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2021-12-18杨海兵

系统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组间心绞痛

杨海兵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心内科,江苏泗洪 2239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疾病,以胸痛、胸闷、活动后加重等为临床症状,若病情未及时控制可继发心力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1]。研究发现,CHD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做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时出现异常STT改变,亦可表现在剧烈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的心绞痛症状[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控制CHD最有效方案,可快速开通冠脉病变支,亦可恢复血供在就纠正心肌缺血表现的同时缓解其临床症状,为明确PCI治疗价值该文遴选2017年7月—2021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100例冠心病患者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患者中男/女=30/20;年龄52~75岁,平均(62.58±9.25)岁;BMI平均(25.05±3.62)kg/m2;Gensini评分平均(18.42±10.12)分;血管狭窄数:30例1支、18例2支、2例3支;合并症:10例高血糖、15例高血压、35例高血脂。对照组50中男/女=31/19;年龄52~75岁,平均(62.55±9.21)岁;BMI平均(25.04±3.66)kg/m2;Gensini评分平均(18.45±10.11)分;血管狭窄数:33例1支、16例2支、1例3支;合并症:8例高血糖、16例高血压、26例高血脂。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审批。

1.1.1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经冠脉造影确诊;④符合PCI指征;⑤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⑥无血液系统疾病及药物禁忌证;⑦无心脏外科手术病史[3]。

1.1.2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丢失者;②心肌梗死者;③脑出血或合并主动脉夹层者;④免疫性疾病者;⑤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⑥近期接受手术治疗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⑧脑血管意外者;⑨PCI禁忌证者[4]。

1.1.3采用Gensini评分法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判定标准①狭窄1%~25%判定为1分;②狭窄26%~50%判定为2分;③狭窄51%~75%判定为4分;④狭窄76%~90%判定为8分;⑤狭窄91%~99%判定为16分;⑥狭窄100%判定为32分[5]。

1.2 方法

纳入研究100例冠心病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300 mg嚼服、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80029,75 mg)600 mg口服进行常规治疗,并结合其病情选择地高辛等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PCI治疗,在PCI治疗时给予肝素(国药准字H20064067,0.6 mL:6000 AxaIU)100 U/kg,所有患者均取右侧桡动脉或股动脉入路行PCI(选择乐普支架);在PCI治疗后常规给予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低分子肝素(5 000 U/次,2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93819,规格20 mg,口服,20 mg/次,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25 mg,口服,50 mg/次,2次/d)、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国药准字H32022378,规格10 mg,口服,10 mg/次,1次/d)等药物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后随访。

为避免患者依从性不佳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在PCI治疗前由医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持续用药价值,并告知其,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其在生活中养成科学饮食习惯(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合理生活作息。

1.3 观察指标

①生存质量:参考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调查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等方面评价,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6]。

②血小板活化指标:采集患者肘正中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溶酶体膜蛋白(CD62P)及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3),使用ELISA法检测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la),使用比浊法检测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7]。

③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采集患者肘正中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等。

④记录两组心力衰竭、出血、血管痉挛、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个维度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躯体活动受限程度 心绞痛稳定状态 心绞痛发作频率 治疗满意程度 疾病认知程度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60.23±12.62 62.11±11.82 0.768 0.444 28.14±11.52 29.25±11.41 0.484 0.629 54.35±9.21 55.82±8.99 0.807 0.421 68.02±10.52 68.66±15.25 0.244 0.807 60.72±7.02 60.88±8.91 0.112 0.911

2.2 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CD62P、CD63、MPAR、6-keto-PGFl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62P、CD63、MPAR低于对照组,6-keto-PGFla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对比(±s)

组别CD62P(%)治疗前 治疗后CD63(%)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9.35±0.92 9.25±0.42 0.698 0.487 4.88±0.51 5.42±0.49 5.398<0.001 15.37±1.72 15.52±2.52 0.347 0.728 9.33±0.91 11.41±0.82 12.006<0.001

续表2

2.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NOS、NO、ET-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S、NO、ET-1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NOS(U/mL)治疗前 治疗后33.97±3.62 33.25±4.52 0.879 0.381 18.62±2.05 25.72±2.11 17.065<0.001 NO(ng/L)治疗前 治疗后83.88±8.25 83.25±6.25 0.430 0.667 44.72±4.52 53.82±3.62 11.112<0.001 ET-1(ng/L)治疗前 治疗后93.82±9.42 93.25±6.92 0.344 0.731 65.82±6.72 74.25±6.77 6.249<0.001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2.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临床证实PCI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阻塞程度,亦可提高血流灌注量,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极具优势,但临床对其治疗安全性、治疗后生存质量改善程度尚存在不同认知,故该文遴选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明确PCI治疗冠心病的价值及安全性[8-11]。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5个维度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临床认为预测冠心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心绞痛发作频率,经PCI治疗后患者心肌缺血部位血流大幅改善,不仅可改善其心绞痛症状,亦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最大限度地使缺血坏死心肌面积缩小,继而改善其心脏功能,减少疾病对患者躯体活动程度等的影响[12-15]。无论患者病情严重与否,其入院治疗均以改善心绞痛症状,促进血流恢复为目的,在实施PCI治疗中可之间疏通阻塞动脉,改善血流状态,并不存在病情严重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较轻治疗效果理想等情况,因此PCI治疗方案更适用于病情危重患者治疗中;其次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较为严重经PCI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改善,不仅可降低再入院率,亦可减少其经济压力,避免焦虑、恐惧等应激心理作用于机体影响其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16-17]。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OS(18.62±2.05)U/mL、NO(44.72±4.52)ng/L、ET-1(65.82±6.72)ng/L低于对照组,该结果与赵继先等[18]研究中观察组ET-1为(60.3±7.8)ng/L、对照组为ET-1为(80.2±8.8)ng/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的结果接近,黄建波等[13]研究中显示治疗后NO(83.61±6.92)ng/L明显高于治疗前,由此可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治疗中均具有极高价值,究其原因是该文在研究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指南建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把握血运重建适应证后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在支架植入前后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不仅可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亦可降低再入院率,特别是病情较为严重,在经PCI治疗建立有效性侧支循环后各血管通路血流恢复,因此预后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均可获得理想疗效,经治疗后不仅生存质量大幅提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及参考,但基于该研究方案设计较为简单、纳入样本数量有限获得的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通过参考有限,鉴于此后期需优化研究设计方案,通过多指标、大数据对比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更高参考。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组间心绞痛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心绞痛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