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三上)教学设计
2021-12-16杨波孙世梅
杨波 孙世梅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读准“答、应、骨”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和“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语,能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图梳理,回顾内容
1.回忆路线,再感反刍。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齐读课题。
(2)复习:回忆一下,红头在牛肚子里都去哪儿了?(师生共同梳理旅行路线)
吃进去的食物能从第二个胃再回到嘴里,这个有趣的过程就叫(反刍)。
2.重温故事,概括内容。
(1)张之路爷爷想象丰富,把反刍的科学知识编在故事里,还记得这个童话故事吗?试着讲一讲。(指名讲、借助填空讲、同桌互相练习讲。)
(2)出示填空:概括故事内容。
两只小蟋蟀( )和( )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它们在玩( ),一头大黄牛把红头卷进了( ),吞进了( ),接着来到( ),然后到了( ),最后又回到( )。青頭让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终于( )。
(3)小结:注意把握关键动词“卷”和“吞”,运用关联词“接着、然后、最后”表达更有条理。
3.走进故事,感受友情。
红头能在惊险的旅行中死里逃生,离不开——(青头) 因为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旅行,感受它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基于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以“路线”理“线索”,承接了本单元前两课以“线索”导“思路”感受童话故事的生动情节的方法,为单元习作“编童话”做准备。对于梳理故事内容环节,借助填空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关注词语运用,引导学生准确有序地表达。)
板块二 出示指南,自主学习
从哪里能看出红头和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1.找:默读全文,找到相关的句子。
2.圈:圈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词语。
3.说: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给予学生“找、圈、说”一连串学习实践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深入感悟红头和青头的患难友谊。课堂上给足学生学习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板块三 关注动作,感受友情生交流,师相机出示: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预设:我从“蹦、一骨碌爬起、大声喊”感受到青头内心焦急万分,担忧朋友而顾不上自己的安危。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
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预设:它不仅不顾自己安危,还机智地告诉红头应该怎样应对危险。只有好的朋友才会这样不顾一切。
板块四 聚焦对话,体会心情
1.品读红头语言,体会心情。(师逐句出示)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
命地叫起来。(为什么拼命叫?)(害怕)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恐惧)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怎么哭了?)(绝望)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悲哀)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这时红头的心情是怎样的?)
过渡:从害怕到绝望,到悲哀,红头真的是吓坏了,而青头却完全不同。我们再来看看青头说的话。
2.品读青头语言,感受变化。(师逐句出示)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着急)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个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镇定)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沉着、安慰)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冷静、坚定、鼓励)
3.小结引读,体味深情。
朋友就是在危难时刻不离不弃,当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生:急忙问:“你在哪儿?”)因为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红头在牛嘴里无助地回应时,青头——(生:镇定地告诉它:“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个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因为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害怕得哭起来时,青头——(生:安慰它: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因为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红头感到悲哀绝望的时候,青头——(生:鼓励它:“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因为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4.小结:在童话的世界里,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的心情变化。透过这些“语言、神态”感受“心情”变化,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青头和红头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啊!
(设计意图:根据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分享,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感受“心情”的变化,体会青头与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此环节巧妙地落实了课后习题,将前两个习题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背后的情感变化,进一步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为本单元的编童话习作做准备。)
板块五 出示插图,个性评价
1.出示课文插图,配乐朗读。
故事的结尾定格在这样一幅温暖的画面上——(出示文中插图及结尾部分对话,生配乐朗读。)
2.出示填空,个性评价。
多么美好的结局!读完这个故事,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青头吗?(出示:___________的青頭。)
(预设:临危不惧、见多识广、机智勇敢,对朋友鼓励、帮助、重情重义……)
3.过渡:多么令人感动的情谊!当朋友遇到危险时,青头不离不弃,给予红头帮助和鼓励,最终创造了奇迹。看来有时友情和智慧可以战胜一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营造温馨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童话人物的鲜活形象,启发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阅读故事后,让学生再次回归整体感悟,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和个性化评价的机会,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训练。)
板块六 总结提升,作业拓展
有这样的好朋友,多么幸福啊!同学们,你们也一定有特别要好的朋友吧!今天,留一个特别的作业:把《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故事讲给你最要好的朋友听。
提示:
1.借助旅行路线图。
2.与朋友合作,边讲边演。
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好朋友听,还可以试着两人合作,边讲边演,也许会更有趣啊!老师告诉你,借助我们画的旅行路线图,抓住这些语言、神态、动作、心情的描写,一定会把故事讲生动!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是课堂的延伸。这一环节首先是对故事内容的再梳理,借助路线图,巩固“反刍”的自然常识,同时在讲故事过程中和朋友合作,边讲边演,旨在讲述的过程中动态地再现故事情节,感受童话故事拟人化手法、想象丰富的特点。本课练习口头讲书中故事,为后面书面写创编故事做铺垫,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体现了单元整体意识。)
教学评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堂课,是一节给学生思维空间的课堂,是一节为学生搭建学习场域的课堂,营造了属于孩子们的童话氛围。
简而言之,这节课体现了三个意识,即学段意识、语用意识和单元意识。
一、学段意识
三年级是初学阅读的阶段,是从启蒙阅读到成篇阅读的过渡时期。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上课伊始,杨老师在前面第一课时已初读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画一画旅行的路线图,再以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杨老师巧妙地给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支架”,即“学习指南”,它由“从哪里能看出红头和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的问题驱动和三个指引学习步骤的关键的字——“找、圈、说”组成。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学段意识。
二、语用意识
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能把一件事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本节课的教学中,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两只小蟋蟀的神态、语言、动作,体会双方心情的变化,感受它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整节课始终贯穿“听、读、说”的训练,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朗读中再现情感温度,表达中产生情感共鸣,关注人物生动的描写,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创编童话故事的兴趣,为单元习作的“写”童话做好准备。
三、文体意识
杨老师以学生的视角对教材中的童话进行文本解读,预设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依据学生的兴趣,从“故事”入手,设计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体现牛反刍的科学童话,用形象生动的简笔画形式展现旅行路线图,结合课后练习题梳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行动轨迹,巧妙自然地让学生理解了反刍的现象。同时,杨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朗读,随学生一起想象,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进入童话的情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使课堂充满着童话的味道。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 吉林省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