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抗旱防汛工作的对策研究

2021-12-16黎伟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旱涝抗旱防汛

黎伟

德昌县水利局,中国·四川 德昌 615500

1 引言

社会发展新时期,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中国在抗旱防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缺乏责任实施,技术手段较为落后、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新时期抗旱防汛工程水平的提升,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也容易引起严重的洪涝、干旱等问题,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非常不好。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抗旱防汛工作思路,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障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的有效开展。

2 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原则

2.1 以人为本

在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强化对抗旱防汛工作的重视,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最大程度上减少洪涝和干旱对人们正常生活生产的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以维护人们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抗旱防汛工作效果,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洪水的管理力度,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持续性的水资源供应。

2.2 人水和谐

人水和谐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抗旱防汛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现代性和文化性特点,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致力于构建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生态景象[1]。在人水和谐理念下,可以利用水利工程的改造,实现对水环境和区域气候的优化与协调,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强化对旱涝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效果,同时也能在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美观的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生活舒适度,强化人们参与抗旱防汛工作的积极性,为社会发展构筑新的平台。

2.3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既是抗旱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的关键性环节,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应急管理理念下,要对生态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出现等问题进行密切关注,保障抗旱防汛工作的贯彻执行和落实,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保障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要形成统一化的指挥组织,并对相关责任进行分级管理,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大水环境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应急方案,一旦发生旱涝灾害要及时快速做出反应,把旱涝灾害进行有力控制。

3 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问题

3.1 缺乏责任意识

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抗旱防汛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对环境缺乏有效监测,对挤占河道、违规建房等行为缺乏监督和管理,致使洪水难以下泄,降低水库徐洪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抗旱防汛工作演练,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对旱涝灾害难以及时作出应急反应,影响抗旱防汛效果。

3.2 技术水平不足

当前很多地区的抗旱防汛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缺乏有效应用,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为低,难以提升抗旱防汛工作水平[2]。此外,当前很多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对先进的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对最新的工作理念、知识、技术不了解,不能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精准分析和处理,缺乏对环境变化的可续额预测,严重影响抗旱防汛工作效率的提升。2020年中国洪涝灾害相关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2020年中国洪涝灾害相关数据

3.3 监测能力较低

全面精准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提升抗旱防汛工作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极端天气来临之前,可以对监测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层分析,以便为抗旱防汛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和设备,不能对自然灾害实施有效播报和预测,降低了对自然灾害的控制力度和效果。

4 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对策

4.1 积极推行“两个转变”

社会发展新时期,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转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对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的现状进行清晰的认识,提升洪水适应能力,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尤其是针对当前中国对洪水资源利用不高,缺乏有效管理的问题,要积极实行“两个转变”,即由控制洪水、单一抗旱逐渐向洪水管理、全面抗旱转变,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3]。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进行汛期储水蓄水工作,强化洪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也可以在旱季进行释放,减少供水压力,创新抗旱防汛思路,减少洪涝和干旱灾害对人们的影响。

4.2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抗旱防汛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强化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设置专项资金,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供资金支持,保障抗旱防汛工作的有序开展[4]。要对当地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危害程度等进行实地调查,以便为水利工程建设等级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拓展资金来源,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加大宣传与教育,使人们充分意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抗旱防汛工作的重视;制定动态性监督管理制度,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避免出现恶意破坏工程的行为,向主动举报违法行为的人们提供一定奖励,为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最大程度上减少旱涝灾害的出现概率,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4.3 做好水文监测工作

做好水文监理工作,是提升抗旱防汛工作水平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水文监理工作,可以为抗旱防汛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依据,提升灾害抵御能力,优化工作可靠性[5]。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技术,构建功能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水文信息的智能监测、动态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提供便利。此外,还要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对现有水文监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教育,使其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对现代化设备仪器熟练应用,促进其专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并要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为抗旱防汛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4.4 完善管理体系

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提升现代化抗旱防汛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可以实现抗旱防汛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性发展。要结合具体情况,优化抗旱防汛现代化建设水平,完善各级管理机构建设,强化抗旱防汛能力的提升;对抗旱防汛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保障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身上,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工作能力;完善首长负责机制,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形成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完善和洪水调度方案,并制定合理的抗旱预案,实现抗旱防汛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优化抗旱防汛政策实施环境;加大抗旱防汛救灾队伍建设,形成群专融合、军民联防机制,为抗旱防汛工作的开展做好基础物资准备工作;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效率,促进防办综合应急能力的提升[6]。

5 结语

综上所述,抗旱防汛工作的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内容,要结合实际工作需求,优化工作规划,强化综合治理,促进抗旱防汛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构建长效的环境保护机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要结合当前抗旱防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抗旱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强化水文监测工作的重视,真正践行人水和谐发展的理念,优化社会经济环境。

猜你喜欢

旱涝抗旱防汛
传统旱涝急转评估指数的局限和改进
夏季防洪防汛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基于LDFAL及SDFAL指数的鞍山地区旱涝急转时空特征分析
贵州省1968~2017年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