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1-12-21段春艳
段春艳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汽车类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院校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以此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完善培育计划,提升师资力量,实现创新教学。本文针对我国现代高职汽车电子技术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复合型;培养综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094-03
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型人才为我国现代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提供了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满足了我国现代源源不断的汽车供应和生产需求 [1]。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建设,让高职学生在现有的环境中不断成长,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实现创新就业,相关院校要迎合时代主流,加强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最终为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我国高职汽车电子技术类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的问题
高职教育始终是为我国的技能型人才建设孵化服务的,其面向对象有学生、社会和企业。就目前的人才教育途径来看,大多高职院校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较为传统,多是针对学生招生、教学以及就业“三步走” [2]。具体的教学方法大多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就业情况,没有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复合型应用技术进行分析,导致学生上岗后缺乏成长平台,自身的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到位
目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教学模式,学校的就业资源较多,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渠道,还能让学生毕业后去企业顶岗实习,迅速融入社会。但是此种针对就业的教学方式也存在较多局限性,如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都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注重学生的学分和成绩,重在知识传授,没有针对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培养其职业综合素养,很多高职学生步入社会后缺乏实践经验,综合素质不强,后期跳槽的概率较大。
(二)人才培养方式不科学
目前,高职学生的岗位不稳定、失业再就业问题十分严峻,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学校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有关,如部分院校没有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就业指导,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如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经验,个人职业素质不高,因此形成大量学生就业后不稳定的局面。
(三)教学课程不科学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很多高职院校也针对汽车类技术人才实行了多种教学方式,如通过企业合作、顶岗实习、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短暂的时间内,教师分别为学生设置了基础汽车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知识、专业运用知识等课程,并通过实训课程让学生拉近与生产车间的距离,提升了教学质量。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时存在一定问题,如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没有结合现代主流的汽车技术进行优化,采用的课程方式还是传统的“填鸭式”、说理式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到的知识也缺乏实用性,导致现有的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的技术性、复合型优势没有得以体现。
二、提升高职汽车电子技术类专业复合人才教学质量的建议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进步,汽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为了促进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高职汽车类专业的领导、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我国现代汽车科技、产业发展,建立复合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培养理念,最终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步上新的台阶 [3]。
(一)建立完善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高职院校要紧抓为企业服务的精神理念,如了解我国现有汽车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运用标准,汽车相关专业知识的关联和运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汽车检测、维修、保险理赔、交易和报废处理的一体化专业群体,最终朝着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奋斗。
首先,汽车技术类教学需要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以专业为支撑,要求所有学生都应掌握主流的汽车相关理论知识,如机械维修以及工具使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分析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以此延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掌握了以上“硬件”基础知识,学生还应当延展知识面,多学习与汽车营销和生产、管理和推广相关的知识,如消费者心理学、汽车产业的法律法规、汽车管理技术、客户关系管理等,进一步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各项建设目标 [4]。
其次,巩固自我的素养结构。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积极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世界观、价值观、自我认知观,并有一定的思辨精神和挑战精神,积极获取行业的最新知识和内容。
最后,找准自我的职业方向,高职技术、复合型、专业型人才都需要以个人职业发展为基础来实现就业目标。目前针对汽车电子技术的职业方向较多,如汽车检修和诊断、汽车零件检测和鉴定、汽车電子产品改装、汽车机电维修、汽车保险以及机动车评估等 [5]。
(二)创新知识体系,加强课程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此外,现有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予以优化。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相关教学机构要予以创新,结合现代化的人才建设要求,利用社会科学调研和技术论证、及时考察等方式改革教学计划,并最终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改或调整 [6]。这就要求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构建方式要突破教学知识内容和形式的限制,要体现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人才的培养理念。
1. 基本的教学体系
高职专业技术型人才教学体系明确了各阶段的培养目标:第一年要求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的基本素质课程,并形成基础知识框架,接触行业的知识内容,培养自身积极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行业观;第二年要求学生在基础知识层面上不断提升,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基础技能课程,并尝试创新思考;第三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可以在校内实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年的第二学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多和企业接触,开始学以致用 [7]。
2. 要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为了让学生能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正确认识自我、甘于奉献,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搭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和政治素养,鼓励学生将自我的职业道德及就业信心融入学习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政治,让学生在保证自身专业知识达标的同时,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3.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运用能力
我国现代汽车技术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汽车服务产业分工正在不断变革,通过加强复合型高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加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提升,最终才能让学生在现有的技术下实现综合发展,发挥专业特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汽车电子专业相关知识,注重岗位所需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素质教育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这些课程应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从而让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化“模块”学习 [8]。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改革,我国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复合型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技术能力强和综合职业道德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通过科学的教学途径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登华. 开放共享视域下的专业群课程建设研究——以高职汽车技术服务类专业群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20,
22(11):51-55.
[2] 肖艺,潘达. 疫情防控期间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线上教学情况调研——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汽车实用技术,2020,45(18):204-206.
[3] 李伟,肖珊. 基于《悉尼协议》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类专业为例[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09):74-79.
[4] 张芽. 浅析对大数据挖掘技术与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融合[J]. 时代汽车,2020(18):62-63.
[5] 蔡俊清,刘娟. 高职汽车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时代农机,2020,47(05):94-95+97.
[6] 張芽. 人工智能技术与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融合研究——以《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为例[J]. 时代农机,2020,
47(05):110-111+116.
[7] 屈钲翔. 浅谈高职汽车类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J]. 时代汽车,2020(09):48-49.
[8] 王征义. 高职院校扩招背景下汽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 时代汽车,2020(10):47-48.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