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做优“工小美”展现新面貌
2021-12-20

“十三五”以来,新余市立足“工小美”战略,紧扣改革创新、实干兴市主基调,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全新面貌。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赣粤高速公路、沪瑞高速公路分别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穿越市境。新余的市情特点可以概括为“工小美”。“工”是工业强市,“小”是区域小市,“美”是山水美市。新余因钢设市、因钢兴城,钢铁是新余工业的支柱。“十三五”以来,新余市坚持工业强市,出台支持新钢公司发展30条措施,设立10亿元钢铁产业创新引导基金,一系列举措推动钢铁产业在2020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其中新钢公司营业收入近800亿元。同时,出台支持锂电发展30条措施,推动锂电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目前,该市钢材产量占江西省钢材总产量的37.5%,锂盐产量占全球28.8%、占全国41.1%,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工业的健康发展使得新余市主要经济指标在江西省保持前列,2020年新余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江西省第三,新余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连年稳居江西省第一。
作为江西省面积最小的设区市,新余市统筹做好民生这篇大文章,出台民生保障若干措施,健全民生体系,打造民生城市,使“小”的优势转化成百姓可感知、可触摸的获得感。新余市成功获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农村开展“拆除废弃房、危旧房、违章房,建设菜园、果园、花园”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江西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公交一体化,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开创“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在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推行“小荷工程”建设,幫助全市11309名学生吃上营养餐、洗上热水澡、穿上干净衣。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国家级试点城市,医疗资源更加均衡、服务更加便民。到2020年,新余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3.5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百人拥有小汽车17辆。
新余的城市之美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十三五”以来,新余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江西省前三,提前实现消灭劣Ⅴ类水目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获批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全面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生态循环农业成为全国样板;2020年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曾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