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2021-12-19林柏媚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4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林柏媚

摘要:国家发展的最有力支撑是人才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蓬勃兴起不断完善才能创造出强劲的动力推进国家迈向更高更远,因此我国大力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政策倾斜到教育行业上,给予学生更优质的教育环境。而要想抓好学生教育就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便在紧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大助益。本文基于对利用生活化思维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分析,探究出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260

引言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们知识和品德教育的过渡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结构创建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识还很模糊,而到了高中或大学阶段由于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形成的思想意识形态就很难改变,因此,在初中阶段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这也正体现出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进程中,利用好生活化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为学生迈入新的学习阶段以及日后步入社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将生活化思维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无论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是各大网络平台等新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早已超出人们想象,每天一睁眼打开手机或电脑就会有铺天盖地的信息向我们传来,但这些信息真假参半,作为成年人尚且不能确保自己百分之百不受到各式各样诱导信息的诈骗,更何况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对大量信息的准确性分辨能力不足,极有可能在网络娱乐或学习时受到诱骗信息而上当,所以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在课堂中将各种信息罗列,教育学生不同形式的信息内存在的细微差别以及处理诱导信息的方式方法,意在帮助学生了解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信息,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诈骗意识。

(二)树立正确的三观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以外,在树立正确三观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地方,所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就起到这样的作用,教师将生活化的思维引用到课程教学中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以更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对道德法治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大致规划,并做好全面的准备迎接未来各式各样的社会状况的准备。

二、生活化思维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内容

将生活化思维融入教学当中,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授课时结合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学生最了解且最具代入感的教学方式就是结合生活实际的内容。在生活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生活中的小故事也数不胜数,并且当地日常举办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国家反诈骗宣传活动等都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相关。因此,在讲述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开动自己小小的脑筋,根据本节课程的标题联想出生活中经历过的与之相关联的具体事件,又或者是在网络当中看到过的事件,并将这些事件的过程分享给班级同学。这种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最能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们带入到故事当中,这样老师再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以此为例逐步拓展,内容就变得十分简单易懂了。

(二)丰富教学手段

丰富的教学手段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现下大部分学校的教室中都设有投影设备,这恰巧是最佳的教学手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包含了很多的案例分析内容,所以在上课时老师可以将这些案例以视频的形式或者图片的形式存入U盘中,在上课时导入电脑投影到大屏幕上,在讲到案例的时候点击播放,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这种教学手段比起教师站在讲台上将案例讲述出来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讲述的内容尽管再丰富,听觉记忆也远不及视觉记忆的冲击力更大,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加深理解并举一反三到更多的知识当中去。

(三)联系时政法规

道德与法治教育看似只是一门单一的科目,其内涵却十分广泛,并且作为初中生,学生们也理应加强道德法治教育,从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的遵纪守法意识更能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养成良好道德法治观念。因此,联系时政与法规也是生活化思维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要措施,学生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及课外时间接触了解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对于一些常见的现象能够明晰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在遇到犯罪等危险情况时又要如何处理等,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再者,时事政治的学习也很重要,作为初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关乎生活中的每一处,学生掌握最新信息的途径不应仅限于个别网络不良信息软件,例如“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于时政热点息息相关的软件也要多接触多了解,通过每天观看一定时间的时政新闻,了解国家发展大势,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在未来以更加充沛的精神投入到奉献祖国的事业中去。

(四)引入互动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对新事物的分享欲强烈,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独立学习时的学习兴致并不高,而在小组学习时才能更专注地学習知识,这正是互动教学的优势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建立学习小组,教学时遇到新的知识点,老师针对该知识点提出几个问题,再安排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学生们积极讨论、热情高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去,形成一片和谐的学习氛围,之后再由每一组成员推举一名代表将自己的答案讲出来,大家一起在课堂上发散思维,学习成效便会越来越高。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化与推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们也要更加重视教学的方式方法,将生活化思维引入教学之中,接轨生活实际,给予学生更放松的学习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更能提高学生们对于自身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其宏.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考试周刊,2021(71):89-91.

[2]潘宜坚.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69):142-14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