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分享我的生活 恰好你也喜欢
2021-12-16董雨吉
董雨吉
她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山间汲泉水,在菜地摘时蔬,在幽静的院落里烹饪传统美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切依照时令而行……四川女孩李子柒,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中取材拍摄视频,作品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道和田园气息。
这些视频从国内火到了国外,不少外国人通过视频,开始了解“有趣又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直接介绍和夸赞,甚至连台词都很少,她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干着农活,偶尔跟奶奶说几句四川方言。她在拍摄这些视频时,没想到会火到国外,更没想过要借此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她的“无心插柳”之举,却创造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奇迹。
“柒”是我的幸运数字
“李子柒”这个名字,在众多博主中,多少显得飘逸洒脱。她本名李佳佳,在QQ空间还大行其道的十多年前,就把网名改成了“李子柒”。她说:“‘子是因为当时好多名人的名字中都有这个字,比如曾子墨什么的,我觉得很好听。‘柒来源于我的生日,也是我的幸运数字。”
睡觉前也会刷刷朋友圈,在微博上看看热搜,李子柒和生活在城市里的同龄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在视频中,她又活成了许多城市青年羡慕的样子:田里抛秧,林里挖笋,塘里掏藕,水里捕鱼,在雪地里采摘收获,在山间策马奔腾。
网络上,有人感叹“李子柒勤快得令人心疼”。画面里,她忙里忙外,播种犁地、插秧打谷、劈柴生火、飞针走线,张罗一家人的生计,动作娴熟麻利。画面外,她更要构思视频架构,思考拍摄内容,处理后期剪辑。问起她的日常,她颇有些无奈,“怎么形容忙的程度?大概就是恋爱都不敢谈了吧”。
网友都很好奇她为什么会掌握那么多生活技能。李子柒的回答是,“大家眼中的生活技能,只是我的求生本能”。为了谋生,李子柒吃过不少苦,“以前是为了生存,现在是生活。”但是在自己的视频中,她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喜欢蜀绣,就花半年时间捣鼓,“自己去网上搜教程,自己学着绣。后来确实遇到困难,没办法了,才托人找到孟德芝老师(成都蜀绣大师)指点一下。”
她手机里保存着3年前自学摄影的笔记:WB键是白平衡,P档是自动档,光圈越大背景就越虚化……李子柒说,那时候完全是一个摄影小白,“每天到论坛上去看去学。最初拍视频的时候也不习慣写剧本,就简单写写有哪些流程,要拍些什么场景就完了,两三行字,其余的都在脑子里。”白天拍,晚上剪,经常一干就是通宵。
正是因为这样的付出,当网络上出现质疑她“作假”的声音时,李子柒才会显得特别生气。2017年,她带着情绪公布了自己的20881条拍摄素材。视频中,她为了拍好一个画面,来来去去,开机关机。“证明也没什么用。”李子柒说,后来自己想开了,索性找了一名摄影师和一名助理,“内容自己主导,摄影师会排好素材,但主体部分还是我自己剪。”
用耐心和专注对待每一件事
李子柒并不是影视科班出身的,甚至拍视频也是源于一系列的机缘巧合。
李子柒不是温室的花朵,也没有经历过众星捧月。小时候和父母的离别,忍受继母的冷言冷语,被爷爷婆婆拉扯长大,因为贫穷辍学外出打工。农村的一切在她童年记忆中留下烙印,各种劳动技能是她安身立命的资本。
爷爷是乡厨,李子柒从小跟着爷爷走村串户。6岁起,她就有模有样地做饭,只是为了婆婆爷爷劳作一天后回家能吃上热饭。小学五年级,爷爷去世,家里断了经济来源。她永远记得婆婆拉着她四处求人的场景:“这个娃儿才这点大,咋个办嘛?”14岁,她决定孤身一人去城市打工:端过盘子,做过DJ,睡过桥洞,一包方便面掰成两半吃。后因奶奶的一场重病,李子柒毅然决定放下一切,回到家乡陪伴奶奶。
她在照顾奶奶之外,谋求多种增加收入的途径。在熟悉的院子里,她尝试用手机拍摄了人生中第一支短视频。四时更替,秋收冬藏,哪个季节种什么粮食、栽什么菜、干什么活,这些她最为熟悉的事情也是拍摄内容。短视频悄然兴起,各内容领域拥有了一批粉丝量超百万的头部内容创作者。李子柒作为一个创作小白,起步初期的视频,落在视频浪潮里,没有任何优势,迅速石沉大海。
为了弥补薄弱的视频制作基础,李子柒买了一个相机,研究每一个镜头的拍摄角度,研究什么光线下拍摄的画面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她常常从早上开始拍摄,直到天黑才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这在别人看来最不讲效率的行为,李子柒却觉得很是平常。过往经历教会她:用耐心和专注对待每一件工作。
从2015年至今,李子柒记录了她在小院外立起来的一整排竹篱笆,记录了自己栽种的玫瑰花如何爬满院子的墙,记录了有几十个品种的菜园子如何培育壮大,以及她和奶奶相互陪伴的生活。扎根于故土,李子柒把看似平淡无奇的农村生活,过成了一首诗、一幅画。她极强的动手能力,挖空心思地创造美,都让人印象深刻。人们对她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归根结底,艺术创作一旦面对内心,扎根最“泥土”的东西,便具有感染力,能够打动人心。可以说,李子柒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不是运气使然,而是源于她一贯的真诚、勤劳和热爱。她出发时,没有太多的外力可以依仗。凭借着一腔孤勇,她将内容创作做到了极致,实现了人生的正面跨越。
我只是分享了一种生活
白岩松这样评论李子柒:“面向世界的传播当中,没什么口号,却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口味,更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具体网民反馈回来的口碑,值得借鉴。”
李子柒的视频里,有乡风古韵,有美景美食,有田园牧歌式的村野情趣,也有远离尘世的宁静安逸。她善于和自然对话,讲究四时有序,道法自然,天地人和。她尽量在视频里收集大自然原始的声音,流水潺潺、落雪簌簌、虫鸣蛙叫、鸡鸣犬吠,没有旁白,字幕也少,最多在结尾夹杂一两句和婆婆的乡音。
就这样近似于默片的视频,却受到了许多外国网友的追捧。“歪果仁研究协会”会长高佑思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能吸引外国人,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西方人熟悉的工业化语境,与大城市观众的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相去甚远,使他们看到了想要的生活。他甚至评论说,李子柒的视频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深沉的区域,“通过视频你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家庭的意义。”
都市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焦虑和无所适从。林立的广告牌、密密麻麻的店铺,种种选择,最终却造成几乎没有选择,因为每一种选择,好像总不是那个对的。李子柒的影像,却令人们——哪怕是片刻地放弃或摆脱那些选择。在那里,没得选择,要做,只有一条路:要吃面包,就自己先去做一个面包窑;要盖蚕丝被,就自己先去养蚕;要睡沙发床,就自己先去砍竹子……一个人从无到有,自给自足。
李子柒式的自食其力、苦中作乐,倒是普通人可以效仿的。更为重要的是,或许李子柒的故事,让许多放弃田园、盲目涌向大城市的人们能够想起田园的美好,其实幸福的生活并不在远方,而是就在我们身边。
而这种美正是李子柒喜欢而追求的。“美好的东西都具有共通性,我自己喜欢,外国朋友也喜欢。这种美好是不是我带来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我分享了一种生活,恰好你也喜欢。这种共鸣让人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