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1-12-17王凯悦严晓丹
王凯悦 严晓丹
摘 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0例)与预后不良组(20例),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急性脑血管意外住院的相关因素。结果 影响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单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并发症、白细胞计数、血糖、纤维蛋白原。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引起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的不良预后因素中,年龄≥65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合并糖尿病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增高均为典型独立因素(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并发症及MoCA、GCS、MMSE评分增高有关。临床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有效改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脑血管意外;不良预后;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6-0162-02
急性脑卒中又被称为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在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脑血管破裂、闭塞、狭窄等现象[1]。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等特点[2]。临床上针对急性脑卒中疾病展开了不良因素影响分析,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愈后效果不良多与患者的年龄、病史、检查指标等原因相关。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0例)与预后不良组(20例)。预后良好组经由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营养状态均有所改善,预后不良组经由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营养状态依旧存在不足。患者中男性例数为34例、女性例数为26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51.89±9.34)岁。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員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019年《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各项检查结果证实;急性脑卒中发病时间<14 d,年龄>18岁者。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精神异常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对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个人史(受教育程度)、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糖、纤维蛋白原)及病情(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展开综合分析。
1.4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上门随访等形式,记录患者院外生存状态,即疾病改善、有无出现各种不适等,并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各项资料,据此判断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①意识状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由语言反映、睁眼反应、运动反应3个方面组成,三者分数相加为最终得分,9~15分为正常,3~8分以下为昏迷,3分以下提示脑死亡或预后不良,得分越高表明意识状态越好。②精神状态:采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正常分值界定与患者受教育程度有关,未受过教育为17分,受教育年限≤6年为20分,受教育年限>6年为24分。若无法达到分值界定者,则认为存在认知功能损害。③认知损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为患者阐述一句指导语,由患者回答完毕后,再重复另外一句话,让患者将其原本复述出来,若复述正确,每句话计1分。根据患者词语流畅性进行评分,受教育年限≤12年则加1分,最高分为30分,≥26分为认知功能正常。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并发症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GCS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白细胞计数、血糖、纤维蛋白原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体温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不良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起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的不良预后因素中,年龄≥65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合并糖尿病及MoCA、GCS、MMSE评分均为典型独立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起病较急,且病情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故脑卒中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为发病后3~6 h,这不仅给医疗行业带来极大的挑战,而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急性脑卒中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意识障碍和各项并发症[3]。合并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4]。老年患者多伴随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其预后,导致治疗周期延长,加重患者痛苦[5]。年龄作为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会阻碍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使恢复速度降低。受教育程度与脑卒中的发生也存在一定联系,受教育程度越高,患者接收疾病相关知识的渠道越多,在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后,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多加防范,避免疾病的再次发生[6]。
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中,GCS评分越低,代表脑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越高,意识障碍程度越严重[7-9]。MoCA、MMSE是评估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状态的标准。在脑卒中患者预后过程中,伴随认知功能损害,造成记忆力下降、语言功能减退或丧失等,增加了疾病治疗难度,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脑功能缺损[10]。多数脑卒中患者都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现象,造成记忆功能减退、视空间障碍等现象,加剧了病情进展[11]。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单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并发症、白细胞计数、血糖、纤维蛋白原。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引起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的不良预后因素中,年龄≥65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合并糖尿病及MoCA、GCS、MMSE评分增高均为典型独立因素(P<0.05)。
综上所述,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并发症及MoCA、GCS、MMSE评分增高有关。临床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有效改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石,周峰,王伟,侯健康,等.急性后循环脑梗死行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12):734-739,757.
[2]《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编写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5):272-281.
[3]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张海柳,杨国涛,李聪慧,等.血清TN-C、Irisin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37(12):1080-1083.
[5]陈子龍,苏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取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0,27(6):734-737.
[6]梁玉,徐桂林,李玲.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预后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3):490-492.
[7]柳雅洁,李自如,袁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11):637-640.
[8]刘伊妮,裴观辉,王怡冰,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28(11):678-682.
[9]刘盈盈,易兴阳,蔡招辉.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评估及改良Rankin评分的随访[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0):34-35,37.
[10]黄丽红,刘光维.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2):1352-1359.
[11]周辉,杨培全,冯兵,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对患者短期预后结局的预测模型建立[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3):1797-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