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17郭慧乐
郭慧乐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农田众多,农田灌溉越来越受到重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的比值,它反映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灌溉用水状况,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水分利用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本文首先分析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其次探讨了净灌溉用水量的获取误差,最后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灌溉;灌溉用水;有效利用
引言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反映灌区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的一项综合指标,也是指导节水灌溉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健康发展的重要参考。系数的测算虽然是一项基础工作,但它却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1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根据鄞州区大、中、小型灌区的测算成果用毛灌溉水量加权平均得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90。随着近年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的落实,2020年继续加大灌区节水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力度,着力做好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等方面工作,从而增强节约水资源意识,灌区用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区的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保持较好的势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9年的0.581提高到2020年的0.590。
2净灌溉用水量的获取误差
由于典型田块的灌溉情况观测及水量测量主要依靠基层水管单位,基层观测员层次低直接影响测算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一是由于基层水管单位缺少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基层观测人员大都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术水平较差,而且观测人员员常变动,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二是典型田块種植结构变动,典型田块管理人员虽然和种植人员是同一人,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典型田块的种植结构随意变动,无法准确反应灌区主要种植作物的用水情况,从而影响到灌区净灌溉用水量数据的真实性;三是由于观测人员理论技术水平有限,对土壤取样数量、作物不同生长期土壤取样深度、灌前灌后的观测时机、取样后的记录及处理都缺乏精度,造成基础数据偏差过大。
3解决措施
3.1不同规模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1)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大型灌区全部选择为样点灌区,毛灌溉用水量采用渠首典型推算法获取,净灌溉用水量通过典型田块、调查田块采用直接量测法、观测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获取,从而计算得到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2)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以中型灌区2个档次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基础,采用算术平均法分别计算1万~5万亩、5万~15万亩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3)小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以测算分析得出的不同灌溉类型小型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基础,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小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2样点灌区各作物定额的计算
对于播种面积超过灌区总播种面积10%以上的作物种类,选择典型田块采用直接量测法和观测分析法计算作物净灌溉定额。对于播种面积低于灌区总播种面积10%的作物种类,采用调查分析法计算作物净灌溉定额。对典型田块年每hm均灌溉用水量的观测,再根据灌区内不同分区不同作物种类灌溉面积,结合不同作物在不同分区的年每hm2均净灌溉用水量,计算得出样点灌区年净灌溉用水总量。
3.3连乘法估算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
传统“连乘法”计算灌区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极为复杂。但是,在本次的计算中计算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并不是为了获取灌区整体的输水效率,而仅仅是为了反推渠首取水量,所以只需计算取水点以上至渠首单条线路的渠系水利用系数,由此即将并联渠道简化为串联渠道,计算简单可靠。
3.4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根据试验研究成果确定所在区域旬时段水旱作物降雨有效系数,调查某各典型灌区调查灌溉年度各作物有效降雨量,接着计算样点灌区水稻育秧、泡田水量及渗漏量的计算,主要灌溉作物为水稻,其余主要作物除油菜外,小麦、玉米基本不灌溉。根据以上参数计算各典型灌区调查灌溉年度各作物净灌溉定额值,再进行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大型提水灌区灌溉水源主要为上游大型水库,根据首尾测算分析法的计算公式计算大型提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575左右,中型提水灌区多为提引平原河网灌溉,根据首尾测算分析法的计算公式计算中型提水灌区在0.655左右,小型自流灌区多在丘陵区,灌溉水源大部分为小型水库蓄水水源,根据首尾测算分析法的计算公式计算小型自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小型提水灌区多为提引河网水系水源灌溉,根据首尾测算分析法的计算公式计算小型提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665~0.707。
4测算成果合理性分析
我区大型灌区1处,选为样点灌区,计算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能够反应灌区的实际灌溉水平;中型灌区1处,规模为1万~5万亩,选为样点灌区,按照要求,计算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可靠,与灌区实际情况接近;小型灌区只选了1个灌区进行测定分析,由于小型灌区分布不集中,管理机构不完善,测定有一定误差,测算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灌区实际情况或有一定差异,对全区测算成果有一定影响。利用系数测算依据各典型灌区的实地调查及相关统计,资料来源可靠,并根据每个典型调查灌区的农田基本建设和节水改造情况调整样点灌区名单,计算过程科学。通过测算的推进可知,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对该系数影响突出,进行节水改造的灌区其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明显高于没有改造的灌区,尤其是通过节水改造,可以有力地促进水价改革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显著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和判别,更有利于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了解环境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改善输水工程与田间工程,完善渠系计量设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实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峰,赵竟成,许建中,等.灌溉水利用系数测定方法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23(1):14-20.
[2]贾宏伟,郑世宗.灌溉水利用效率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