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赛博格
2021-12-19陈静
陈静
随着游戏《赛博朋克2077》的爆红,更多人开始好奇赛博朋克的背景起源和精神内核。其實,在这之前,“赛博”作为一种潮流风格早已备受追捧。
什么是“赛博格”?这个概念一开始是由两位航天学工程师想出来的。
那是1960 年太空热的时候,大家想象着:当人类移民外太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最常见的反应是建一个太空站,把外太空改造成和地球一样,人类就可以在里面生活了。但事实上这样很困难,有各种条件限制,于是两位工程师另辟蹊径:改造不了环境,我们来改造自己。他们提出从一种稳态控制结构出发,想象我们的身体像机器一样是自我调节的系统,不受意识的影响发挥作用。那么,身体实际上是可以与外在机械装置设备等产生一种复杂却又稳态的互动。他们创造出来一个概念,叫作Cybemeticorganism,就是所谓的控制论有机体,然后将这两个词合并,就叫“赛博格”。简而言之,就是人机系统。
实际上人机系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笛卡尔那个时代,他就开始讨论人的身体和意识是怎么融合的。笛卡尔设想人的身体就像一个钟表一样运转,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未必是在一个系统内。
不仅是在科学范畴,现实当中也有“赛博格”。比如说,有一个士兵,配备了红外摄像头、耳麦、具备远程瞄准能力的武器,或者穿上了可感知外界温度的高科技外衣时,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赛博格”。
2017 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投入近4 亿元开展“神经工程系统设计”,最大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体达到一个新高度,成为超级士兵。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某些极客身上。比如,多伦多大学的史蒂夫·曼恩教授,在30 年前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时,就突发奇想想尝试隔着屏幕看世界的生活,他自己做了一套可穿戴的装备。30 年间,他都在体验一种与机器融为一体的生活,装备也越来越小、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轻巧。我们简单地把这类人称为“增强型赛博格”,因为他通过一些外骨骼装备或者辅助设备来提升他的身体机能。
我们更常看到的是“修复重塑型赛博格”。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我们的身体出现某些问题,用辅助设备帮我们修复某些机体残缺的部分。比如,我们的身体出现了残缺,需要义肢来辅助。“刀锋战士”就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案例。
还有一种是“养成型赛博格”。我们回想一下,每天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有多少人是离不开手机的?我们每个人,包括我自己,与机器间的互动时间比想象中都要长。这种情况,称之为“养成型赛博格”。
当然,即便我修复了,整容了,离不开手机,我们依然会意识到,我们是一个人。科幻小说和电影实际上走得更远。我们会在很多科幻小说里看到这样一类人,他们靠一些装备来修补自己,修补的目的不是为了跟正常人一样,而是为了更强、更快、更高。
还有一类走得更远。他的身体是完全机械化制造,我上传我的意识就好了。在科幻剧《太空堡垒》中,我们会看到一种赛隆人,它实际上是一群看起来像人的形体。但其思维不是个体化的,它是以上传或是先天性遗传的方式植入一个群体思维。只有他们的王后才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
如果我们有一天,真正进入这样一个虚拟现实世界,我们的意识以及它的认同方式超越了身体感知,请问你的本体在哪里?你到底是人还是机器?
(摘自“造就”微信公众号,内容经演讲平台“造就”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