩/让我怦然心动/又慌忙躲藏/不动声色的大海/总是无风起浪/我假装自己不是一条鱼/你也假装自己仅是一只饵/在蓝得令人窒息的海底/这情感的游戏 是致命的危险……”(《一条鱼的修行》)。发自内心地感谢心上人爱带来的幸福与烦恼,小心翼翼地自言自语着暗自表白:“感谢你配合了 我的单相思/感谢你用沉默温柔的方式/陪我度过内心最危险的时刻/你没有拆穿我/情不自禁投给你的橄榄枝/我把堆积如干草垛一样/易燃的专注/投射到你的背影里/那些倾泻而出的思念/汇聚成强大的洪流/要将你我湮灭/……自始至终是我在演绎着/一场自己的千古绝唱/我必须经过那样的/一个地狱淬火的阶段……”(《致敬你的温柔以待》)。尽管这样的爱有些凄美,甚至薄凉,但感人至深,弥漫着诗歌的魅力。

《谁不是深夜痛哭清晨赶路》,当这个标题出现在眼前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没经历切肤之疼的人不会有这种体会。读诗,果然是一首写亲情的,而且是生离死别的悲伤欲绝的泣诉与陈述:“谁不是深夜痛哭 清晨赶路/凌乱的行李里装着茫然的未来/一张清晨的车票 一袋远行的干粮/泥泞的小路尽头 落下母亲颤颤巍巍的身影/似乎轮椅上的父亲 用粗糙的手掌/擦去沟壑纵横的脸上的泪水/已故的父亲 也一定在送我/我咬紧牙关头 头也不回地走进夜幕/黑夜里 我看见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粗茶淡饭的脸上洋溢着幸福/黑夜里 我看见23岁的姐姐/倒在风雪交加的回家的路上/与我们阴阳两隔 永不相见/黑夜里 我看见26岁的弟弟/在一场车祸中 五脏俱碎 撒手人寰/黑夜里 我看见中年患病的哥哥/浑身插满管子 在重症监护室里抢救/命悬一线 危在旦夕/这一个摇摇欲坠的家/能靠谁的坚强臂膀来支撑……”这首诗读得能让人心里滴血。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也没有不磕磕碰碰的感情。从徐丽萍的诗中所透露出的生活的缺失,重压下对命运的抗争,经过苦难的挤压,留下来的,凝缩成了她的诗,这些诗充满了倔强、不屈、悲愤与抗争的质感。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而是:“在低处 也千万别用跪着的姿势仰望/在高处 也千万别用鄙视的姿态俯瞰/不论位置怎么改变 千万别失去对生活的敬畏/用平等的心态来面对 生活的荣耀或耻辱/奔跑或摔倒 旋转或飞翔/我看到蜗牛麋鹿雄狮羚羊/在草原竞相奔跑 肆意追赶/一只七星瓢虫舒展的飞翔 也不逊色于雄鹰/在低处的花朵 也能痛饮露水的甘饴/在低处的小兽 也能找到灵魂的栖息地/上苍总是一边创造万物 一边又温情地眷顾/赐予我们食物 让我们强健的身躯撑起理想/赐予我们爱 让我们孤苦的灵魂相互取暖……”(《从低处仰望》)。人有贫富区别,但灵魂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做人不卑不亢是这首诗的主旨。

对于诗来说,不管它是主情还是主理,情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构成诗的基本要素,是诗的灵魂。情是诗的血肉,理是诗的骨骼,有情,诗才丰满,有理,诗才俊朗。在这个方面徐丽萍把握得比较到位。

当前把写诗当娱乐的人太多了,特别是新近诵读之风的推波助澜,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对诗歌持有虔诚与敬畏态度的人,越是值得敬重。

对于徐丽萍来说,她选择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写诗,为诗喜怒哀乐,以诗抚慰心灵,远离尘世喧哗,安静而落寞地陶醉在打造自己诗歌宫殿的梦幻里。

艺无止境。徐丽萍今后要走的诗歌之路还很长,需要付出的也更多,相信她会在自己的诗歌殿堂里睁大美丽的眼睛,好奇而睿智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附:徐丽萍的诗二首

思念从左心房升起

我无法选择

没有任何一条途径是通向你的

我们中间隔着悬崖峭壁或茫茫海洋

像此岸与彼岸 像来世与今生

你是暗夜的花朵 爬满我的梦境

思念从左心房升起 从右心房降落

循环往复的痛 无始无终

旷野里的草 撂荒了多少春天

用花草虫鸣写下的情诗

和惶恐的处境

无处投递 也无处安放

我无法选择 玫瑰花关闭了它的心事

你的注视 无法穿透时空的墙

这刺在胸膛的 思念的针

飘起来 又沉下去

掉进夜幕的眼眶

我无法选择

没有任何一条路是通向你的

秘密花园

我的心里 有一个秘密的花园

有百鸟朝凤 奇异的花朵诵读着经卷

飞禽走兽 各行其道

它们修炼着内在或外在的

气质与涵养 柔韧与力量

我放任它们成长 宽容与残酷

不惊动自然界的规律

不对抗命运的不可理喻

我只观望 看梦里呈现出的仙境

看风铃草追随着季节

用绿色书写的闪光的诗句

看蜜蜂提着甜美的生活飞在花丛里

这些相亲相爱的日子

让时间都粘上了香气

上苍给予我两重心

灵心飞翔 慧心静守

我在落叶上行走

看凋谢的花朵双手合十

对宿命的安排 不悲伤也不欢喜

我始终注视我心里的秘密花园

我沉迷在这安静的修行里

炼一身的仙气

炼一颗情比金坚的真心

炼这众生喧哗中的超凡脱尘

与返朴归真

我诗意盎然的秘密花园

盛开在时间之外 与永恒同行

猜你喜欢

花冠荆棘灵魂
美术作品欣赏
十五岁的掌声与荆棘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冰脊龙戴花冠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荆棘遍野,幸而你我正当少年
最后一次
灵魂树 等
兔子采花
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