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21-12-20何鹏

西部资源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程建设工程地质

何鹏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城南镇陡步河安置小区项目为例,对工程地质勘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该地区此类型建筑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城南镇;工程建设

1.项目概况

研究区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研究区规划住宅楼19幢,(1#-4#、11#层数为22层;5#、8#-10#、12#-14#、16#、17#层数为24层;5#、7#、15#、18#、19#层数为26层);社区睦邻中心1幢,层数为3层;幼儿园1幢;层数为3层;配电房4幢,层数为2层;地下车库,位于-1层。基础形式拟采用独立基础、桩基础以及筏形基础。

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手段取得岩土工程的各类参数,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的地基基础及防震抗震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

2.勘察方法及施工要求

2.1勘察方法

首先根据勘察程度及深度要求,主要采用钻探方法,并对原状土取试样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原位测试以及土工力学试验等,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判别研究。使用设备为:XY-200型钻机,土工试验采用专业仪器、设备。报告图件制作采用理正勘察软件。

2.2施工要求

为保证施工精度,首先进行工程测量工作。利用已有的地形图及坐标,使用GPS RTK对各勘察点进行实地放样。

采用螺纹钻头开孔,岩心管钻进。要求钻进的深度以及岩土分层量测误差小于0.05m。

取原状土试样,取土过程中要求重锤少击法。对原状土试样的质量要求为取样施工重点。土样的封装、保存及运输符合规程要求。

标准贯入试验,利用贯入器进行,现场取得孔内标准条件下的原位测试结果。

地下水调查,充分分析、利用以往水文地质资料,测定地下水物理性和化学成分,评价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岩土试验按有关专业规范进行。室内资料整理、编写报告,对各项勘察方法取得的成果进行必要的統计、分析、取舍,尽量以直观的图表表示。以上各项勘察方法,均按照现行有关标准进行。

3.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3.1地形

研究区为岗地及农田地。地形稍有起伏,场地内北侧为岗地,南侧为农田地,北高南低。该场地内分布有两处水塘,水塘1:塘内布置37#、40#、48#孔,塘深2.00m~2.10m,水深1.20m~1.30m,淤泥厚0.80m~0.90m,水塘2:塘内布置70#、73#、74#、75#、77#、78#孔,塘深1.80m~2.00m,水深0.50m~0.70m,淤泥厚1.20m~1.30m。孔口标高45.91m~ 59.14m,高差为13.23m,高程引测点为测量单位控制点。

3.2地层

研究区内埋深在19.00m以内地基土岩性特征依据钻探、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数据资料,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

(1)耕植土:灰褐色,结构松散。层底埋深0.60m~ 2.30m,层底标高45.11m~58.44m,层厚0.60m~2.30m。

(2)粉质黏土:褐黄—棕黄色,可塑—硬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底埋深1.40m~10.40m,层底标高35.77m~ 50.57m,层厚0.70m~9.70m。

(3)黏土:褐黄色,硬塑—坚硬,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底埋深4.10m~14.10m,层底标高35.81m~51.74m,层厚0.80m~13.40m。

(4)强风化砂岩:紫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砂状、碎块状,含高岭土,铁锰质等次生矿物,中密。层底埋深5.00m~15.00m,层底标高34.87m~ 50.64m,层厚0.50m~1.40m。

(5)中风化砂岩:紫红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泥、铁质胶结,胶结程度较好,岩石裂隙(节理)较发育,沿裂隙(节理)面充填铁锰质、高岭土等次生矿物。岩石坚硬强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13.40m。

4.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

4.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1)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成果,分别以各层位进行统计,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2)变异性评价:物理指标中,变异系数一般较低,力学指标中,变异性多为较低或中等,统计指标离散性较小。

4.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地基土承载力的确定

通过对多种土工试验数据的分析,同时结合野外鉴别,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标准值。

(2)天然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①耕植土层:疏松,欠压密,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②粉质黏土层:工程性质一般,高压缩性,局部孔存在该层,大部分孔该层缺失,视为局部不均匀地基;③黏土层:工程性质好,中等压缩性,局部孔缺失该层,视为局部不均匀地基。

4.3场地地震效应

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本次勘察工作对3#、11#、38#、58#、67#、68#、76#、92#、100#、108#、118#、121#、129#、142#、156#、169#、173#、181#和187#(共19孔)进行了波速测试,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测试结果Vse为171.60m/s~263.17m/s;平均等效剪切波速Vse=240.50m/s。

5.基础施工

5.1基坑开挖与支护

(1)拟建基坑开挖深度约为5.50m,基坑底部位于②层粉质黏土、③层黏土、④层强风化砂岩,研究区较空旷,基坑周边环境较为简单,综合场地地层条件、基坑特征、基坑范围线与红线间的关系及周边环境,拟建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三级,拟建基坑支护可采用放坡结合土钉墙支护体系。根据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的有关规定,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基坑支护设计,以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由于基坑开挖深约为5.50m,在基坑开挖之前应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及降水方案,基坑开挖的废土应运离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堆放应离开基坑1m以外,避免造成坡顶堆载过大,引起边坡失稳,形成安全隐患。当采用机械挖土时,应在坑底预留150mm~2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建议值见表2。

5.2地基基础选型

(1)拟建物社区睦邻中心、幼儿园、配电房及地下车库可采用天然地基,基础类型可采用独立基础或筏形基础,以第③层黏土层、④层强风化砂岩、⑤层中风化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住宅楼可采用桩基,桩基类型可采用CFG桩或钻孔灌注桩。CFG桩可采用②层粉质黏土、③层黏土层作为持力层;钻孔灌注桩可采用⑤层中风化作为持力层。

(2)成桩可行性和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拟建物特征,CFG桩和钻孔灌注桩的成桩工艺适合場地地层,成桩可行。因场地空旷开阔,施工时产生的噪声、振动对环境影响较小,对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应按要求排放到指定地点。

(3)工程桩检测建议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单桩承载力检测宜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桩身完整性检测可采用低应变法,建议进行100%检测。

6.结论

(1)研究区场地稳定且均匀,适宜建设工程;(2)第①耕植土层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应开挖清除;(3)第②粉质黏土、③黏土层、④强风化砂岩层、⑤中风化砂岩是拟建物基础良好持力层;(4)场地土类型属于中—软土,建筑场地属Ⅱ类;(5)经野外勘察认为场地内无断裂通过,地震活动水平属偏低,未见软弱土层以及液化土层的分布,地基土稳定性良好;(6)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7)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参考文献:

[1]张龙飞,董斌,史双双,韩晓飞.朔州市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统计关系[J].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02):28-37.

[2]杨雷.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岩土体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 2005, 31(2):86-87

[3]张龙飞,董斌,韩晓飞,史双双,史琳娜.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特征分析及地震易损性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01):12-19+71.

[4]刘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探究[J].福建建材. 2016,(12):28-30.

[5]李乾.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32):296-301.

[6]尚国春.浅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相应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06):88-89.

[7]段永平.勘察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3.

[8]马光伟.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初探[J].科技资讯. 2009

[9]陈国明.浅谈地下水危害及工程勘察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三期, 102-103.

[10]杨艳琼.岩溶地貌区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09(4):74-76.

[11]姚元清.浅析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J].低碳世界. 2016(36):122-123.

[12]蒋富,华兴,刘天庆.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及水文井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1):69-70.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工程地质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2018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审稿专家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ABAQUS软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