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泽东提“三好”为学生减负
2021-12-16
教育部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推出的“双减”政策正在各地不断细化落实。鲜为人知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提出给学生减负,三好生制度就是在那时形成的。
从“三好”指示到《五四决定》
那是1950年6月,一份反映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营养不够、健康水准有所下降的报告,摆在了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案头,深感忧虑的他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随即指示:“健康第一。”他还提出,学习时间宜大减。不久,毛泽东再次致信马叙伦,信中说,学生的健康问题深值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
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时,毛泽东做了讲话:“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他还说:“14岁到25岁的青年们,是长身体的时期……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蹦蹦跳跳。”由此,“三好”成为全国教育界的主旋律
毛泽东发出“三好”指示后,1953年7月,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国随即在全市的中学干部会上做了传达,要求各校积极贯彻。
1954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通过了《关于提高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即《五四决定》)。决定中提出:“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学生切实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7月,教育部向全国教育部门通报了《五四决定》,希望各地参照执行。8月,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一决定。
“三好学生”评选1955年推广
《五四决定》之后,一些学校率先开始了“三好学生”的评选,有风向标作用的北京市101中学自然走在了前面。北京101中学是中共创办于革命老区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当时的101中学可谓高干子女云集,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的子侄都曾就读于该校。
时任101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并兼任校长秘书的汪瑞华介绍,101中学的“三好学生”评选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由班委会、团支部和班主任一起提名,形成名单,报到学校审批,再综合平衡。评出来的“三好學生”以干部和党团员居多,会考虑学生的政治表现、集体荣誉感等,但不会看家庭背景。“叶剑英的儿子年纪很小,很聪明,很调皮,就没有评上‘三好’。”她说。
1950年进入101中学的刘廷晓可能是新中国最早的“三好学生”之一。1953年5月,周恩来和邓颖超视察101中学,当时就读初三的刘廷晓作为学生会副主席,参加了接待工作。刘廷晓回忆,他是1954年(至迟1955年)被评上校“三好学生”的。
1955年2月和5月,“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正式进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第一条。评选“三好学生”的活动逐渐在北京市属重点中学中推开。
1955年左右,北京五中开始评选“三好学生”。教师杨玉民在班会上告诉学生:“一好不算好,得三好。”他原创的顺口溜“德不好是残品、智不好是次品、体不好是废品”,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根据北京市教育局的报告,1956年,北京的中学里已出现了300多个优秀班集体和大批的“三好学生”。4月14日,北京市举行了中等学校“三好”表彰大会,全市共有1295名“三好学生”受到表彰。
101中学退休教师王冬介绍,在初中阶段连续3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初中毕业时将获得北京市颁发的银质奖章;在高中阶段连续3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高中毕业时将获得金质奖章。
“到底哪一好是主要的”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被称为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由此,评选“三好”的工作提速了。
1957年以后,受形势影响,贯彻“三好”的工作开始遭遇困境。“一开始对‘三好’是绝对服从的,并不感觉它有什么问题。后来学来学去,提了一条,到底哪一好是最主要的?”曾任101中学教导主任的萧沅透露。
1958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萧沅介绍,之前号召同学从事劳动,是贯彻三好号召,后来组织学生劳动,变成了安排学生的手段。
1959年之后,国家进入困难时期。“老百姓开始饿肚子了,还评什么‘三好’啊?”萧沅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三好学生”成为“白专生”的代名词,“三好学生”的评选也被废止。在“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中,才重新恢复。
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至此,评选“三好”成为遍及全国各地的活动,并且开始与升学挂钩。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