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医院检验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2021-12-17张永丽施秀英
张永丽 施秀英
2020年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全球抗疫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我国全面防控工作还不能松懈。在应检尽检的要求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的检测任务仍然十分艰巨[1]。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气溶胶传播,且患者的体液标本具有传染性[2-3]。
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在处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体液标本时存在暴露风险,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了解并改善新冠肺炎疫情对检验技术人员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线上问卷方式收集南通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一般基线资料及心理健康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实验室流程,加强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关注疫情下检验技术人员心理健康,预防抑郁、焦虑、心理压力及应激症状的发生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向南通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340名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回收334份问卷,其中男性94名,女性240名。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线上不记名问卷调查方法,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本院伦理审批(审批号:20210721),所有调查对象均知晓并同意参加本次调查。使用中文版测量工具,重点统计压力、抑郁、焦虑和应激反应症状。
1.2.1 一般基线资料问卷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接触标本是否密封、日常工作时个人防护情况等。
1.2.2 事件影响量表(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 用于评估受创伤性事件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回避性、侵袭性、高唤醒体验3个方面,共22个条目,其中“一点也没有”记0分,“稍微有一点”记1分,“比较多”记2分,“相当多”记3分,“特别多”记4分。回避量表和侵袭量表得分总计0~8分为亚临床,9~25分为轻度,26~43分为中度,44~88分为重度,得分越高心理压力越大,应激不良越严重。
1.2.3 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 9个条目中“完全不会”记0分,“有几天”记1分,“一半以上时间”记2分,“几乎每天”记3分。0~4分为无抑郁情绪,5~9分为轻度抑郁,10~14分为中度抑郁,≥15分为重度抑郁。
1.2.4 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 7个条目中,“根本没有”记0分,“有些天存在”记1分,“超过一半时间如此”记2分,“基本每天如此”记3分。0~4分为无焦虑,5~9分为轻度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15分为重度焦虑。
1.2.5 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20,SRQ-20) 20个条目,采用两点计分法,“是”记1分,“否”记0分。<8分为无明显应激反应,≥8分为存在应激反应,需引起重视。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IES-R、PHQ-9、GAD-7、SRQ-20量表的原始得分呈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L,QU)〕表示。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和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不同因素在各量表中的得分。按严重程度分级后,各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各量表得分相关的因素。IES-R、PHQ-9、GAD-7存在3个及以上类别的结局,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SRQ-20的结局为二分类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收集到有效线上调查问卷334份,问卷回收率为98.24%。调查对象年龄为21~57岁,具体人员基线资料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334名检验技术人员的基线资料
2.2 调查对象创伤后压力、抑郁、焦虑及应激反应发生率 IES-R量表中,发生轻、中度创伤后压力反应占比较高(46.71%),无重度压力反应;PHQ-9量表中,发生轻、中、重度抑郁情绪者占35.93%;GAD-7量表中,发生轻、中、重度焦虑者占38.32%;SRQ-20量表中19.16%的调查对象出现应激反应。见表2。
表2 334份问卷结果中创伤后压力、抑郁、焦虑、应激反应发生情况
2.3 不同因素在各量表中症状严重程度的占比不同年龄、接触标本的开盖情况、个人防护级别在IES-R、PHQ-9量表中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GAD-7、SRQ-20量表中,接触标本的开盖情况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不同因素在各量表中压力、抑郁、焦虑、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占比
2.4 不同因素在各量表中症状严重程度的得分不同年龄、接触标本的开盖情况、个人防护级别受访者在IES-R量表中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PHQ-9、GAD-7量表中,接触标本的开盖情况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RQ-20量表中,接触标本的开盖情况、个人防护级别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不同因素在各量表中压力、抑郁、焦虑、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得分〔M(QL,QU)〕
2.5 调查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以IES-R、PHQ-9、GAD-7、SRQ-20量表中症状严重程度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量表的相关因素变量名及赋值见表5。
表5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名及赋值
2.6 心理健康影响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PHQ-9、GAD-7量表中的因变量均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IES-R量表在控制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以无压力症状为对照,相较于接触密封标本,无论检测时是否需开盖,接触不密封标本人员均更易出现轻度压力症状〔不开盖:优势比(odds ratio,OR)=0.044,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0.008~0.232,P<0.001;需开盖:OR=0.179,95%CI为0.044~0.720,P=0.015〕。见表6。
表6 IES-R量表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
2.7 心理健康影响的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将SRQ-20量表中的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调整年龄、性别,结果显示,以无应激反应为对照,接触不密封标本比接触密封标本(检测时需开盖或不开盖)人员更易产生应激反应(不开盖:OR=0.043,95%CI为0.009~0.211,P<0.001;需开盖:OR=0.116,95%CI为0.038~0.355,P<0.001)。见表7。
表7 SRQ-20量表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
3 讨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对人民群众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4],对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6]。因此,医务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并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检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需与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标本近距离接触,高效完成各项检测工作,为大规模筛查和诊疗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关心检验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降低临床实验室的感染风险,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研究中,不同性别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在各量表中的压力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男性和女性在疫情期间工作中的抗压能力相似,且教育程度高低与工作中的抗压能力没有相关性。参与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与未参与人员的心理压力症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① 实验室设备的不断改进,完善了生物安全管理;② 人员培训后对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与核酸检测操作技能的提高;③ 按标准做好个人防护。
本研究中,一部分受访者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抑郁、焦虑和应激症状,以轻、中度为主,说明2019-nCoV的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对受访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年龄在18~25岁和46~60岁的受访者在IES-R和PHQ-9量表中的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26~45岁年龄段受访者,46岁以上的受访者在IES-R量表中的压力症状评分明显高于26~45岁及18~25岁受访者。可能是由于年轻检验技术人员工龄短、缺乏相关工作经历,对专业领域的非常规情况处理能力不足而导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压力增大。资深检验技术人员虽然不乏工作经验,但其中一部分患有慢性疾病或睡眠不好,对自己身体抵抗力不如年轻人的担忧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目前,已经确定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在进行离心、开盖、吸样、接种、检测等操作过程中易产生气溶胶,并可因此造成医学检验人员感染[7]。WHO指出,为了确保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实验室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① 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② 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使空气向内单向流动,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实验室窗户应当能够打开[8]。《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中指出,尽可能避免打开试管塞,如果要打开试管塞或进行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则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对待检样本行紫外线消毒或用75%乙醇喷雾消毒[9]。本研究中,工作时接触的标本密封情况不同,在4个量表中不同严重程度的占比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标本不密封或检测时开盖对检验人员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本不密封在IES-R和SRQ-20量表中是引起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压力和应激反应情绪的危险因素。因此,进一步推广生物安全柜、自动化检测流水线及不开盖检测的仪器设备,减少实验室气溶胶产生的风险,注意标本的消毒处理,是保障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中指出,如果操作过程中不必打开试管塞(如采血管帽),则需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如果操作过程中须打开试管塞,或有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则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9-10]。本调查结果显示,防护级别越低,检验人员压力和应激症状的发生率及得分越高。不同工作岗位的医务人员应采用不同级别的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建议采取常规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微生物室及门急诊检验窗口人员采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外隔离衣、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酌情可加护目镜);开展疑似样本检测及病毒核酸检测人员应采取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双层乳胶手套、护目镜、面屏、工作服外防护服、双层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11-13]。但目前,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一般不采取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在疫情较重的时期,对因工作中防护级别低而可能感染2019-nCoV的担忧造成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医院相关部门按要求配备防护用品,检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防护等级要求,注意手卫生。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应对医院实验室管理、职业暴露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流程优化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基本稳定,各大医院正常诊疗服务也已逐步恢复。然而,疫情对医院管理、医务人员心理的影响却是长远的。研究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经历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且身体疾病和心理症状有密切联系,建议在排除感染后,及时为出现身体症状的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14]。目前疫情防控管理工作趋于常态化,检验人员还将继续承担大量的标本检测工作,应关注检验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支持和干预,一方面,医院可适当组织休息、疗养、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增加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应注意自我调节,工作结束后积极参加打球、跑步、练瑜伽、听音乐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减轻心理压力。医院应进一步加强标本采集、转运、检测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降低实验室人员感染风险,让检验人员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做好职业防护,继续为我国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