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优化对策分析
——以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上店村项目为例

2021-12-17袁丙祥

南方农机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田面项目区道路

袁丙祥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0 引言

土地整治项目是一种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缓解因建设用地增加和人口增长造成的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措施[1-3]。土地整治项目通过政府财政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同时能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搞好生态建设,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改善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4-5]。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能显著提高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可使项目区残次林地、草地及零星废弃居民地等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高效的可持续利用,也可使相连的耕地得到整理,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群众生活[6-7]。此外,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统一规划,可显著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实现节水灌溉,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保证率[8-9]。笔者对千阳县草碧镇上店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优化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上店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º00′22″~107º11′12″,北纬34º32′52″~34º57′32″。项目区属典型的渭北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区内地形破碎、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沟壑密度2.58 km/km2,地貌由梁峁、沟坡、沟床三个单元组成,以梁坡为主,两岸覆盖有大量的黄土,主沟沟道断面呈“U”形,支沟沟道断面多呈“V”字形。大于25º的坡地约占流域坡地总面积的52%。项目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季受西伯利亚大气环境的影响干燥寒冷,气温低而雨雪少。春季大地回暖,但气温日差较大,常有干旱、霜冻、大风天气。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温的控制,形成炎热多雨间有伏旱天气。秋季多雨涝,降温快。多年平均气温10.9℃,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19.9℃,≥10℃的年积温为3 503℃,无霜期为175天,年均降水量641.1 mm。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土性土,由于长期耕作和水土流失,地表土壤被严重剥蚀,只有零星残存。耕种土壤为黄绵土,物理性黏粒含量为25%~30%,粉粒含量为10%~15%,颗粒以粗砂粒为主,占60%左右;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pH 值在8.0~8.6 之间,土壤呈微碱性,N、P 元素严重缺乏,K 元素比较丰富,除此以外,微量元素均较为缺乏。

2 新增耕地适宜性分析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项目区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从土地利用的要求出发,全面衡量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为科学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依据[10-11]。本项目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参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主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目的,分析新增耕地的适宜性。由于涉及土地质量的因素众多,在土地适宜性实际评价过程中以自然属性为主,评价方法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参评因子的选择主要考虑光热水资源、地面坡度、成土母质等自然属性。

1)光热水资源: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无霜期较长,光、热、水资源丰富,能满足多种植物的生长需要。平均气温10.9 ℃,无霜期175 天,平均降水量在641 mm 左右。

2)地面坡度:项目区坡度在2º~15º,适宜开发为旱地。

项目区所在地耕地一般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项目区垦殖系数低,水热状况比较稳定,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磷、钾有效性高,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3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优化对策

3.1 土地平整工程

3.1.1土地平整方案

完全平整:其优点是能最大限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可使田面宽度和走势更加合理,易于开展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各项工程的布置;缺点是填挖方工程量大,投资量大,对表土造成极大破坏。

局部平整:优点是挖填工程量小,投资低,有利于保护表土层;缺点是新增耕地量有所降低,增大沟渠布置难度。

比较结果:根据该项目区的特点,考虑到项目区坡度相对较大、现状田面宽度小而凌乱和适应机械化耕作的大趋势,确定对项目区进行全区域平整,即完全平整。

3.1.2土地平整方式

机械作业方式优点是可大量缩短作业时间,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适宜缓坡地形(15º以下),投资较低;缺点是土地平整后田面平整度较差,对一些死角无法进行平整。人工作业方式优点是适用于各种坡度和复杂地形区域的土地平整,对于机械无法完成的田间死角地段均可用人工平整完成,可对田面进行精细平整;缺点是作业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投资较高。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方式特点:可发挥上述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根据施工成本、施工技术以及当地部门和群众的意见,项目土地平整方式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人机施工工程量比例为1∶9。

土地平整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田块内田面应水平;二是留有一定的虚高,进行平整的田块其填土部分由于所填虚土将会有一定的沉陷,因此,在填土处一般应保有相对于填土厚度20%左右的虚高,保证虚土沉实后达到田面的标准要求。

学生只有在产生浓郁兴趣前提下,能更好地提高识字学习的效率,有效快速地读认生字生词。所以教师在课堂过程中,要运用各种不同的识字教学办法,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轻松氛围中开展学习内容,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如教学识字过程中,教师通过创编儿歌,口述故事,或者猜字谜等课堂小游戏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识字学习中,这样在游戏的识字环节中,可以让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充分发挥起作用,轻松快乐的掌握识字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识字效果。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项目区土地开发主要是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和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因此,主要考虑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根据实地调查,当地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复种指数为1.5。参考中国北方主要旱作物灌溉制度表,项目区小麦、玉米灌溉定额分别取1 200 m3/hm2、900 m3/hm2,灌溉制度表如表1所示。

表1 灌溉制度表

项目区地形为渭北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多样。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及水源状况,灌溉工程整体布局采取泵站抽水至高位蓄水池,然后通过配水管由高到低流至各个田块,最终从末端出水桩出水进行灌溉。

输水主管道(水源至蓄水池段)采用φ90 钢管,连接蓄水池到第一个闸阀井的配水管也采用φ90 钢管,其余配水管均采用UPVC 管。每个地块设置1 个出水桩,地块较小且相邻时,出水桩布置可根据实际地形确定,确保3~5 亩一个出水桩。配水管道原则上要求应全部地埋,个别因跨沟可采用架空,架空段管道应采用钢管。

3.3 田间道路工程

3.3.1保留原有道路方案

此方案优点是完全利用原来道路设施,不增加投资;缺点是原道路系统凌乱,路面差,密度小,不方便群众生产和机械耕作。

3.3.2新建道路方案

此方案优点是可科学布置全新的道路系统,再配合渠网布局,可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的面貌格局,利于机械化耕作,且新建道路路面较好,畅通性也较好;缺点是完全新修道路将大大增加项目的投资。

3.3.3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

此方案尽可能地利用了原有道路,既兼顾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点,也避免了以上两种方案的缺点。改建部分原有道路没有新建道路所产生的权属调整,同时投资相对较低。在现有道路网基础上新建少量田间道可使现有道路系统更加合理,由于数量较少,所产生的投资也较低。

比较结果:为了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设施,避免过多权属调整所带来的不便,在有限的投资范围内使田间道路更加合理和方便。通过征求当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意见,本项目道路工程方案采用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

新建泥结石道路1 155.5 m,泥结石道路路面宽3 m,高出田面0.3 m,其中泥结石路面层厚度0.10 m、3∶7 灰土层厚度0.15 m,路基分层压实,压实度大于0.95;新建生产路21 854 m,生产路路面宽2 m,高出地面0.3 m,路基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0.93,路基起拱,横向坡度2%。

3.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土地开发过程中以最大程度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为原则,在施工中保护坡面原有乔木,施工后确保项目区梯田坡面由紫花苜蓿覆盖,主要田间道路两侧有水保林。项目实施后达到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

在保护项目区田埂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在边坡裸露区域播撒易成活、多年生的草本如紫花苜蓿等,种植密度为0.005 kg/m2。在主要田间道路两侧栽植水土保持植株,株距为2 m,并定期洒水养护。该类工程措施能减弱风蚀、水蚀,增强该区域水土保持效益。在项目完工后,根据粮食、经济作物播种季节和生长周期,选择可及时播种的作物进行种植,最大程度减少地表裸露导致的水土流失。种植时间为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基本完工后,但应避免冬季种植。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物多样化等诸多作用,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4 结论

在实际考察项目区实际情况与听取当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本项目土地平整采用完全平整方案以及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方式;道路工程采用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实施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设计地埂,栽植紫花苜蓿等植物以防止水土流失。

猜你喜欢

田面项目区道路
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以长江中游单季稻田为例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道听途说
浮萍对不同氮肥用量下稻田水中氮含量动态的影响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