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12-18周黎明
周黎明
摘 要: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有效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真正实现全面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入手,探讨了缓解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障碍的六大可行对策,以期帮助更多的学困生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消极情绪,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障碍;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1-0155-03
实践表明,心理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全面发展,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原因,积极引导学习困难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指引学生找到成功的希望挖掘自己的闪光点;通过对学生的教学和分级引导,积极实现学困生心理障碍的顺利转化。教师只要对学习困难学生充满信心、爱心和热情,寻找到一种契合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就会让爱心结出硕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学习精神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注意力障碍,缺乏学习动力
在心理学意义上,“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某些事物的方向和集中。正是由于事物的方向性和集中性,个体才能清晰地反映某些事物。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注意力缺陷的问题。曾有学术研究小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易受干扰、多动、冲动。在课堂上,学习困难的学生常常会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动力不足、不重视学习、不能有效排除干扰因素等诸多问题[1]。
(二)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下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是一种以个体欲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是由一些客观事物引起的。如果事物满足情绪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多数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会遇到学习困难和失败等问题。他们往往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刺激,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产生“我不如别人”的心理,感觉自己一文不值,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长期生活在压抑的氛围中。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情况,学生就会陷入无限的恶性循环中——出现成绩下降、信心丧失、能力怀疑、兴趣丧失等问题[2]。
(三)意志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行为以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意志具有触发行为动机的功能,这是一种有意识和有目的的行为,突出特点是自觉确定目的,攻坚克难。学习困难学生的行为有悖于上述规律,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意识不强、精神脆弱、缺乏持续学习能力、心理状态不稳定。大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意志薄弱,学习毅力和耐力较差,不愿意努力学习和探索问题,情绪脆弱,耐挫能力较差,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自我调节能力差。他们无法正确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进入大学后,就没有了所谓的压力,学习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大学文凭;没有自觉寻求知识和进步的强烈愿望,在学习上很迷茫,无明确的学习目的[3]。
二、预防和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障碍的措施
(一)逐步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责任感
面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学习困难学生的亮点,充分挖掘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因素,把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向学习困难学生的心中播撒爱之雨的同时,教师要让其意识到自身的信任、深情和真挚的爱,从而潜移默化对其提出要求。当然,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应该考虑到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变目标和期望必须符合其个人实际和特点,应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设置关键性步骤,让他们分清“跳跃和触摸”,通过努力逐步实现目标,并一步步前行[4]。
(二)教師要更新观念和方法,加强管理
一是统一认识,更新观念。长期以来,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问题和研究热点。虽然很多专家也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有教师认为,通过教育改造学习困难学生是“心存侥幸”,不如培养“名利双收”的优秀学生。这种观念上的偏差阻碍了教师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特点进行教育转型,只是一味地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高压政策”和强制手段。
二是加强管理,更新方法。为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教师应创新工作方法[5]。
(三)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真正转化
教师一是要给予学习困难学生足够的尊重,使他们保持心理平衡;二是要积极开展心理知识相关讲座,做好心理疏导,打消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引导其健康快乐成长;三是注重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提升力,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四是给予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指导、生活照料和经济资助。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所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意识的缺乏与其缺乏成功的学习和活动经验密切相关。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教师应对他们的成绩给予充分表扬、肯定和鼓励,要善于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发现和探索学习困难学生的优点和亮点,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发展,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尊重[6]。
(四)正确定位,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相对”和“阶段”上取得成功
对每个学生来说,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合适的学校。对于“阶段”学习困难的学生,无论是自己还是家长,面对高等教育招生,都应正确定位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以便使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努力获得自信,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7]。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一些陈旧、困难、复杂、偏颇的教学内容正在被摒弃,高考的评价机制和录取方式正在逐步完善,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例如在高中入学考试中,高中分配给中学的推荐名额比例正在增加。也就是说,只要“阶段”学习困难的学生努力成为普通学校的优秀学生,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就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理想的前景[8]。比如本研究接触到的一个案例,某同学曾是班级公认的“大钉子”,性格表现出强烈的顽强、积极、固执,不仅学习态度差,而且纪律性较弱、随意性较强,经常在课堂上惹是生非,和同学吵架。课后,教师主动与他沟通,首先确认他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比如积极参与工作、积极发言,随后提到他在课堂上缺乏纪律,通过家访后得知,此生一直是家里的“小皇帝”,面对这一案例的情况,教师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赠予交谈与激励,既按照该同学平时的表现给予表扬,也会指出他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足之处,而后进一步提出希望改进的明确要求。对这一案例进行积极教育后,也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该同学表示:“我会努力学习,毕业后参军。”从这位同学的转变可以发现,教师积极运用心理教育方法,耐心引导学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师生情感
教学活动是实际上是一种师生间思想与情感的碰撞交流。密切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勇于学习的信心。学困生的自尊心较强,他们会因为较差的成绩而羞于面对老师,长此以往,思想负担会越来越重,问题会越积越多,学习也会越来越吃力,最后导致放弃。
因此,教师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个微笑、拍拍他们的肩膀、做个点赞的手势或是在练习中写几句由衷的赞美之词,来向学困生传达信任、理解和善意的信息,这些言行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困生“三个优先”,即学习考察优先、提问优先、咨询优先,要细致耐心地指导困难学生,直到他们可以真正理解为止,从而架起一座师生间的情感桥梁,在情感融合中,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通常的考试中,简单问题与困难问题的比例应尽可能合理,以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获得良好的成绩。每次考试后,教师不仅需要查看分数,而且需要分析学困生的进步情况。教师在课堂上为学困生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简单[9-11],以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优化课堂环境,营造轻松氛围
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客观环境的影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学生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学校,而为班级建立真诚、和谐、友好、团结、凝聚、向心的教育环境,则是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职责所在。基于此,才能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落后的现状[12]。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活动,举办体育比赛、主题班会、讲座、故事会等活动,为学生们创造更多增进相互交流和了解的机会,积极引导其在学习、体育、健康和纪律等各方面与同龄人展开合理竞争。教师要规范课堂各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纠正不足,树立自信心。例如,在纠正未完成作业的问题时,如果发现有学生作业没有按质按量完成,组长一定要写下这部分学生的名字,交给科代表。由科代表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再与学生交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这样的模式一开始可能会让学生觉得不舒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如果没有做完作业,反而会觉得不自在,在潜移默化中解决了自己完成作业拖沓的问题。对学习困难学生来说,每改正一个缺点,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加一点。当然,仅仅依靠一种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更多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能,齐心协力,更快地帮助和推动“学业困难学生”的转变[13-14]。
三、结语
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爱和理解,这是一个普遍接受的真理。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工作,教师不能失去信心,更不能犹豫和气馁。任何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得到适合其心理特点的外部帮助,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应时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充满热情和信心,努力找到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一对一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申银燕.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J]. 當代教育论坛,2006(24):98-99.
[2] 沈夏佳. 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J]. 中国科教创新新导刊,2012(21):220.
[3] 刘东芝. 归因理论在预防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中的应用[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8):89-92.
[4] 黄鹰.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及转化对策探讨[J]. 教师,2017(04):46-47.
[5] 龚雅静.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的调查与分析——对兰州某校初中物理学困生的个案研究[J]. 新课程(中),2019(06):14-15.
[6] 李姣红.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2012(03):116-117.
[7] 余庆蓉. 初探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5):82.
[8] 吴玉勤. 有效激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6):169.
[9] 周兆辉. 有效激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0):44.
[10] 王双梅. 探索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方法侧重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J]. 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04):193.
[11] 高佳节,胡红云. 浅议高校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09(09):161-162.
[12] 吕丽. 独立学院学习困难学生的管理教育反思——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J]. 亚太教育,2015(13):240-241.
[13] 刘金梅,付浩海. 长春工程学院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4):31-33+36.
[14] 余珍娣. 农村中学学困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现状分析及对策[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2):115.
(荐稿人:李曙英,沙洲职业工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