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实施效果

2021-12-17滕欣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3期
关键词:流食外科直肠癌

滕欣欣

(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最早由丹麦医师Kehlet提出,其将多学科结合起来,合理应用快速通道麻醉、微创手术、最佳镇痛技术、术后早期饮食、术后早期活动等措施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尽早康复[1-2]。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院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均符合根治性手术的指征,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认知交流障碍、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以及合并急性梗阻、穿孔等需急诊手术的患者。随机将108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39例,女15例;年龄55~71岁,平均(62.70±5.60)岁;肿瘤直径2.70~6.90 cm,平均(3.50±0.60)cm;腹腔镜手术43例,开腹手术11例。试验组男40例,女14例;年龄52~73岁,平均(62.40±5.30)岁;肿瘤直径2.90~7.10 cm,平均(3.70±0.70)cm;腹腔镜手术41例,开腹手术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指导等。试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优化术前健康宣教。术前护士了解患者的健康认知状况、陪护家属的健康认知水平、文化程度等,从而有针对性的在床旁给患者讲解结直肠癌、手术、术后康复相关知识,并发放健康手册,或通过视频宣教,让患者可随时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定期进行健康认知的考核,从而结合患者的认知漏洞查漏补缺式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②术前饮食管理。术前1 d叮嘱患者进流食或无渣饮食,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水,在术前2 h给患者饮用200~300 mL脉动。③术前肠道清洁。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最大限度降低肠道内菌群的数量、毒力[3]。术前1 d给患者口服泻药,其距离手术的时间不超过24 h,术前晚进行清洁灌肠。④术中保温护理。手术室温度维持在24~26 ℃,湿度维持在40%~55%,术中使用毛毯覆盖在非手术区,术中使用的消毒液、灌洗液、静脉输注液体等均加温到37~38 ℃后使用,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一旦发现体温过低及时对症处理。⑤麻醉与术后镇痛护理。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48 h,护士注意保持硬膜外导管的无菌和给药通畅;若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则遵医嘱给患者使用镇痛药物。⑥术后尽早进食。术后24~48 h患者若无明显不适反应,由医师听诊肠鸣音,若肠鸣音恢复,可开始进食,先给患者进食少量温水,并适当进食少量流食,观察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反应,逐渐加量,过渡至半流食、普食。⑦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术后患者送入病房时保持平卧位,麻醉清醒后将床头摇高,患者取半卧位,每2 h给患者翻身1次,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开腹手术患者在术后48 h内下床活动,由护士或家属搀扶患者下床慢走,第一天总活动量应超过10 min,随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⑧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由专门的护士结合患者的病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类型等制订出院后康复锻炼方案、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从饮食、康复锻炼、作息时间、心情等方面详细说明,并叮嘱家属协助监督,出院后协助患者做好居家护理。

1.3 观察指标 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如下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首次进半流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41%(4/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7%(13/54),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各种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3 讨论

根治性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手术、麻醉等侵入性操作对患者而言都是应激源,当机体受到侵袭时,信息传入神经、下丘脑,继而传输至脑下垂体-肾上腺素轴,使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引起机体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大量释放,造成全身炎性反应,引起生理应激反应。因此,如何加强外科手术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工作也在不断进步,新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如营养支持、损伤控制性外科等,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4]。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系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集合体,将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合起来,以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5-7]。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中,对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后,试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各种指标恢复时间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实施促进了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认为术前禁食水时间过长易导致患者术中术后出现口渴、饥饿、低血糖等,使机体的抗应激能力降低,增加了手术风险[8]。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术后恢复等的认知水平,能遵医嘱配合治疗,提高心理抗应激能力,预防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发生。术后尽早下床活动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进而促进术后尽早进食,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形成良性循环[9-10]。通过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尽早进食,利于促进术后康复。

综上,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流食外科直肠癌
骨外科知多少
医嘱中的流食、半流食、软食分别指什么
基于物联网的流食助推系统研究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难吃与不能吃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