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
2021-12-20李莉
李莉
2021年10月20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在渤海明珠、美丽的天津市隆重召开,这是生态环境科技界的一次盛会。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工作,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出台系列利好政策,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担当、勇于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成果和实际行动,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快速改善,促进了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
一是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丰富,有力支撑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大气重污染成因定量化精细化解析、重污染天氣精准预测预报、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区域联防联控等技术突破,促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水专项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污染治理、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突破了源头污染治理、河湖生态修复、监控预警、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复杂水环境问题的整体性、系统性解决。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重金属污染地块安全处置等方面的技术突破,支撑了“无废城市”建设。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创新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与制度设计,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中国方案”。在这些重大成果的支撑下,“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九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面圆满超额完成。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同比2015年增长5.8个百分点,超额完成2.5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2015年下降28.3%,超额完成10.8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66%提高到了2020年的83.4%,超额完成13.4个百分点;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8%。这些任务和目标的完成,科技支撑功不可没。
二是科研组织实施机制实现重大创新,大幅提升了生态环境科技效能。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1+X”模式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和“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全国500多家优势科研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形成“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协同攻关模式,建立了重点区域和流域空天地综合立体观测体系和数据共享系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认知、系统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建立集中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立“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向京津冀、汾渭平原、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流域派驻99个专家团队深入基层一线,紧扣地方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的需求,开展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把脉问诊开药方,为地方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地方培养人才,大幅提升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科技创新效能。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促进了环保产业发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催生了巨大的成果需求和庞大的环保市场规模。生态环境部积极出台《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环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测算,2020年全国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20万人,营业收入约1.95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7.3%,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环保产业营收增速仍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2.8个百分点。2016-2020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1%。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入提质发展阶段,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增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社会阶层等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仍然存在,传统产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结构性、布局性矛盾突出。我国仍将处在结构调整的攻坚克难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爬坡过坎阶段。生态环境压力有望高位舒缓,但仍处于高位,新旧污染问题交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依然较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取得新的突破。与此同时,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程度更大,尤其是在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与刚性约束下,对传统环境治理技术、方法和路径、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要方法、要出路。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按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一是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双碳”等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针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实际需求,加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机理研究与治理修复技术创新,加大新污染物危害机理和风险管控技术研发与储备,加强低碳环保、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绿色技术研发与示范。以“十四五”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布局为契机,在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长江黄河等流域水生态保护、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碳达峰与碳中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危险废物风险精准管控、地下水污染监控与防治、新污染物治理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加强集智攻关,支撑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海域、重大战略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绿色发展。
二是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基础研究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河流水生态模拟、地下水污染综合模拟、大气环境模拟系统、气候变化观测与适应、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等方向积极谋划,推动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完善、新建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形成层次分明、领域齐全、布局合理的创新平台体系,打造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源头和原始创新能力,实现生态环境领域科技自立自强。
三是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现实需要,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以推广“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为核心,以服务地方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全面推进实施《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建立生态环境科技帮扶长效机制,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江黄河等区域流域派驻专家团队进行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成果推介,派出专家到地方开展流动会诊,为地方和企业送技术、送政策、送方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支撑地方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社团,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大会是服务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平台。本届年会以“开局‘十四五’,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共安排130个学术专题。旨在推动科技工作者的自由交流,互相启迪,推动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