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服务职工方式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1-12-21杨亚皇
杨亚皇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聚集地的高校,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依赖性更为强烈。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互联网在高校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中的作用,就高校工会应当如何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构建新时代高校“互联网+工会”服务平台,提出了加强工会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模式、发挥聚合效应等建设策略。为打造高校“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维护、参与、教育、建设”四大职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工会;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015-03
当今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各项工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构建“互联网+工会”创新型工作平台,用创新的思维去开展工作,促进服务方式转变,不仅能够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也必然会大大提高工会工作水平,更加全方位服务职工,更是工会工作自身持续发展、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1]。
一、“互联网+工会”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下大气力开展网上工作,亮出群团组织的旗帜”。在当今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要积极主动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建立“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高校工会的服务对象以及现阶段互联网发展程度,不仅表明“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建设的可能性,更突出了该模式建设的必要性,这对于增强工会活力,推动工会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工会作为高校党委与教职工之间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重要组织,是沟通全体教职工与学校整体管理层的重要枢纽,承担着关于教职工的“维护、参与、教育、建设”四大重要职能 [2]。但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工会仍停留在发放福利、日常业务等传统活动形式,缺乏深层次工作职能发挥。
(一)服务职能发挥不充分,功能滞后
提到工会,多数教职工的印象就是福利发放、召开教代会以及组织教工比赛等传统活动,这就造成在校教职工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此以往,无论是工会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其自身内在动力不足,因此也会制约工会发展。
(二)高校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多数工会已经认识到当今各项工作需要依靠互联网,但多数仅仅停留在增加网络办公软件、建立线上工作群,对于什么是“互联网+”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此外,部分高校对于建设“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没有详细的计划以及建设预算,资金投入过少\工作人員培训不到位,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良好的互联网工作机制。
(三)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落实不足
代表教工利益进行管理监督是高校工会的重要职能,但仍有高校存在教职工参与相关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参与的现象。一方面,传统的监督管理机制,容易产生拉票等作弊的现象,而面对面的测评非常不利于教职工真实的表达个人想法。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工会在召开教代会、意见征集会后,并没有进一步整合落实,想方设法解决提案中的问题。
(四)建言献策渠道少,信息化低
现如今各高校工会都建设了相关网站,但仍不能解决沟通渠道少、内容简单、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不能实时提交教职工的申请和诉求 [3]。如何有效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工会工作中,快速准确地了解教师等工作人员反映的重难点问题和个人需求,从而走出传统的工作模式,成为多数高校工会目前的紧要工作。
三、互联网在高校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中的作用
传统工会服务工作存在诸多弊端,比如活动形式单一、参与感较低以及沟通交流不便等。如何使高校工会服务方式更加多样、便利,沟通交流渠道畅通、方式多样,从而增强职工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这就需要传统工作与创新型工作方式相互结合 [4]。突破工会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工会工作机制。
第一,利用互联网特点,将其应用于工会各项工作中,使工会工作有了更好的载体,不仅使工会服务方式更具有多样化,能够较好地解决工会服务方式单调、工作模式僵硬等问题 [1],也使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服务理念以及思维模式有了极大的改变,更深层次地推动了工会工作与互联网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工会的影响力与活力,增加教职工凝聚力,推动工会开展各项工作以及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
第二,将互联网作为工会组织开展活动、沟通交流的新渠道,能够充分发挥用时短、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网络活动形式多样、参与方法简单,能够更好地传播思想,开阔眼界,更易满足教职工的不同需求。网络舆论宣传方面,微信平台能够及时准确地向职工宣传工会的相关服务政策,沟通交流方面,通过网络方式广泛听取职工需求,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6]。
第三,互联网构建教职工民主参与新渠道。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高校工会应该通过网络上的各种渠道及时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并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归纳,做出相应答复或将意见移送相关单位 [7]。其次,由于高校教师课程以及科研任务繁忙,很难保证同一时间集中参加民主评议,利用互联网的特殊性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免去了面对面测评带来的尴尬和冲突,也能更加真实有效地收集教工的想法。对于提高管理及监督的客观性、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高校工会建设“互联网+工会”平台的策略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工会互联网工作运营
1. 加强工会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立针对互联网工作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小组,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并明确责任人 [8]。强化顶层设计,树立大局意识,对工会各层级工作人员进行互联网技术培训,强化互联网工作思维。
2. 创建工会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互联网建设工会线上工作载体,如微博、微信等,提高工会工作活动吸引性以及参与度,持续推动工会工作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确保工会工作能够从全局出发,全方位落实。
3. 强化舆论宣传,增强教职工认同感。互联网作为工会工作的新渠道,参与人员多、传播快、影响广,特别是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广大职工能够随时随地浏览网页、发送个人言論,这给工会的宣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工会宣传力度,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全方位地宣传工会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工会服务教职工的新政策,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9]。
(二)完善模式,构建工会互联网工作新格局
“互联网+工会”建设是面向全体教职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构建创新服务工作新格局 [9]。
1. 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工会网站不能仅仅建立好,还应加强管理,开设多样化的板块,将工会只能融入各个板块,做到实时更新,对于教职工的互动及时反馈,确保职工诉求渠道通畅 [10]。
2. 加强服务,提高质量。定期征集教工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满足多数教职工诉求的服务项目,尽可能推行大众服务,完善困难教职工资料库,切实了解困难教职工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
3. 信息共享,增强时效。建立教职工信息数据库,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广大职工的思想动态,使会活动的开展、工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三)发挥聚合效应,实现工会纵深发展
工会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网络工作培训,将学习内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完善信息化工作方案,在保持传统活动优点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开展线上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形式的同时,实现两者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工会工作向纵深发展。
工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将传统的工作模式逐步改革、创新,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是一个良好的突破口,在国内网民用户激增,高校高层次人才聚集的特殊背景下,高校工会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工会工作中互联网的运用,深化创新工会工作管理模式 [11]。借助“互联网+工会”平台更好地服务教职工,提高工会吸引力,扩大工会活动影响力,增强教职工归属感,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康林. “互联网+工会工作”研究文献调查分析(2009-2018)[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6(03):56-60.
[2] 闵莉艳,黄标,段凯路,等. 高校工会工作促进教职工凝聚力的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S5):21-22.
[3] 李静. “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服务职工方式创新刍议[J].山东工会论坛,2017,23(01):59-62.
[4] 林子红. 解构与重构:“互联网+”语境下工会工作创新思考[J]. 长江丛刊, 2018(14):160-161.
[5] 田林锁. 浅析“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模式及其意义[J]. 现代企业文化,2017(05):18-19.
[6] 王岩. 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服务新模式[J]. 管理观察,2017(12):153-154+158.
[7] 贺斌生. 网络环境下高校工会工作新探[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03):25-28.
[8] 王宝罡. 工会改革背景下的“互联网+工会”工作创新[J]. 区域治理,2018(08):10.
[9] 王守冬. 工会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 企业文化,2016(26).
[10] 赵军,邱雅霜,屈志欣. 高校工会职能: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 高教论坛,2015(12):82-84.
[11] 杨晓华.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方式的创新路径[J]. 大陆桥视野,2016(18):282.
(荐稿人:易军鹏,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