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培训发展对策研究
2021-12-18孙金金
孙金金,宋 丹
1 前言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46号文件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的目标。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体育产业,随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我国体育产业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15年,全球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1.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我国的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5494亿美元,我国体育产业的需求低水平、单一化,消费方式主要为实物型消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点明体育发展的三个方面“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未来教育对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我国首次发布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指出:学生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锻炼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家长喜欢并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学校体育教育落实的情况。家长逐渐意识到培养孩子运动能力、发展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当体育成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固定消费方式,体育产业就会有庞大的产量。
表1 体育产业政策性导向支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
2 我国体育项目培训现状分析
随着对体育技能需求的增加,国内体育项目培训产业发展的潜力尚未挖掘出来,国内体育项目培训市场关注点在线下青少年俱乐部,我国青少年俱乐部机构有15万家,其中90%年营收在100万以下,线下培训情况并不乐观。我国体育培训与教育培训处于交叉点,教育行业的培训囊括:学科、艺术和体育培训,体育培训存在特殊性,属于体验型消费,注重用户线下体验;体育培训带动场馆运营、赛事运营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少儿每年参加课外培训的人次超一亿,学科类、艺术类和体育类的培训占比为5:4:1。体育培训市场包括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技术的培训。体育技能的培养、运动习惯的养成、体育场所扩大和体育观赏群体的增长都是慢变量,投资运动是长期战略,需着重于产业链和消费生态的培养。万国与动因是国内体育培训行业相对成熟的培训机构,无论是从师资、资金、运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培训机构都有借鉴意义。
3 对体育培训机构的运营分析
国内体育培训机构处于作坊阶段,临时租场馆、招会员、授课;内容简单重复,并没有长远发展规划。而机构要发育得好必须是六轮齐转的,一个不掌握场馆的机构是不会办得长久的,无法让消费者和家长产生合理的预期。六轮齐转,要为会员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会员经济、会员赛事、会员相关职业发展等都要解决。万国和动因在运作模式上有一定差异性,通过对运作模式对比分析,推动我国体育培训市场进一步发展。万国的运营模式:公司以击剑培训、装备销售及赛事举办为主营业务,通过收取培训服务费及举办击剑赛事、销售击剑装备获得收入,并在扣除教练人员工资、场地租赁费、击剑装备采购价等各项成本和费用后取得利润。经过十多年的奠定,逐渐从单一项目的培训向其他项目开展,积极布局多种体育项目培训,实现体育培训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化。
图一 体育培训产业链
动因主要是以篮羽网培训为主,同时开拓体育+旅游市场,通过收取培训服务费用、研学及部分场馆收益获得收入,扣除教练人员工资、场地租赁等各项成本和费用后取得利润。以教练员为主开展销售提成加课时模式,基础业务员以刚毕业大学生为主,收入高于刚入社会毕业生。在增值服务上涉及研学活动,像麦迪游学训练营等,依托体育项目,促进旅游发展,通过比赛检验学员自身的技能掌握程度,在后续培训更有针对性,既锻炼身体,又提升专业技能。
3.1 对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析
场馆已经从靠租金和政府补贴过日子过渡到将收入结构中商业赞助等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场馆,在未来向智能场馆过渡,即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场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客户体验。万国在多地租赁多个大型场馆,以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所签订的四年场地租赁合同为例,万国承租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训练馆总面积达6020平方米,月均租金为47万元,为解决体育馆、展览馆、商场等各类场馆运营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场馆使用方面有一定的保障,击剑商业盈利潜力颇为可观,“销售业绩/店铺面积”(即平效)高于其他运动项目。动因在场馆涉及范围较广,以租赁为主,同时自建以运动为主题的青少年体验馆,但大多数是与场馆签订租赁合同,学校的体育场馆以及大型体育中心和商业中心都有涉及,租赁场馆的费用是培训收入一大支出,相对来说租赁价格相对较高,且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3.2 核心课程研发的构建分析
体育培训行业的核心是教研产品的质量,发展最大变数是提升研发能力,课程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培训机构长远发展。万国和动因在课程构建方面都有自己的考虑,万国在以击剑为主要的开展的项目,从以单体击剑馆运营为主全面升级到“击剑+大体育”为业务主体的2.0时代。对课程体系进行分级,每个级别都有对应难度的一些技术动作,每个级别结束后都要进行考级,通过后则会有证书勋章,然后继续下一个级别的学习。
表2 万国体育的击剑培训课程简介
动因主要针是4-17岁青少年儿童,根据技能掌握情况分为不同的别。篮球:有大运动量,有氧运动、促进身体与骨骼发育等特点。根据不同体能、技能、需求等级的孩子,提供针对性篮球培训服务。羽毛球:提高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性。网球:网球比赛节奏和场地奔跑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对孩子的奔跑速度、耐力、爆发力、反应力、控制力、协调性也有非常大的锻炼。少儿运动课程:适合3-9岁儿童学习。根据儿童身体体质、生长发育敏感期、心理发展及运动素质窗口期,以体能训练为基础,通过全方位素质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动因体育在青少儿体育培训领域率先采用细化的年龄分班标准。保证学员在不同年纪接受相匹配的课程与训练,全面提升孩子的训练体验。并要求学员每周在场馆接受训练与居家训练相结合。
3.3 体育培训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万国客户群体为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在选择客户群体有一定针对性,以中产及以上家庭为突破口,对客户定位识别。万国的营销途径主要包括线上、电话营销,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推广、赛事推广等方式,直接面对最有效的客户群体,同时每年主办的万国冠军赛、协办国内外多项赛事,在业务推广和击剑项目普及上很有帮助。万国组建大规模销售团队,并设立高昂的提成,销售团队中很多员工间存在着家庭关系,这两点使得万国体育的销售团队人员流动性小,归属感强,使得业务培训成本降低,销售执行能力增强。动因在前期采取教销一体的模式,教练员没有课程就安排线下地推,一般会选择在人流量大的地段进行传单的发放,也会在商场举办比赛,吸引到更多人。另一方面,动因体育也会考虑节日的氛围效果,不定期举行活动,吸引学员和家长参与到其中,活动奖品层出不穷,包括免费课时的赠送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动因客户的成交模式主要是:客户资料收集-体验邀约-客户到访-成交。
3.4 教练员团队建设的分析
万国与专业击剑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源头上把控教练资源。技术总监由原国家击剑队主教练担任,奥运会主教练钟瑞明并出任万国体育技术顾问。教练团队基本由国家队成员及奥运冠军担任,在全国12座城市19家体育中心配备了580名教练,教练团队在技术上有保障。动因由麦迪和王适娴等知名运动员领衔动因4000+名教练员,教练员队伍相对教庞大。动因教练的上岗流程:面试帅选-资格审核-岗前培训-助教实习-正式教练。动因的服务体系教练和辅导老师的双师服务也是培训行业的一大优势,他们定期给会员免费上私,使家长会更认同动因的价值观,增强会员黏性,实现受众精准对接。两者在教练员的资质方面有差异性,万国与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合作,而动因以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为主,前者运动技能水平相对较高,后者专业知识相对较为扎实。
3.5 体育赛事运作模式的分析
随着46号文件的出台,文件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的体育赛事活动审批,促进了赛事的开放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国内体育赛事市场运营的活力;我国低层次的体育赛事数量较多,本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相对较少。专业赛事的举办能够为培训招揽一批忠实客户,赛事IP的打造也能够达到品牌的宣传。万国的击剑赛事分为:VCL城市联赛和教学赛,VCL城市联赛是按照年龄的划分将比赛组别分为:U8、U10、U12、U14、U16、U17+;男女学员的比赛分开进行,比赛的剑种分为花剑、重剑、佩剑。每个城市都设有比赛,每年主办的万国冠军赛、协办国内外多项赛事,加强了各城市之间的互动性;而动因体育的赛是相对来说集中于教学赛多一些,只是针对内部学员技能掌握情况的反馈。
4 体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国内的培训机构运营模式不完善,不能很好地经营最终关门,对于家长来说,培训机构关门,自己的权益受到了影响,进而影响后续继续参加运动技能培训的动机。动因体育和万国击剑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培训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4.1 场馆过分依赖于外力
动因和万国都存在这个问题,万国的场馆单个面积较大,房租较高;动因所涉及的场馆,单个场馆面积不如万国大,但涉及的数量远远超过万国,包括奥体中心,各大高校、社区场馆以及私营企业场馆等等,不可控因素较多。万国合作的场馆相对稳定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4.2 课程研发与教学关联性不高
研发部门的课程计划以及教学日历,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按照既定目标实行,研发部门和一线教学实践脱节;另一方面,学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这也是课程研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的研发与教学内容的延续性以及运动技能的衔接处理相对较差,基于国内人口的体量,培训机构的收入才会相对客观,但是学员的流动性解决不了,培训机构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
4.3 教练员保障、晋升机制不完善
在教练员保障奖励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上有所欠缺,教练员工作重心不明确。在奖励机制方面一般多是以招聘新生、学员的续费、全勤奖励;晋升机制一般以实习教练转正,转正之后按照教练员的业绩以及工作年限再划分级别,以工作年限和业绩衡量教练员并晋升模式相对不科学。
4.4 赛事运作模式不成熟,不如艺术类培训规范
国内体育培训机构赛事运作尚处在初级阶段,对于赛事的运作局限于培训机构内部,并未形成规模的赛事;就升学招生而言,与艺术类相比,录取比例悬殊;培训行业在大众击剑与教育系统、人才发展渠道的结合上还存在着诸多障碍;目前击剑培训行业客户中,小学生占大多数,一小部分初中生加少量的高中生群体,人才培养现状是“断崖式”的,由于缺乏升学及职业发展通道,到了高中阶段就很少有人练击剑。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通过市场化的俱乐部运营为击剑竞技培养专业运动员尚不可行,而国内高校的击剑项目、大型赛事击剑项目同样还很缺乏,这些因素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击剑培训企业的客户扩展潜力。
4.5 学员在课时消耗方面表现一般
监管部门已经完善了培训机构机制,对收费、退费比例以及退费时限做了明确规定,一些体育培训机构在后续学员课程消课方面没有跟进,导致未能完成授课预定的课时数,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退费,培训机构在收取费用之后,将预收款用来发展场馆建设,而学员要进行退费的话,资金周转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目前诸多体育培训机构关门的主要原因。
5 建议
1.建立课程质量评估体系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即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大脑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这需要精确的力量和速度依一定次序和时间去完成动作;动作的形成从泛化、分化到自动化阶段,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员建立错误动作表象或者练习方法不恰当,一旦动作定形,很难在后续练习中更改过来。因此,建立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及评估体系很有必要。
2.政产学研多方联动机制,培养专业人才
根据专业特点与有意向开展专业性强的学校进行合作,既降低学校开设课程的成本,也解决资源合理使用。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面有所拓宽,也达到了宣传的作用。相当于产品外包,但是要有一定的规范程序,履行好权利与义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可以是校企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针对体育院校的学生,与学校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解决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问题。
3.打造赛事资源有效嫁接生态系统
体育培训的开展在宣传层面上还需要在加强,不能只依赖于线下的宣传,在当下互联网+体育的模式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运用APP程序与LBS定位系统将市场的整体体育资源进行整合,方便人们更好地了解信息以及增加市场参与的弹性都。在组织赛事方面,可自身建设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来开展赛事活动,赛事的管理系统主要应当从赛事信息的发布、赛事报名信息平台以及参与信息的反馈。
4.职业体育产业与娱乐产业的高度融合
国内体育与娱乐跨界合作处于起步和实验阶段。跨界整合并未形成体系,调动体育和娱乐二者庞大的基数,通过跨界联动产生巨大的新势力,从而把体育精神推广到更广受众群体,也让娱乐内容逃出过度娱乐化的漩涡,实现娱乐产业和体育事业的互利共赢,是值得从业者积极思考的。
5.将数字化与培训相结合
体育培训机构客户的黏性相对较低,但对于中国人口来说市场化有一定优势,将学员转化为固定客户,公司整体效益将会上一个台阶。在培训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大数据采集分析、智能化培训服务设施及体系、智慧医生评估体系。实现对学员报名、选课、签到、上课进度、学习情况等多维度全方位的实时监控管理,为教练的考勤、排课,学员的学习情况把握及与家长互动沟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将教练、学员、家长三方高效连接起来,通过训、科、医、管一体化,实现了学员的智能化健康数据的管理以及运动健康建议指导。构建学员体能、成绩信息数据采集系统,做好学员的成长记录,与学员共同成长,进而达到培训的终极目标。
6.率先开启科技教学赋能体育培训
自建产品技术团队开发自有APP,增加线上课程辅助教学,既可以预习和巩固专项技能,还能让孩子随时随地动起来。将高科技引入到常规的培训中来,使学员的获得感得到提升,进而增强学员的回顾率。还应完善教练员的管理系统以及教练员培训平台,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完善订场馆、约球友、运动交流、赛事直播、运动营养康复平台等等,形成配套的体育学习平台,满足体育学习者的各种需求,提高产品自身的价值。
结束语
我国体育培训行业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当前新冠疫情情况下,通过锻炼主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首选,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的体育培训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要在整个市场资源,积极调动资源合理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使得体育培训在摸索中前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使体育培训行业成为更为规范、更为成熟、更为智能甚至涉及面更广的市场,从而适应现代人简便、快捷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质量。在明确的政策引领与资源整合下,体育产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