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2021-12-20慈建华
慈建华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职业倦怠是1974 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斯顿博格提出的,在此之后,全球各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对于职业倦怠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教育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倦怠已经成为全球范围中的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教师如果具有职业倦怠,就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教学工作以及身心健康。相关研究表明,教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职业,具有较大的压力,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教师不仅要面对非常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及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还要面对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及社会、家长对于教育的需求及期盼,长期以往导致教师的精神紧绷,并且工作压力也不能够有效的缓解,容易出现疲惫感、有无力感及挫败感,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本文以高校英语教师为例,对其职业倦怠的现状、阐述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进行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
本文对某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选择20 位教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主要包括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职业倦怠的成因、表现及影响因素等内容。问卷调查主要包含三模块内容:第一模块是教师的基本状况,例如性别、婚姻状况、年纪、工作本质、职称、收入等;第二模块为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情感耗竭、低成就感、去人格化及组织去人性化。情感衰竭指的是个人情感资源过渡消耗,导致丧失精力,感到疲乏,有时还会出现不适的生理反应,这些症状都导致紧张状态及挫败感;去人格化指的是对学生出现冷漠及疏远的心态,对环境具有苛刻的要求,使用敷衍的语言应付学生等;低成就感指的是教师对自身具有无助感、负面评价及自尊心降低,并且工作能力有所降低,丧失工作成就感,对自身工作不满意,从而导致在生活方面出现失败感,以此引发教师旷职、离职等现象;组织去人性化指的是教师在社会组织中工作表现的工作倦怠,其和组织内部运行特点及发展现状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研究表示,教师感觉自己在校园中没有地位,体会不到上级对自己工作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导致出现职业倦怠。第三模块是综合题目,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1]
本文所调查的有效问卷一共有168 份,样本基本特征详见表1:
表1 样本的基本特征
表2 为调查教师中是否存在职业倦怠情况,表3 为调查教师中职业倦怠的严重程度。通过表2 和表3 可以看出来,只有少数教师确定自己不存在职业倦怠,有部分教师觉得自己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认为自己不存在职业倦怠或者职业倦怠情况不严重的教师只有五分之二。
表2 教师是否存在职业倦怠
表3 调查教师中职业倦怠的严重程度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在对职业倦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使用三维度模型具有较好的结果,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马斯拉切表示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态度消极及自我评估感降低。在此理论的基础上,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
1.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热情明显降低。目前部分高校的英语课程在建设及经费投入中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并且大学英语的持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都具有较大的变化,教学工作的质量都具有全新的要求,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过程都较为繁琐,导致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感。[2]
2.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消极。因为产生了工作中的厌倦情绪,导致教师在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没有教学效率及成效,缺乏创新。部分教师没有和学生进行交流和谈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爱心及耐心,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尊心不重视。长期这样,学生就会降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和周围同事进行工作讨论及交流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自身的看法及观点,完全无视同事的建议及意见,并且感觉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制度不完全,认为管理人员阻碍和限制了自身职业的发展。
3.教师的身体出现亚健康的状态。有相关研究表示,我国教师有69.25%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有85%的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压力较大,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一般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疼、身心疲惫、神经衰弱、失眠,严重的还会出现抵抗力下降、精神不振。一般教师都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从而出现情绪方面的恶性循环。[3]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现代教师职业疲倦的状况十分严重,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减缓,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因此,需要对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高等院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的任务,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期望在日益提高,教师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理上负担,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此。这些压力和期盼,会使得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心力交瘁和教学疲劳,这种状态逐渐发展成为职业倦怠。英语教学过程耗费时间长,教学效果不会很快显现,而且由于英语学习环境不如意、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育现状不完善等因素,使得高校英语教师群体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典型案例:教师社会角色的复杂性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有的教师表示:“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种评价一方面高度概括了教师的圣神和重要性,另一方面造成了对教师的道德绑架,使社会上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落差致使社会上对教师的道德评价过低。比如,如果教师对学生管得严格一些,家长和学生就会认为教师不近人情,没有爱心,不配做教师;管的松一些,家长和学生会认为教师缺乏责任心,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很难达到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同时,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往往超出了严格意义上的8 小时。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负责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需要找学生谈话,一旦学生出现问题,学校就会追究老师的责任,严重的会取消评优晋级,甚至开除。这意味着除了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外,还承担着家长的角色,而且还面临着一定得风险。长期超负荷得工作压力使得我无所适从。”
(二)工作压力大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老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要求教师以学生为基础,以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进行英语教学。教学要求的提高给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带来全新的挑战,也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高校英语教学在现代新媒体日益发展的进程中迸发出了新的活力,这也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给教师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让教师感受到了太多的疲倦。
过重的工作负荷是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也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对于英语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而英语教学的课时不充足,工作质量的负担和工作的复杂程度相互结合,教师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沉重的压力。现代高校英语多是大课堂教学,学生人数较多,英语教师每天除了课堂教学任务,还有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的试卷,除此之外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工作。有一半以上的大学英语教师因为工作而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英语教师出现职业倦怠。[4]
典型案例:高校英语教师科研压力过大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在某次访谈中,一位教学成绩较好的老师表示:“我没有经过正规的研究生教育,没有系统地学习如何做科研工作,因此我的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都不占优势。但自从参加工作开始,我热爱教育工作,注重研究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如何搞好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经过多年的教学历练,我所教的班级学生英语成绩位居本级部前列。但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仅仅看重教学水平的评价,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占据主导地位。更让我感到无奈的是,在职称晋升中,科研评价几乎决定了能否晋升高一级职称,导致我对教学工作失去了热情,缺乏工作积极性,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三)教育评价方面
新时期以来,对考核教师教育水平的评价方法层出不穷,学校有时也会依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行打分。这些方法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教师们的自尊也因为许多片面、主观且不公平公正甚至夹杂着个人情绪的负面反馈受到打击和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灵活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教师以及活泼的课堂氛围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这类教师除了拥有较强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方面的能力,他们在课堂教学时,还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因为他们平时专注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完成的科研成果比较少,在学校的综合评定中,这类教师的综合考评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此外,一些平时注重科研、科研能力强大的教师,虽然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专注于教学工作,但是在教学中缺乏语言的幽默感,教学方式也表现的不灵活,课堂氛围不活跃,他们在学生评价方面也往往得分不高。以上现象表面上似乎是学校和学生的因素造成的,但本质是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对科研型教师及教学型教师进行客观独立的评价。长此以往,会忽视对教师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人文关心。
(四)内在因素
教师的自身因素也是形成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因为教师自身具有不良或不完善的身心素质,有个别英语教师个性孤介,不自信,无法有效的自我调节,无法正确面对工作压力,导致疲劳,出现职业倦怠。而具有强烈自尊心的教师,面对挫折容易情绪化,也容易产生倦怠感。
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由上述可知,社会、组织及自身等多方面因素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的缓解和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且有效的措施。
(一)提升高校教师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支持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师的辛勤付出使得全社会的英语水平日益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劳动理应在全社会范围内被正确认识和理解,工作成就能够得到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这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积极的尊师重教氛围,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高校应采取积极的行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应招聘并培养更多有责任心的外语教师,能够有效分担现有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这样教师就会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高校教师日常管理制度应该更加人性化,支持鼓励教师更多的参与到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如对教师的心理方面,要有相关的心理保健机制,将心理保健体制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开展对教师的心理疏导,在团体中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改善心理健康的活动,使教师更为清晰的感觉体会到团体的力量,消除教师在集体中的隔阂,在心理上减少对集体活动的不适。
(三)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
高校教师能够在社会中得到认可与其创造的价值和得到的薪酬息息相关。目前高校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了明显提升,但是高校教师的付出与薪酬回报仍然不一致,需要对现有的薪酬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适应现代高校需要的科学的薪酬制度。
(四)加强自我调节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对职业倦怠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认识到职业倦怠是教学职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要认识到个人的自我调节在降低职业倦怠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及时调整心态,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职业怠倦。如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生活爱好、陶冶生活情操等方式来丰富自我,从而降低出现职业倦怠的概率。
结语
职业倦怠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尤其是高校的管理人员要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着重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可度,适量降低工作量。高校还要建立公正、有效、客观且完善的教评及教师管理制度,在教师的人性化管理方面更趋向于合理化。同时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疏导,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些措施,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力的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