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众

2021-12-16马亚伟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俞伯牙追随者钟子期

马亚伟

朋友李老师的摄影展上,人迹寥落,显得过于冷清了。与我同去的一位文友愤愤不平:“现在的人,不是刷视频,就是追剧看电影,要不就是凑饭局、搞聚会,没人欣赏摄影艺术了!”

李老师淡淡地冲我们笑笑说:“有你们就行了,你们不是来了吗。很多艺术形式都是小众的,小众也挺好的,朋友遍天下,不如知心二三人。越是小众,凝聚起来的才是真正懂的人。很多时候,没有必要让所有人喜欢。俞伯牙不是才遇上一个钟子期嘛,人来多少不要紧,重要的是每个来的人都是出于共同的热爱。”

李老师谈到了“小众”一词。我忽然觉得,“小众”真的是一个优雅高贵的词,就像一朵出尘脱俗的莲花,卓然独立,自有风骨。是的,小众的核心在于风骨。不取悦,不媚俗,不随波逐流,不随声附和,有个性,有主见,有所坚守,有所追求。小众,是喧嚣遗忘之下的暗香浮动,是浮尘之上的花开一朵。

小众,从来不是刻意追逐的结果。小众是有风骨的,有磁场的,会自然而然汇聚小众人群。

我喜欢文学作品,比较侧重语言,青睐有深意、有美感的文字,而觉得那种粗枝大叶、美感全无的文字读起来味同嚼蜡,因此,读诗就成了我的业余爱好。诗歌语言耐人寻味,读起来真像《红楼梦》里香菱所说,含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颗青橄榄。记得我买过很多诗集,有的诗人名不见经传,说起来没人知道,但他们的诗写得含蓄、蕴藉,常常读着读着,心就被突然击中。而且我发现,其实有些小众的诗人特别有才华。很多有名的诗人的句子都被传得有些泛滥了,反而是那些新鲜的诗句更有叩击心灵的效果。

有一次,我跟文友谈起我们当地一位诗人的诗,她说她也特别喜欢。从世俗的角度说,这位诗人没有出名,他的诗的读者最多也就几十人。而且,当下诗歌本身就是小众的,他的诗是小众中的小众。但我一点也不觉得这个诗人的境况尴尬,诗人本身也非常自信。他的诗,很小众,但不妨碍他的诗越写越好。他的诗,有种不沾尘埃的清洁和高雅。这就是小众的风骨。

小众,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曲高和寡。因为不讨好谁,不迎合谁,坚持自己的本色,所以显得有些自我。而这种自我,正是人格魅力中最闪光的部分。其实很多小众的艺术,是多年后才被認可和推崇的,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梵高的画作、卡夫卡的作品,都曾经是小众中的小众。

小众,如果真的是有品味、有境界的,一定会遇到欣赏者。正如俞伯牙能遇上钟子期,我们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寻找同类人。这个世界上,总有我们的同类,也有与我们相异的。人以群分,渐渐地,同一类人会像游鱼一样,很自然地游到同一片水域。从此,高山流水,惺惺相惜,小众完成了它的使命。

小众,卓然独立,却依然有追随者。小众的追随者,是世界上幸福的人,因为他们能领略别人领略不到的风景,能欣赏别人欣赏不到的美好。

小众,是繁花似锦的背面悄然开放的昙花,是绚丽缤纷中躲在角落的一抹素色,是灯火辉煌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烛火。卓然独立的小众风骨,是一种有骨气的坚守,是一种有信仰的执着!

(编辑 吴兰芳)

猜你喜欢

俞伯牙追随者钟子期
做一名红色记忆的追随者
牛的“追随者”
伯牙鼓琴
向大自然学艺
高山流水
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