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牵”为“引”
2021-12-19勉利
勉利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等文件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任务驱动法作为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是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教学任务串联专业知识,改变传统“直输式”教学模式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基于此,本文以高中化学为研究主题,立足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价值,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广大学者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中化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090
引言
当今教育背景下,开放式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一个全新的课题。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核心,教学任务为主线,通过构建线性学习框架,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等能力。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注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遵循教育规律,立足课程标准,以理论、实践、评价等多个教学环节为切入点,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以优促质”的育人目标。
一、巧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情境作为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其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缩短他们融入课堂学习的时间。对此,教师要以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为导向,立足学生学情与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合理构建教学情境,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唤醒学生学习热情。
以“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这一知识点为例,开展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思考“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的含义,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金属冶炼的视频,让他们观察、总结视频中金属的一般特性。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是否所有的金属都不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呢?并引入本节课的“主角”——金属钠,同时结合纳的保存环境,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并准备相关实验材料,验证学生的猜想。在此情境下,教师要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规范他们学习行为的同时,逐步掌握本节课教学重点。
二、制定任务,鼓励学生合作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本质在于“循规蹈矩”,即围绕任务要求,按部就班地学习、思考,借此培养良好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融入团队合作、群学等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温度的同时,实现对他们化学思维的启发。
以“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其根据导学案,设计一个大的物质分类标准,并对生活中的各个物体进行分类,以此帮助他们树立基本的“标准”意识。随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围绕某一区域的所有物质,进一步量化分类标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从物质物理、化学性质入手,引导学生自行拟定分类标准,绘制物质分类图,培养他们良好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理解、运用,进而培养良好的化学思维。
三、评价引导,强化学生化学思维
教学评价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立足现阶段学生心理认知,围绕因材施教、科学指导的基本原则,细化评价内容,挖掘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价值,为学生日后学习、发展指明方向。首先,评价内容要由小到大。由小到大的评价内容能够有效解读学生现阶段认知与能力。针对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教师可遵循渐进式评价原则,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设计评价内容。
其次,评价内容由简到繁。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将评价内容进行拆分,并以循序渐进的任务目标为评价出发点,能够在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评价的可靠性。以“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为例,教师可在课前情境引导、课上思维探究、课下自主实验三个环节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及评价,既保证教学进度的统一性,又能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掌握学生学习能力,为后续教学工作、练习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最后,要丰富评价主体。现阶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迈进的重要阶段,每一次的教学评价都是在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转型。对此,教师要丰富主体,增加自评、组评等板块,引导学生采用多视角反思的方式,总结自身,规范自身,从而培养积极上进、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要重新审视教学与育人工作之间的关系,把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涵,立足新课改、新要求,巧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制定任务,鼓励学生合作研究;评价引导,强化学生化学思维。多措并举,完善教学形态,提高教学工作指向性。不仅如此,在日后教学中,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思路,融合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打造化学“金课”的同时,推动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巾.高中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J].教育,2015(18):34.
[2]凌倩.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話,2018(14):16.
[3]陈普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法[J].知识窗(教师版),20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