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更新设计方法研究

2021-12-20刘宇王炤淋

设计 2021年23期

刘宇 王炤淋

摘要:为激发城市滨水区发展活力,推动城市高品质发展。在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借助整合机制作为设计手段,以探索工业价值、剖析城市发展需要为指导原则。借助场地、空间、立面、节点元素开展,通过强化服务导向的场地属性、重塑空间形态、景观化建筑立面、艺术化工业构件的设计方法推动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的更新,使其成为城市发展有效助推力。

关键词:城市触媒理论 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 历史与未来的创新支点 整合机制 更新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2-0048-04

引言

古往今来水资源都是城市形成和发展关键的因素,便捷丰富的水资源为生活生产提供了保障,河道成为早期城市发展、运输、人口迁徙的重要载体,城市大都建在江河之畔、湖泊之侧。在工业革命时期,大量与制造业相关的企业工厂多依水而建,形成了许多工矿企业、加工制作场所和交通运输码头,滨水区迅速成长为城市经济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故而滨水区成为了城市的起源地和最具特色和经济活力的区域。在进入产业发展变革和科技进步迭代的新时期后,随着新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生产运输依附水资源发展的局面发生转变,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格局。此时的滨水区的主要功能发生转变,区域内工业遗产的性质也由原来满足生产功能的场域转化为城市综合服务、城市品质提升的公共服务载体。

上海杨浦滨江两岸作为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拥有大量的工业遗产资源,也是较早展开工业遗产改造的区域,经验较为丰富,故而本文旨在城市触媒理论的指导下,以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改造项目为对象,以整合机制作为研究手段,探寻将城市滨水工业资源转化为绿色、生态的公共服务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生活品质的创新性设计方法。

一、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的现实困境

我国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一直都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价值多元的同时在更新再利用过程中问题与困难也较多。滨水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经历了许多时期的更迭,见证了城市由初建到发展再到繁荣的过程,国内城市滨水区大量的工业遗产、厂房、仓储、码头也都是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新建、修缮和加建,形成了多样复杂的工业遗产形态;时代的变迁也促使相关的产业、产权的不断发展、叠加、演化,新价值也随之诞生,与原有价值交融,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工业遗产的形成虽然产生时间较短,但其核心价值和影响是巨大的,体现在其既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再现,也是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再现,还展现在其他综合价值中,表现在建筑形态、建造技术等建筑价值、工业生产时期的技术价值以及工业时代特有的艺术美学价值,繁多的价值构成使其兼具保护、利用的双重属性。但正是由于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保留相对完整且涉及面积较大、形式形态多样、价值判定比较困难,在产业变革来临时,其更新利用方法和转型方向成为了一个复杂多元的问题。因此,要对其困境和价值有了深刻认识和剖析后,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段重现其核心价值,打造成为符合当下城市发展、大众生活需求、刺激新消费业态的新模式。

欧美国家城市发展起步较早、实现工业化的进程较快,因此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产业转型、格局调整等问题更为急迫和多元,因此能够从其改造方法中吸取的经验更为丰富和深刻。如将英国阿尔伯特老码头打造成为文化带、美国伊斯特河南岸改造为科技艺术带、新加坡滨海湾设计为旅游休闲带,如图1。同样我国也具备丰富的滨水区工业遗产资源,如上海黄埔滨江、广州珠江、天津海河沿岸等,受我国当下的发展态势、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存在问题的影响,使得滨水区工业遗产存量亟待利用。

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改造立足于遗产保护、产业转型、城市更新、服务大众,走在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更新利用的前沿,已初见成效,成为一种典型模式,为我国城市滨水区建设及其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了最具可借鉴性的经验。通过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合,对整体场域和功能的规划、工业遗产的室内和建筑进行改造、周边环境和景观的更新,置入生活休闲、文化艺术、绿色生态等相关业态,这是一种更符合我国国情、经济发展趋势和大众生活习惯的改造方式,对于突破我国当下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改造更新的主题定位、业态更新、功能取舍、形式选择等方面有着深刻价值,奠定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改造要尊重历史、把握核心、立足当下的基调。

二、城市触媒理论与更新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触媒理论助力滨水区工业遗产更新

由美国建筑师韦恩·奥图针对城市发展连锁反应潜力所提出,是在对特定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化学的“触媒”概念引入建筑学中,即通过某一特定元素的介入,进而发生某种链式反应,带动周边其他元素改变,借助对城市整体结构及空间形态的全面把握,引起城市整体空间的连锁反应,从而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发展和复兴,利用城市不同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新元素的引入或旧元素改善促进城市功能的自我调整,其优势在于通过点的量变带来区域的质变。

城市触媒理论与其城市更新理论的创新性在于“触媒”两字,“触”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更新方法来达到尊重历史、保护价值、创新当下的设计原则,是其核心价值通过当下设计手法的演变,方式在于通过提升或转换旧元素价值、注入新元素对某一工業遗产的改造升级。而“媒”是指城市发展的契机以及选择的激活点,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作为上海的中心区域,又是其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拥有大量的工业遗产资源,媒介的最佳选择围绕文化产业、生活需要和当代艺术展开。“触媒”对象即为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的建筑改造、功能置换、业态置入、景观更新。借助城市触媒理论,将沿岸的多种工业遗产构成要素进行串联,促成整个滨水空间系统在更新过程中更好地产生联动反应、发挥区域效应,使其整体发生持续性的、渐进性的变化与更新,成为城市更新中微环境的有效助推力。

(二)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找寻设计创新的支点

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作为旧有核心区和新兴发展区的中间区域,也是历史价值与未来需要的纽带,通过展开更新利用,将过往的工业历史作为触点、城市未来发展需求作为媒介,在更新设计方法中要看到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与城市文化、公众生活的一体性,既要与城市规划发展和公众实际需求充分结合,也要突出工业遗产文化特色,城市触媒理论便是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找寻设计创新支点的工具,因此在其指导下,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内容,利用强化场地属性、规划空间布局、调整立面形态、艺术化工业构件等途径,展现工业时代精神和特征,建立与当代的联系纽带,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如图2,真正做到《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文件中提出要“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创新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协同互进,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1.历史记忆的深刻含义

拉斯金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中认为,记忆是建筑的第六盞明灯。城市记忆既属于集体记忆,也属于文化记忆,它将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对城市和建筑在内的物和人的记忆都无缝对接在这个空间中。同时,城市记忆是动态的,不同的记忆主体对各种类型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还具有时空属性,以重要历史事件与社会经历的形式分布与特定的人群中的同时也以物质的形式在空间上分布于城市的不同地段中。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位于杨浦滨江沿岸,是上海早期工业的发源地,沿线分布了300多家纺织、造船、造纸等不同工业企业,不仅被称为“近代上海工业的摇篮”,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仅存最大滨江工业带”,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如图3。该区域拥有的工业遗产沿江分布,长度可达到四十五公里,类型可分为两类,一是包括电站辅机厂、杨树浦水厂、杨树浦电厂、杨树浦煤气厂等在内的市政设施;二是新一棉、十二棉纺织厂、上海制皂厂、杨树浦木材厂等近代工业遗产。可以说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见证了中国

近代工业的兴起、繁荣、衰败过程,也是中国近代市政、工业发展变化的物质载体,既满足整个城市的发展动力和需求,又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上海市及其公众来说都意义非凡,因此将按照“历史感、智慧型、生活化和生态性”的总体理念,打造极具特色地域文脉的城市滨水区。

2.未来发展需求带来的特殊优势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各种精神文化的不断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已经从“衣食住行”向外扩展,开始追求高质量、更健康的生活模式,对生活趣味和艺术审美有了更多的要求,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途径和方式也变得多样。上海在被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后,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把文化和创意产业作为重要的发展内容,逐渐开始以设计创新的方式引领生活需求和方式,建成了总建筑面积高达250万平方米左右的82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超过5000家,吸引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从业人员8万人,可以说上海是一个创新性、包容性、艺术性极高的多元个性发展的城市。而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所处地理位置优势突出、景色极佳、工业遗产建筑特点明显,工业时代美学特征突出,给设计创新的相关产业提供了天然载体。

三、以目标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方法

面向整体的城市更新问题,在城市触媒理论的指导下,将以媒介需要作为导向选择触的对象,即以目标化为结果反推设计方案,因此要利用适当的媒介,通过新元素的置入和旧元素的更新,引入新的形式和创意,从点的改变产生辐射影响,逐渐产生区域的更新,进而推动城市整体发展。还需借助整合机制使新旧之间生成一种平衡互助的关系,使之加强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创新合理的结构秩序,实现整体优化的同时发挥最大效能。由于工业遗产在动态衍生中不断发展、价值构成多元,因此要从场地导向、空间规划、立面形制、构件节点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方法的制定,以达到预期设定目标的需要,制定真正有效的滨水区工业遗产更新再利用设计方法。

(一)强化以服务为导向的点状场地更新

滨水区范围内有历史、有价值、有可塑性的遗产点是工业代表性场所,可以通过激活场所点辐射带动虚空间进行连接。工业遗产的原始功能是服务于工业制造生产,建筑和场地的构成形态主要适用于生产的流程,而随着城市发展和定位的改变,更多的场地和空间是以面向第三产业为导向,因此要通过将场地内的要素进行分析、归类和重组,利用场地分区、交通规划、基础设施、绿地景观等途径重新规划和制定,在保留原有鲜明特征的工业痕迹的基础上,更好地适用于服务产业的现实需求。

上海杨浦滨江的工业遗产在初期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运输和储存,沿岸的道路规划较宽,各个工厂所占面积较大,并以并排、串联的形式呈一字型排开,厂与厂之间是空置地带,现今对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工业遗产存量资源展开更新再利用,将其定位为城市滨水休闲空间,置入生活休闲、健身运动、文化艺术等服务大众需求的功能,并在原有空置地带改造成为休闲活动空间,将原有过宽的道路重新划分为观景道、跑步道、漫步道和自行车道,如图4。通过功能的转变和主题活动的丰富,强化以服务为导向的新场地特征,重新唤醒区域活力,成为城市更新的有效助推力。

(二)功能转型促进空间形态的破与立

空间要素整合是打破原有功能建立起来的建筑逻辑,在保留原有工业价值和特征的基础上,将设计方法作为旧建筑和新功能之间的纽带,从而在新功能的需求上建立新逻辑。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拆改、空间功能的置换、室内材质的改变,打破原有形态桎梏,在空间形态上实现多元的复合开发,以满足互动娱乐、市民休闲的需求。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将上海制皂厂打造成为“皂梦空间”,沿原有制皂厂的原始墙基砌筑红砖矮墙,将原有历史空间格局改造为半开合的庭院,置入形似肥皂泡的艺术装置;部分厂房对内部结构、流线进行调整,使用圆形管道连接,还原皂厂原始风貌的同时满足展览对空间流线的特殊要求,并选择肥皂模型作为装饰,以延续制皂厂的历史文脉故事、肥皂制作工艺;其余厂房去除原有厂房天花,直接展示顶面结构的同时增加采光,并设置绿色植被样式的肥皂展示架,利用光元素和植被元素寓意上海制皂厂借助新产业置入带来改造设计后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生机勃勃,如图5。

(三)建筑立面景观化的创新表现

面对新发展模式的需求,改造创新不止停留在空间布局的调整,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其在立面的体现。根据实际需求对原有立面进行拆除或重建墙体、更换材质、增加构件等方法,打破工业遗产外观的固有形象,以塑造城市景观的视角来优化建筑立面。

位于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中的绿之丘项目为原烟草仓库,其建成时间短、造型呆板,因此设计过程中,以丰富生态环境、增加交流空间为目的,拆除原有维护墙体,调整其孤立的状态,增加与周围环境的交集。改造过程中增加许多生态绿坡,在坡上覆土种植,并在建筑内设置大量小错层平台,进行不同花期的植被花卉培育,便于感受季节变化,在不同季节,给观赏人群不一样的新鲜体验,还将观赏草、灌木和乔木的种植结合起来,增加种植层次。在建筑侧面进行垂直景观的设计,采用索网体系,设置爬藤索、种植箱体配合攀爬植物形成朦胧的界面,将建筑打造为滨水区的立体景观花园,重塑建筑与水岸的亲近感,如图6。

(四)时代美学在工业构件上的艺术化展现

工业遗产中比较明显体现工业美学特征和时代精神的特征元素是工业构筑物,如水塔、蓄水池、吊车等,在脱离了原有功能后仅是时代精神的载体,因此要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进行解构,促使其从原有的工业构件转向展现当代美学、满足公共服务功能的景观设施,更好地将工业特征与时代特点进行有机融合,其方法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工业构件内部进行艺术化改造,二是借助外部元素的组合强化工业美学特点,三是注重与人的交流与互动,将其改造成为交互娱乐设施。

1.对工业构件进行艺术的改造与重塑

從内部进行改造的方式主要在于打破原有庞大、木讷、冰冷的设备形象,利用拆分重组的方法,结合后现代艺术手法,重新通过娱乐化和戏谑化的方式展现工业精神和时代美学,如图7。一是对生产设备等构件进行拆分重组后改造成为基础设施、娱乐设备和艺术装置,虽然生产设备目前已不再具备生产工具的功能,但仍然起到场地标识的作用,如将工业生产活动中常用的机械吊车与植被养殖结合起来打造成为特色的生态花园,或是将工业构件解构后利用艺术手法重组成为具有后现代美学价值和深刻内涵意义的艺术品;二是选择与工业时期相似的材质打造当代艺术作品作为装饰或功能设施,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利用铜材质打造钢结构的廊桥和凉亭装饰河岸线和以供公众休憩适用,也通过切割技术将铜板裁制成为具有装饰功能和展示工业生产过程的主题性雕塑,打造带有工业特色的休闲座凳、路灯、垃圾桶等基础设施。

2.借助外部元素的组合强化工业美学特点

借助外部元素改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景观设计、新节点设置、灯光打造等方式来建立更加立体和充满弹性的场所,以达到唤醒公众对工业流程和生产活动的记忆或想象。在工业生产时期,杨树浦水厂的主要功能是对自然水源进行过滤后向外输送,其沿江地段是自来水的运输管道,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以蓝色为主、黄色为辅的灯光设置,如图8,试图将巨大水管中自来水流过的景象进行具象的外部展示,借助灯光设计完成了对杨树浦水厂主要功能和生产流程的场景化解读,以唤起公众对杨树浦水厂的记忆。

3.注重与人的交流与互动,改造为交互娱乐设施

将工业构件转化为交互设施重点在于考虑公众在休闲生活的需要和补充滨水区中缺失的功能,通过增加建筑结构、配以景观植被、重塑室内效果等方法,拉近工业构件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新的空间关系。净水池作为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末端,是重要的工业构件之一。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浇筑辐射状拱壳体屋盖、内置景观树,形成一个离散式空间的轻食咖啡厅,在码头和遗址公园中间打造一片遮荫纳凉的休息空间,增加工业构件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体验,如图9。

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法,使原有巨大冷漠的工业构件不再是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构件,反之成为了为公共服务的载体,与人当下的生活进行联系,产生了亲切感,拉近了人与工业时期的距离,展现工业时代美学特征的同时与现代艺术产生不可思议的跃动。

结语

城市更新的意义在于呈现城市迭代发展的新貌,在吐故纳新的过程中不忽略和轻视任何时期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精神。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发展建设时期重要的体现,通过对其展开更新利用有助于激发城市活力、用新的设计创新方法破解城市发展的旧有问题。而对城市滨水区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究其根本便是寻求现代生活和历史空间的对话关系,保护历史文脉传承的原真性,塑造与现代生活联系的纽带,达到延续历史文化、展现工业特征、服务公众需求、推动城市更新的目的,通过对场地、空间、产业、节点等要素的整合,以点的改变作为触媒来激发城市功能转换过程中的区域活力,借助强化以服务为导向的场地特征、促使工业形态转向城市形象、利用文化业态创造新主题定位、借助传统生产制造构件展现当代美学的设计方法,延续工业时代的文化精神,为公众提供更为宜人的生活空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