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发展的进程、规律及现实启示

2021-12-19周静周文琦

克拉玛依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发展历程规律

周静 周文琦

摘 要: 爱国卫生运动是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旨在预防和减少各类疾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群众性运动。其发展脉络可分为初步形成、曲折发展、恢复重建、巩固强化四个阶段。纵观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历程,其进程体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深入研究总结爱国卫生运动经验,总结发展规律,深化对其本质的认识,为新时代坚持什么样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及怎样坚持爱国卫生运动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丰富爱国卫生运动内涵,提高爱国卫生运动实效,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道路、坚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关键词: 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历程;规律;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R19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1.05.05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周静,周文琦.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发展的进程、规律及现实启示[J].克拉玛依学刊,2021(5)30-36.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伟大创举。[1]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也随之进入社会健康治理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爱国卫生运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表明要坚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2]爱国卫生运动使我国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全民思维方式的变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进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以史为鉴,纵观爱国卫生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寻找发展规律,对新时代如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的进程

(一)初步形成:爱国卫生运动发展(1952-1954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人口众多、疾病频发、死亡率高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对的主要问题。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人口的发病数累计每年1 400万人,死亡率在3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死于可预防的传染病。”[4]。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共卫生事业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防疫工作严峻、人民群众健康意识薄弱、医疗设施匮乏、医疗卫生队伍人员不足以及医疗体系几乎崩溃等突出问题摆在面前,对人民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新中国的经济恢复以及社会建设。为了改善公共卫生事业的状况,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为新中国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措施来改善新中国的卫生状况就变得至关重要。中央防疫委员会于1949年正式成立,由周恩来任委员会主任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次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

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为给新中国经济的恢复以及各项事业的建设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后,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2年,美国在朝鲜战场和我国东北地区投放携带有细菌的昆虫,累计投放800次以上。其中带有经过人工变异培养的病菌,如鼠疫杆菌、伤寒杆菌、霍乱杆菌等多种病毒病菌,造成了严重的疫病发生、传染,对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积极应对美国违背人道主义开展的细菌战,1952年3月1日,志愿军成立防疫委员会应对疫情。根据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国内的爱国防疫卫生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同年3月14日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作为全国防疫工作领导机构由周恩来担任委员会主任,郭沫若、聂荣臻担任副主任領导和动员国家和地方反对细菌战。[5]并于12月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卫生防疫工作,第一次明确提出“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源起于应对美国细菌战、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需要,将这场卫生运动上升到国家层面,将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爱国卫生运动任务开始发生转变,由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转向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二)曲折发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1955-1978年)

爱国卫生运动在1955-1978年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但在运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由于忽视客观规律、盲目追求结果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时期,爱国卫生运动虽曲折发展,但总体向前。

爱国卫生运动在应对美国发动的细菌战、改善生活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爱国卫生运动并没有停滞不前,为改善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面貌,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发展。1956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提出要将“消灭四害,讲究卫生,提倡体育,消灭主要疾病、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振奋民族精神”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更进一步指出通过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可以达到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目的[6],将除“四害”作为了当前卫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指出了该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阶段特征。首先,以“除四害”为中心是工作重点;其次,必须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再次,要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解放、破除迷信、卫生常识等方面的普及,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目的。至此,以“除四害”为工作重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迎来了第一次高潮,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1958年底,全国累计消灭老鼠18.8亿只,并消灭了大量的蟑螂和蚊蝇。1960年,党中央提出“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的口号,将爱国卫生运动上升到公民道德层面,更好地促进了运动开展。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起,爱国卫生运动逐渐开始同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防病治病结合起来。1962年,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被调整撤销,之后爱国卫生运动受到了严重削弱,遭遇挫折。此阶段虽有停滞,但整体趋势还是向前发展的。

(三)恢复重建:爱国卫生运动发展(1978-2003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国家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重新整顿,整装待发。这一时期的爱国卫生运动旨在移风易俗、改造国家,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分别从城市、农村入手。城市主要进行重点整治环境卫生,农村管好水、粪,标本兼治,这一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卫生工作经验。

197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规定中共中央再次创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领导国家与地区把爱国卫生运动普遍地开展起来。同时通知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移风易俗、更新改造国家的深刻革命[7]。同年8月,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全国各地爱国卫生运动现场座谈会,大会明确提出新形势下爱国卫生运动在城市及农村的工作任务。1979年6月11日,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协同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下发通知,指出要促进各地区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健全各级组织机构、补充专职人员。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地位,为爱国卫生运动奠定了法律基石。1987年,将每年的3月定为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文明礼貌月,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1988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更名为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89年,《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中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使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卫生水平的提高与“四化”建设同步发展,并将每年的四月份确定为爱国卫生月。1990-1995年对455个城市进行了三次卫生大评比,155个城市被评为卫生城市,23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这一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卫生工作经验,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了卫生、健康、舒适的环境。

(四)巩固强化:爱国卫生运动发展(2003年至今)

第一阶段:2003-2015年为科学巩固阶段。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疫情,党和国家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散,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爱国卫生运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了科学巩固阶段,为取得疫情防控工作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爱国卫生运动发挥群众运动的优势,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现实环境。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SARS病毒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决策,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开展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贡献了重要力量。

第二阶段:2015年至今为强化升级阶段。2015年,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务院再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为新形势下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指明了方向。《意见》从创造健康环境、提高群众卫生素质、推进社会卫生治理、提高爱国卫生工作水平四个方面突出强调了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要求,力求在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中做到不断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完善机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持续向前发展。

2016年,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上下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活动全面开展。2017年5月,在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暨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治理、全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方针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本色。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也随之进入社会健康治理新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2019年,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发文件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努力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爱国卫生运动推向新的高潮。3月2日,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促进全民健康的实现。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发展的规律

(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爱国卫生运动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前进。爱国卫生运动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爱国卫生运动的诞生源于应对美国细菌战的需要,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出场。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运动转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爱国卫生运动作为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其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二,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从爱国卫生运动本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也进入到发展的新时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发挥其重要作用。从爱国卫生运动内容来看,它以现代预防医学为指导,主要通过发动群众性运动对生存、生活环境进行改善,消除外在以及潜在的致病因素,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始、发展和深入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也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深化对如何改造中国公共卫生情况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除四害”为高潮的爱国卫生运动,将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作为主要消灭对象,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得出,麻雀虽然糟蹋粮食但能消除农作物害虫。由此,毛泽东同志做出部署: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认识,爱国卫生运动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尊重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有利于推进客观事物的前进与发展。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只会“揠苗助長”。爱国卫生运动的科学性统一于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爱国卫生运动的科学性认识,二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

(二)政治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爱国卫生运动体现了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二者统一于爱国卫生运动的伟大实践。首先,表现为爱国卫生运动的价值取向,即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其次,表现为爱国卫生运动的动力源泉,即依靠人民。依靠人民开展运动的过程,将其上升到国家政治任务的高度;再次,爱国卫生运动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事关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工作,广大人民群众应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中,创建有利于生产、生存、生活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仍然要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对待。

爱国卫生运动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深入发展。“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8]可见爱国卫生运动最终要构建适合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根本宗旨,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表明我们党的责任担当和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9]第二,充分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卫生工作必须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指出在卫生工作方面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卫生工作必须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防护能力”[10],要求发挥人民群众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

(三)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爱国卫生运动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虽然爱国卫生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也历经挫折,但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20世纪50年代,“除四害”伴随着爱国卫生运动为主线展开,195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的正式发表,标志着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已在全国掀起。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起,爱国卫生运动逐渐开始同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防病治病结合起来。1962年,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被调整撤销,之后遭遇挫折。改革开放以来,爱国卫生运动重振旗鼓、整装待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2015年,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时隔25年国务院再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爱国卫生运动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发展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深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11]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生命力的源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的位置,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爱国卫生运动的开端、发展以及成熟,都始终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遵循的不断深化。

在革命、建设时期,党中央以及毛泽东同志对人民群众的健康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把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了重要指示,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爱国卫生运动本质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套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总结。毛泽东同志开创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方法,成为解救人民于疫病的重要法宝。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周恩来同志曾提出爱国卫生运动的方针,并曾经对卫生局的负责人讲到:“可以来检查政务院的爱国卫生运动,如果搞得不好,就点我的名登报批评。”[1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党的领导人不断深化对于爱国卫生运动现实意义的理解。邓小平同志要求爱国卫生运动要长期坚持,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将个人与国家紧紧相连。

(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卫生工作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

1952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全国卫生工作大会上重点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作为一项新的卫生工作方针。爱国卫生运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一项极具特色的内容,爱国卫生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民生,民生底色是爱国卫生运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3]爱国卫生运动同样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事業,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最现实的问题。每个人都是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主体,同样也是爱国卫生运动成果的受益者。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要求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人民群众获得荣誉感、归属感以及幸福感的直接保障。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4]爱国卫生运动之所以能够持续性地开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爱国卫生运动源源不竭的力量源泉。就其个体而言力量是有限的,但有目的、有组织、有纪律地将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积极投身于爱国卫生运动事业,是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关键所在。走好群众路线,是确保爱国卫生运动“质量线”和“生命线”的关键,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防疫事业的有效工作方式。爱国卫生运动中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摒除形式主义、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把国家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除“四害”、五讲四美三热爱、卫生城镇创建、“厕所革命”等系列工作中,靠踏实作为、共同奋斗,赢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道路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新时代赋予了爱国卫生运动新的使命,要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动员及领导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改善、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的活动中来,真正实现全民健康共建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8]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医疗卫生“小处方”,也离不开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有效载体的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黨在领导人民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四)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公共卫生安全发展对于世界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将全球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治理体系,不仅是解决一时之需,更需要着眼于布局人类卫生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的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与实践经验,与时俱进,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爱国卫生运动道路。同时,爱国卫生运动也在国际上反响热烈,为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以纪念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5周年,表彰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辉煌成就。颁奖致辞中指出,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这一原则,为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许多领域激励着其他国家,为政府各部门、各机构以及社区携手合作,共同解决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为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方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国经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就是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宝贵经验。[15]积极推动将其运用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全人类健康,全面展示我国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已经走过了70多个年头,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群众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是关系到社会基层方方面面的大事。一方面,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发展道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爱国卫生事业向更高、更深、更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并解决爱国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必须认识到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不可急躁冒进。不断推动爱国卫生事业取得新突破、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健康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Z].2020-11-27.

[2]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34 .

[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7.

[4]黄永昌.中国卫生国情[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20.

[5]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217.

[6]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64.

[7]国务院向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和各卫委发出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N].人民日报,1978-04-08(1).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1、372.

[9]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N].人民日报,2020-05-23(1).

[10]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78

2393636090544&wfr=spider&for=pc,2020-03-10.

[11]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08-21(1).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我们的周总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452.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1.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

[15]世界卫生组织颁奖表彰我国爱国卫生运动65年辉煌成就[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05/c_1121269860.htm,2017-07-05.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发展历程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