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2021-12-16刘倩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4期
关键词:宫缩出血量产后

刘倩

(绥中县医院妇科,辽宁 葫芦岛 125200)

分娩的时候在胎儿离开母体24 h内,如果产妇阴道出血量达到500 mL以上且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出血量达到1000 mL以上,则说明产妇存在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临床产科当中的急危重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产妇死亡,所以要引起重视。临床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众多,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生殖道损伤、胎盘因素、宫缩乏力等[2]。一般认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因素,这一情况是导致产后出血最多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对因宫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所发挥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按自愿原则以数字抽签法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均为75例。观察组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53例和22例,年龄25~38岁,平均(30.46±6.28)岁。对照组妇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52例和 23例,年龄26~38岁,平均(30.28±6.56)岁。所有调查对象均符合伦理,且经《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验证,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被确诊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并符合诊断标准;所有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均在500 mL以上[3];产妇及其家属签署执行同意书,存在完整的临床资料。②排除标准:因其他原因而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多胎分娩的产妇[4];合并多种妇科病症的产妇[5];存在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的产妇。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原则进行干预,需要在护理时告知产妇关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病理知识等,使产妇能够意识到产后出血的危害性以及积极进行干预的必要性,这可提高产妇对宫缩乏力性产物出血的重视。护理的同时强化对产妇的监测工作,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强化对产妇的各项保护。在产妇恢复以后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观察组通过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干预,且主要的护理方法如下:①子宫按摩:在胎儿和胎盘娩出以后,需要立刻着手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通过按摩产妇的子宫并刺激子宫收缩,针对产妇实际情况,对产妇应用缩宫药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纱布填塞[6]。要了解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将拇指放在产妇宫底前壁缓慢且规律性的对产妇功底进行按摩,以便提高宫缩的能力,促进宫腔内积血的迅速排出。②刺激母乳:为有效促进母乳喂养效率的提高,早期应使新生儿吮吸产妇的乳头,以便刺激产妇乳汁的分泌,促进子宫收缩。在护理时应注意对产妇分娩时残留的血迹进行清理,做好对产妇会阴部的清洁工作,有效防止出现外阴部感染[7]。③静脉通道: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应立刻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产妇进行补液,同时按照顺序循序渐进的补液,根据产妇的需求及时应用急救药物。注意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本着先盐后糖的原则,尽可能快的帮助产妇纠正失血性休克,为产妇补充血容量。④心理护理:因为产后出血、疼痛等因素会使产妇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综合作用使得产后出血量增加,因此不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在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应及时将产妇自身和婴儿的状况告知产妇,减缓产妇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多和产妇进行沟通,对产妇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使产妇感受到安全感。列举经干预后康复的案例,有效提升产妇接受治疗的依从性。⑤营养干预: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和营养干预,在进食时避免产妇暴饮暴食,并告知产妇细嚼慢咽。在进行营养干预的过程中,应避免产妇出现脑供血不足等情况,防止产妇因营养不足而导致抽搐出现。尽量为产妇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促进其免疫能力的提升,尽可能的提高产妇产后的康复效果。如产妇存在水肿,要尽可能的对盐分的摄入量进行控制。⑥呼吸干预:产妇需要积极进行4~8 L/min的面罩吸氧,了解产妇在吸氧过程中的呼吸状况和面色情况,及时为产妇清理分泌物。如果产妇存在低氧血症,还需立刻以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尽可能改善缺氧症状,提升血氧饱和度。⑦其他护理:强化对产妇产后各项生命体征的支持工作,每隔2 h进行1次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指标监测。同时要注意指导产妇进行休息,确保病房的安静、整洁等。

1.4 观察指标 ①生理指标:统计两组产妇的止血时间和产后24 h出血量[8]。②心理指标:以焦虑自评量表(SAS)[9]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以评分超过50分表明患者肯定存在焦虑情绪,而且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以抑郁自评量表(SDS)[10]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以评分超过52分表明患者肯定存在抑郁情绪,而且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理指标 经过不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4 h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生理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的生理指标比较(±s)

2.2 心理指标 两组患者开展护理之前,其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均得到改善,但是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更为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指标比较(分,±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指标比较(分,±s)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4 h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开展护理之前,其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均得到改善,但是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更为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能够证实对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心态。针对性护理方法在护理的过程中能针对性的从对产妇产后出血产生影响的各个角度出发实施干预,在护理过程中以科学原则为主导,根据宫缩乏力的相关情况调节产妇的不良情绪,使产妇的情绪对生理指标产生刺激,进而使生理指标反作用于情绪,形成良性循环,尽可能促进产妇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经过针对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缩短产妇的止血时间,减少产后24 h出血量,改善焦虑和抑郁心理。

猜你喜欢

宫缩出血量产后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