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海海,都是命运的舞台
——读《人生海海》

2021-12-21撰文谷立立编辑方凤燕

厦门航空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海海福楼拜麦家

撰文_谷立立 编辑_方凤燕

多年以后回首往事,过去的欢喜、忧伤、悲悯、愤懑,都成了水中的浪花,时而平静,时而翻腾,但终究还是会过去。而等到浪花散尽,留给作家的就是一些沉淀在海底的故事。

谈到麦家,绕不开的话题是谍战小说。长期以来,“谍战小说之父”已经是贴在他身上的一枚标签。好在世事并不绝对,作家的作品更不该被轻易地定型。2014年,麦家50 岁,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或许是有了“人生已经快要过完半场,总该为自己想想”的念头,他放下《风声》《暗算》这类熟悉的题材,开始创作一部有关人生的书。

这本书就是《人生海海》。之所以说它“大”,是因为这个看上去多少有些怪异的书名,一语道破了麦家的雄心。在他看来,人生就像浩瀚的海洋。数十年来,起起落落,浮浮沉沉,不由自己控制。有了这样的铺垫,再来看《人生海海》,就像打开了“故事海海”。

书中的几个人物(老保长、“我”爷爷、上校)都在不同的场合,不约而同地讲起了故事。这些故事就像碎片,拼凑起一段跌宕的人生。尽管麦家无意效仿博尔赫斯,凭空构建一条缀满故事的小径,但透过他紧锣密鼓的讲述,我们还是看到了他的意图:他早就成功地撕下了谍战的标签,毫无悬念地成了一位说书人。

此时,就连叙述者“我”都有了双重身份:一方面,“我”最爱跟在上校身后,听他讲述过往的经历。“他闯过世界,跑过码头,谈起天来天很大,讲起地来地很广,北京上海,天南海北,火车坦克,飞机大炮,有的是稀奇古怪、奇花异草。……他总是这样讲故事,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情,情节起伏,波波折折,听起来津津有味,诱得蟋蟀都闭拢嘴不叫,默默流口水”。

另一方面,“我”也是秘而不宣的说书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我”忙着从爷爷、老保长、上校那里偷听故事,又把这些“偷”来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那么,来看看“我”都讲了什么。《人生海海》的开篇有一段对自然山水的描写。这是富春江畔的双家村,一个典型的老式江南山村,靠山贴水,屋密人稠。双家村有前后两座山,前山是龙变的,后山是虎变的。这里的一切都像大海,“丛山峻岭,像凝固的浪花,一浪赶一浪,波澜壮阔”。

然而,描摹风景从来不是麦家写作的重心。在他这里,山水的存在,只是为了凸显人物的命运。换言之,有什么样的山水,就有什么样的人物。比如上校。双家村是他的家乡。这意味着,他会在更加广阔的世界里,经风雨、见世面,有时顺风顺水,有时随波逐流,更要承受命运给予他的风暴。麦家自称之所以会写《人生海海》,是为了成全自己的英雄情结。但事实上,《人生海海》并不提供通常意义上的英雄。这是一个七侠五义、纵横开阖的乡土中国,盛产七侠五义、江湖义气的草莽英雄。

上校即是如此。一方面,他聪明伶俐、才智过人,拥有救人于危难的高超本领(他是一名军医)与临危不乱的勇气。另一方面,他亦正亦邪,劣迹斑斑,桀骜不驯,为人处世常常我行我素,有着十足的江湖气。看到这里,不难想象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我们都知道“时势造英雄”,但在麦家这里,时势也会“毁”英雄。他的笔下有太多“想要成为英雄却又拗不过命运”的无可奈何。这种无可奈何成就了上校,也将他与“悲情英雄”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显然,人生海海,最可悲的不是等不到英雄的诞生,而是必须眼睁睁地目送英雄的陨灭。具体到上校,一个时代给了他成为英雄的幻梦,另一个时代又轻轻地揭下他脸上的英雄面具。20世纪30、40年代,年纪轻轻的他离开家乡,入伍从军,亲眼见证了战场的残酷。战后,他回到双家村,养猫捕鱼,一心要过隐居山林的日子,却不料被村民的窥视与不间断的非议重重包围。

这就像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她告诉我们,“恶是不曾思考过的东西”。它既不阴险,也不凶残,常常隐身在日常生活中,不被人注意地存在着。很多时候,暴力的施与者就是你身边的人。当他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就已经将手中的大棒狠狠地挥了出去。上校正是这样一个受害者。双家村的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窥探他的隐秘,更将其毫无保留地传播出去。

那么,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没错,孤立,且是彻底的孤立。这就像一出独角戏,“人虽少,戏却多,上校一会儿骂人,一会儿挣扎,一会儿被人骂,一会儿被人打,好戏连场,有看头”。但无论是“骂人”,还是“挣扎”,或者是“被人骂”“被人打”,都是这场人生大戏中不可或缺的戏码。为了完成这场命定的演出,上校只能无可奈何地遵从命运的安排——人生海海,都是命运的舞台。而他自己呢,他没有自己。他就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来去全不由自己。举手无悔你从不曾犹豫,我却受控在你手里”。

《人生海海》作者_ 麦家出版社_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为麦家的“故乡三部曲”之一,《人生海海》与以往的作品不同,这次的故事脱离了此前素有的谍战题材,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

书摘精彩

爷爷讲,前山是龙变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看不到边,海一样的,所以也叫海龙山;后山是从前山逃出来的一只老虎,所以也叫老虎山。老虎有头有颈,有腰背,有屁股,还有尾巴和一只左前脚——因为它趴着在睡觉,所以光露出一只。前山海一样大,丛山峻岭,像凝固的浪花,一浪赶一浪,波澜壮阔。老虎翻山又越岭,走了八辈子,一辈子一千年,累得要死,一逃出前山,跳过溪坎,脱险了,就趴下,睡大觉。

我爷爷是个民间思想家、哲学家、评论家,是我课堂外的同学和老师,我们同床共寝,相濡以沫——我给他暖脚,他给我暖心。

临走父亲从未有过地往我额头上亲一口,叮嘱我快去快回。我觉得我不是跑去学校的,而是飞去的,飞翔的翅膀就插在额头上,父亲亲过的那个地方。我从没有想到被父亲亲一口会这么神奇,那地方一直热辣辣的,肿的,胀的,像长着什么——兴许就是翅膀吧。

《福楼拜的鹦鹉》作者_[英]朱利安·巴恩斯出版社_译林出版社

福楼拜的两处故居都有一只鹦鹉标本,究竟哪一个才是福楼拜用过的那只?退休医生杰弗里·布拉斯韦特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对福楼拜的鹦鹉的寻访之旅。断断续续的旅程中故事丛生,福楼拜的影子在陈年旧事中却越发模糊。

《且居且读》作者_艾俊川出版社_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何鉴定古籍版本?程甲本《红楼梦》为何各不相同?如何“海淘”获取“异书”?作者从真实的读书生活经验出发,在闲读中尝试解决所遇问题,为文史爱好者开拓便捷可行的研究路径,文字清新,笔调轻松,行文生动,深入浅出,富有雅趣。

《流浪者旅店》作者_[荷]塞斯·诺特博姆出版社_译林出版社

现代人,是流浪者;或者说,是终究会去流浪的人。诺特博姆作为永远的冒险家,他孤独而行,以当代旅人的视角描述城市的生物万象,指出那些深刻影响我们的事物——日月星辰、水文地貌、神话史诗,处处可见他对人文与世情的深切关照。

悦读

《歌声响处是吾乡》作者_狄马出版社_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通过对自己脚下那片黄土地上顽强生长着的民歌、方言、说书等民间艺术的记述,试图展现出这片土地上人们与命运抗争的图景,追问中国乡土社会及其上承载着的文化的来路与去向,为读者思考我们民族文化问题提供一份宝贵的样本。

《电商的终局》作者_黄若出版社_东方出版社

在书中,作者以自己三十多年实体零售、电商管理、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多重身份,总结了零售行业从农业时代简单商品交换,工业时代标准化规模生产,到今天信息时代互动式营销,流量为王的零售发展历程,全书内容富于深度思考与见解。

《一生的长征》作者_彭东明出版社_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对人物的刻画相当深入,把主人公当作一个“人物”去细致描写,但又基于真实的事件支撑。人物在事件中的态度、言行、心理以及精神,是这部纪实文学的重点,因为找到了正确的“着眼点”,丝丝入扣又十分顺畅,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猜你喜欢

海海福楼拜麦家
毛莠莠
麦家: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与父母和解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麦家认错
福楼拜的『笨学生』
莫泊桑拜师
和海海去放羊
小树底下好乘凉
DECODING A SPY SAVANT
特长就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