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极致绚烂的良渚古国
2021-12-17马黎
距今5300—4300年,1000年间,一个叫作良渚的王国,曾极致绚烂,创造了同时期水利和玉器制作的巅峰,却突然归于暗淡,消失于历史长河。直到今天,被考古工作者发现,自此拨开云雾,一眼千年。
寻找玉石之路
良渚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故事要从1万多年前讲起。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第四纪末期冰期)结束了,气候变暖,人们从旧石器时代的洪荒中走来,渐渐懂得了生活的真意,开始了农业与定居。直到5000多年前,长江以北安徽凌家滩的精英们,从太湖之滨走来,长途迁徙,来到了这片山地平原——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南部,距杭州市区西北20千米,跨域良渚、瓶窑两镇。
良渚,意思是美丽的小洲,被山水这个天然“子宫”怀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安全的地理单元。眼前这片山林环绕之地,依山傍水,和中国江南水乡的风貌没有什么不同。精英中的首领——王,要在此地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已经掌握用玉技术的古代先民,为什么来这儿?或许,他们为了继续寻找一条玉石之路。
此地资源充足,天目山上能找到很好的玉矿。另一方面,距今5300年前后,气候发生了大变化,干旱,水位下降,水域面积缩小,原来很不适合生活的杭嘉湖平原沼泽地区,有了可以进行大规模农耕的可能性。所谓择中而立国。面对这片山水之地,首领却没有这么做。
作为一国之都——良渚古城,也就是良渚文化核心区的核心,居然偏居浙西山地与杭嘉湖平原交接处,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千米的C 形盆地里,并不处于良渚文化分布区和环太湖流域的中心位置。
C形盆地,却不在“C位”。为什么?这种权力中心与地理中心的不对应,太特殊了。如果让现代人再选择一次,我们或许会往北,贴着北面的山建城,因为山间地势高。那么良渚人为什么还要耗费人力物力,在这样一片沼泽地筑造一个超大型宫殿,还要在此定居呢?
显然,王对这里的地理位置、交通方不方便、生活资源能不能获取、洪水能不能防范等等因素,做了精心的勘察和评估——三面环山,可以作为古城的坚实护卫;发源于天目山脉的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最终向北注入太湖,水运便利。城址靠近天目山东端,可以利用玉、石、木材等山地资源并防治水患;面临广阔的河网平原,适于稻作农业。
一个崭新的文明,即将诞生。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晚期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300年,它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地区,以发达的稻作农业为基础,有“三大件”琮、璧、钺等成组玉器,使用“标配”鼎、豆、罐、壶。
良渚文化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核心区自然是以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面积约3.65万平方千米的环太湖地区。外围区,向北可扩展至江淮地区、宁镇地区,向南可达金衢盆地、宁绍地区。
目前,全国已经发现良渚文化遗址1000多处,光是杭嘉湖地区就发现了700多处。良渚文明所在的环太湖地区,并不是只有良渚文化,它的家族——专业术语是“文化发展序列”——是这样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它们和良渚文化有血缘关系,但是大家的文化面貌差异很大。好比“爷爷”马家浜人年轻时穿的衣服,跟“我”良渚人现在穿的衣服,一看就是两个年代,但我们还是一脉相承的一家人。我们“五代人”共同构成了本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谱系。
满天星斗中最闪耀的一颗
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司马迁《史记》中黄帝列为五帝本纪之首,隐隐有五千年之意。到了后代,多有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比如明代胡应麟有诗:“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轴。”梁启超1922年在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做了个《五千年史势鸟瞰》的演讲,五千年的说法就已流行。钱穆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也说:“中国亦历五千年而长存。”
那么,中华5000年文明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根据我国传统历史文献,中国的文明都以统一的夏王朝作为开始。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代开始的年代被暂定为公元前2070年。但是,由于处于晚商阶段的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以及铭刻有文字的甲骨等遗物,因此,国际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中华文明仅始于殷商时期,距今3300多年。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脚步的迈进,人们發现,中华文明诞生之初,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形成了许多强势的文化,不少已进入文明阶段,小“国”林立,群星璀璨,犹如“满天星斗”。但这一时期,面貌统一的中华文明还没有形成,我们可以称之为区域文明时代。
中华文明是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形成的一个大的文明体,是多个区域文明逐步融合的产物。比如较早的庙底沟文化、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稍晚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更晚的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煤山文化、齐家文化、陶寺文化等。
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的最高峰
从1936年考古发掘开始至今,良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已经走过80多年。考古学者揭示了良渚文明的特点和内涵,可以归纳为城市文明、玉器文明、稻作文明、土筑文明、水利文明、原始文字、礼制文明、宗教文明等。在距今5000年同时期的区域文明中,良渚文明的发育程度最高,是最闪耀的一颗星。
良渚文化遗址是一个大圆,良渚遗址是其中一个小圆。良渚文化遗址包括了整个环太湖流域苏南、浙北、上海的很多遗址点,比如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等,一共分为5个小区。而良渚遗址和良渚遗址群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概念,以杭州余杭良渚- 瓶窑区域发布最为密集,实际上就是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和郊区各类遗址的总和。
良渚的中心在良渚古城遗址,那是东亚最早具有早期国家形态的都城。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等级分明的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尤其是具有权力和信仰象征的玉器,还有神人兽面纹的“神徽”所统摄的精神信仰,都在回应一个声音——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它足以与其他世界古老文明比肩。距今5000年前后,也正是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开始出现的年代,它们所处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也同在北纬30°附近。
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的最高峰。良渚玉器影响了同时期甚至更晚的周边文化。二里头、殷墟、三星堆、金沙等许多夏商周时期的遗址中,也都发现了源自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等。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连续不断,逐步汇聚的过程。直到现在,我们的文化因子里,依然有玉。
对于这座城,这个王国,我们没有任何记忆。然而,历史的一大步,是从考古人的一小铲、一小块石头开始的。
原来,江南有良渚。五千年,近在眼前。
上下五千年的实证
关于“文化” 一词, 在考古学上有专门的含义。如“×× 文化”,“××”一般是第一次发现考古遗址的地名;而“文化”,专门指在考古发现中,属于同一时代,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具有共同文化特性的一群遗址。
良渚遗址有一点特殊。它发现于1936年,但是当时被认为属于山东龙山文化,所以没有单独命名考古学文化。之后几十年间,除了杭州余杭良渚、瓶窑镇外,在上海、江苏等地都发现了很多具有类似文化面貌的遗址。因此,1959年,夏鼐先生认为应该从山东龙山文化中给它拎出来,单独命名。
“良渚文化”的含义有三点:其一,施昕更先生最早的发掘地在浙江杭州余杭“良渚”,就以“良渚”来命名这一文化;其二,这个文化的遗址点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这个特定地区;其三,这个文化存在于距今5300~4300年这个历史时期。
考古学上说的“文明”,也有特定含义,指的是一种“文化”的社会形态已经发展到了較高的阶段——“文明”阶段。但是,判断“文明”的标准和要素,过去和现在不太一样。
20世纪,考古学家和社会公众常常拿城市、文字、青铜器等几个教条式标准来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进入文明阶段,但近二三十年来,大量国内外的考古成果显示,这样的判断标准过于简单粗暴。
根据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总结,中国考古学家最新归纳出中华文明的四大特征: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 社会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出现王权; 人口显著增加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国家。这就和以往学术界提出的界定文明的标准有所不同,但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文明研究做出的贡献。
以此反观良渚,高大的宫殿台基、雄伟的城墙、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数以千计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无不佐证了这是中华大地上迄今所知第一个能够被确证进入早期国家阶段的文明。如今,学术界已普遍认为,良渚文明,是中国第一个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下五千年,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实证。
本文内容摘编自《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一书,马黎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7月(2021年4月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