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
2021-12-20徐泰民李京霖李晓凡李云彩
徐泰民 李京霖 李晓凡 李云彩
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进一步了解广大青年的思想动态与价值取向,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笔者通过问卷形式对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进行了调研,归纳总结了目前学生思想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后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动态 天津大学
一、研究目的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网络时代里中成长起来的“95后”甚至“00后”已正式步入了大学校园,他们朝气蓬勃、性格鲜明。但相比于“80后”或者“90后”,他们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砺,享乐主义和自我意识强烈也往往是他们最显著的标签。这些育人对象性格特点的变化,给学院乃至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研的形式对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主要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学习生活、思政教育、社交行为、关注热点和价值观养成等五个维度。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设置重复项和测谎项,以检验逻辑的一致性,排除干扰项,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通过描述性统计对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在进行总体样本分析的基础上,还按照不同学历程度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Chi-Square Goodness-of-Fit Test)对比不同年龄阶段和类别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191份,回收有效问卷1123份,回收有效率94.2%。同时调研对象中各年级学生均有涉及,分布广泛,因此,调查结果基本能够正常反映我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三、調查问卷分析研判
参与此次调查的1123名学生中包括本科生764人,研究生359人,其中男生856人,女生267人,性别比例基本与学院情况相符。就地域分布而言,学生的生源地主要来自北京、河北、天津等华北地区,约占37.0%,其次是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占比分别为22.6%和11.8%。参与调研学生的户籍与民族则主要以城市和汉族为主,其中城市户籍学生占比63.0%,农村户籍占比37.0%;汉族学生占比90.3%,少数民族占比9.7%。
在学习生活方面,学院学生大部分学习目标明确,专业兴趣较高,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并经常与辅导员和导师沟通。93.7%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81.6%的学生对于自己目前的专业很喜欢,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对自己的专业有着显著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所学专业热爱的比例要显著高于本科生。对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78.1%的同学十分喜欢目前的社团工作,且有很强的归属感,但是43.5%的同学认为参加的社会实践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本科生和研究生对辅导员的看法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对于班主任和导师而言,研究生对于导师的认可程度要显著高于本科生对于班主任的认可程度。
在思政教育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目前学校思政课程的授课模式较认可,同时也希望课程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被调查的同学中,93.7%的同学认为当前所学习的思政课涉及到当下的时事热点。对于授课方式,88.2%的同学认为所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程授课方式丰富多样,56.5%的同学认为思政课目前的授课方式多为抽象的理论说教。课程之外,大部分本科生希望能够多以实践的形式开展课下学习,而相比与本科生,研究生则希望更多的进行课下小组讨论。
在社交行为方面,在信息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同学们大多通过微信、QQ和微博等方式浏览信息,同时社会热点、时政要闻和文体娱乐是大家日常关注最多的三个方面。88.4%的同学通过微信获取信息,其次是QQ和微博,其比例分别是65.1%和51.6%,不同阶段学生使用微信、QQ、微博和抖音的人数比例都有显著的差异,研究生更喜欢使用微信和微博来获取日常信息,而本科生则更喜欢使用微信和QQ。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更加关注时政要闻、经济财经、教育文化等方面,而本科生的关注点更加侧重文体娱乐和军事科技。
在关注热点方面,大学生对于国内外热点时事关注度普遍较高,相比于国外热点,大学生更关注发生在国内、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热点事件。比如,对杜嘉班纳辱华、长生疫苗造假、孟晚舟被扣押等事件较了解的同学达到了90%以上,而关注美朝首脑会晤、法国黄背心事件的同学占比分别为85.0%和71.0%。除此之外,95.0%的同学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名单比较了解;93%以上的同学对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等科技热点比较了解; 90%以上的同学关注中美贸易战等经济热点和十九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等政治热点。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关键部分,新时代环境下,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体现价值的,什么样的行为才称得上高尚,这是人生价值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更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的关键素养[1]。在价值观方面,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有着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和信息化对“95后”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调查显示,随着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部分学生在知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抉择方面产生了分歧,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集体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数据对比分析,当前“95后”“00后”在校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总体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不同阶段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社交习惯、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关注的信息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当代大学生十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政治解读,尤其是对于如中美贸易战以及港珠澳大桥的深度解读。最后,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现实主义的倾向,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针对以上特点,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尊重学生个性,遵循发展规律,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拓宽工作阵地,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2]。要想真正将教育做到学生心里,就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规律,顺应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依势而动、顺势而为。由于年龄、性别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行为往往凸显着时代特色,从而在个体层面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兼顾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因材施教,是未来思考的方向。同时针对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大学生群体间的差异,要从其不同需求特点出发,主动出击,抢先占领思想高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内涵,探索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第二,深化推动思政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模式从“以知识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論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课是对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3]。应以立足学生需求和特点,结合理论和实践,推动理解和应用为目标,通过课前的沟通调研,了解学生思想方面的内在需求,做到对症下药;依托课上科学分析,将辩证分析法运用于教学过程,取代传统的知识灌输,做到浇花浇根;开展课后研讨实践,帮助学生将课上学习交流的所思所想,转化为课下研讨实践的所悟所感,做到育人育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第三,多措并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大我与小我关系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高校则应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将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到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的高度,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全面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其次,通过读原著、悟真情,学原文、明大理的方式,开展组织多元化的理论学习活动,引导新时代广大青年切实做到“四个正确认识”。通过召开定期的交流座谈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多管齐下,在了解学生状态的同时,帮助其明确人生目标。最后,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守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弘扬正能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和“以自我为中心”。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金民卿.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大意义的三个维度[J].青海社会科学,2017(06)
[2]王思思.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以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8(50)
[3]沃野..大学生思政课需求调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北极光,.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