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化古镇聆听历史的跫音
2021-12-19文图梁有权
文图|梁有权
昭化,古称葭萌,位于川蜀之北,秦岭以南,嘉陵江上游,地控秦陇,势扼蜀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曾发生在这里。昭化县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治地之一,县治历史长达2300年,直至1959年昭化县并入广元县才结束,因此被称为“巴蜀第一县”。如今的昭化古城,时钟仿佛在这里停摆,依旧完整保留着旧时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幽访古。
从成都出发,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驾车沿着京昆高速公路向北行驶,行至约270公里处,在昭化出口驶下高速公路,之后沿着白龙江顺江而下,刚行约5公里,嘉陵江就从前面山谷中直面而来,两江相汇,又携手转身而去。嘉陵江在山谷中江回路转,形成了一个直径约5公里的自然山水“太极图”,昭化古城便屹立在此“太极图”鱼眼之处的江洲之上。
江洲就是蜀道上著名的桔柏古渡,历史上曾是入蜀最繁忙的通道,而现在,只有一只无人游艇安静地停靠在江边,令渡口显得寂寥、空旷。过了桔柏古渡,沿着一条石砌小路步行穿过葭萌牌百余米,就来到昭化古城的东门——瞻凤门。据说,瞻凤门的名字来自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传说以前嘉陵江对岸的凤岭山密林之中栖息着一对凤凰,人们站在东门城楼之上,每天都可以看见它们成双成对,早出晚归,因此这道城门就取名叫瞻凤。瞻凤门外城石墙上荒草丛生,青苔斑驳,仿佛一位从历史尘烟中走出来的耄耋老人。昭化古城始建于东汉末年,曾设四门:东门瞻凤,西门临清,南门临江,北门拱极,这四道城门各有特定的用途,迎亲都要从东门进入,取紫气东来之意;官员出入城须走东西两门,象征如日中天、顺应天意;嫁女出城须走南门,寄寓富贵、祥和之意;出殡发丧必走北门。值得一提的是,南门位于临嘉陵江岸边,清朝时因洪水冲塌岸基被毁,因此,目前仅存东、西、北三道古城门。
穿过瞻凤门,古朴的建筑让人仿佛瞬间跨进了久远的时光隧道,昭化这部千年古书赫然在眼前打开。瞻凤门正对的是古城的主街太守街,是古城最繁华的正街。太守街是由方条石铺成街道,中间是一条由巨型方石铺砌的长道,两边依次是由纵向条石和横向方石铺成。街巷两旁,古色古香,店铺众多,每个店铺前高挂着红灯笼,在古城灰色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热闹。
仔细观察发现,古城虽然只是个弹丸之城,但是城内建筑群布局却是极其合理。太守街呈东北—西南方向将昭化古城一分为二,城的北边有县衙街,衙门巷,聚集了昭化县城的官署设施,城的南边是吐费街、剑刀巷等,是当年军队驻扎和百姓聚集生活的区域。在太守街西端,沿古城墙向南行约200米,是古城的西门临清门,建成于明代。“临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面临一江清水,二是古时官员卸任升迁都必走这道门,以此告诫任职的官员一定要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临清门又名葭萌关,早在昭化这座城池建成之前,这里就是连接巴蜀与中原的重要要道,往来长安与成都,都要经过葭萌关,当年“猛张飞挑灯夜战锦马超”的战胜坝就在此处。
继续前行,古城的县衙街由东向西集聚了县衙、考棚、文庙等重要县署办公机构。县署建在古城的北边,是古城的最高处,县署大堂后面的县丞房,是县官办公的地方,如今被改建成县署建制馆,是介绍我国封建社会行政建制文化的专题展馆。紧邻县署的是昭化考棚,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科举考棚,可供300余名考生同时考试。考棚西侧是祭祀孔子的文庙,文庙门前建有棂星门石牌坊,比喻孔子为文曲星下凡的圣人,左右两侧的牌坊上面分别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两句话,也是对孔子地位的高度评价。穿过棂星门,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称作“泮池”,上面有三座石桥,中间的石桥称为“状元桥”,据说只有考取了状元的人才有资格从桥上经过,两边的桥供学生行走,所以古时称学生入学叫“入泮”。过了泮池就进入大成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及其4位著名的学生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大成殿两边的东庑殿和西庑殿里面分别塑有闵损、子贡、卜商等“十二哲人”的塑像,无处不彰显着古城独有的文化内涵。
漫步在昭化古城的每一条街巷,踩着脚下每一块湿滑的石板,抚摸每段斑驳的城墙,那些历史传说便在串串跫音之中鲜活地呈现在面前。细细感受,古城正用最安闲舒缓的节奏,静静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