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乡村产业振兴升级版的实践与思考
——以松江区叶榭镇兴达村为例

2021-12-16王劲颖

上海农村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松江区驻村民宿

■ 王劲颖

在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委的领导下,松江区驻村工作组带领全体驻村指导员立足“抓党建、促发展”职责,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兴达村驻村工作也初见成效。自从2019年6月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兴达村把大调研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带领广大村民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乡村振兴1.0版,升级为“卖品牌”的2.0版和“卖体验”的3.0版以及“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的4.0版,积极打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兴达村概况

兴达村位于叶榭镇东侧,是松江区的东大门,东至千步泾,西靠叶榭塘,全长3公里,东与奉贤区庄行镇隔河相望。全村区域面积3.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亩,包括水稻种植面积1471亩,蔬菜1273亩,林地622亩,果园92亩,鱼塘42亩。全村拥有19个村民小组,划分为6个网格。户籍户数751户,户籍人口2546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919人,占比36.1%,低保12户18人,低收入22户48人,重残无业14人。外来人口1620人。2019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42.93万元。全村设1个文化服务中心,1个便民超市,2个老年活动室。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12名,下设3个二级党支部,划分6个党小组,拥有1个党群服务站和7个党建服务点。

二、兴达村“新时代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的工作实践

(一)深入调研,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兴达村开展大调研,通过向村民、退休村干部请教,与党小组长、网格长、村民代表座谈交流,到各个农民合作社深入调研,逐步形成了发展新思路:要“加强党组织建设”,把村班子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带领全体村民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而言,要在党建引领下,下好产业兴旺这步“先手棋”,打好“八十八亩田”品牌这张“关键牌”。以“八十八亩田”品牌衍生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榭软糕”“稻香森林”“大米体验馆”等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这一体验经济为先导,带动兴达村和其他村的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并形成产业聚集。以实现“产业兴旺”为突破口,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基层社会治理、农村综合帮扶、垃圾分类等工作,高质量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二)建章立制,推动村班子提质升级

要将发展新思路落到实处,必须“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班子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兴达村谋划实践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推动建立协商议事制度。在召集关于主题教育、班子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事宜的班子会之前,先行召开村书记、村主任、驻村指导员协商议事的“驻村指导会”,达成共识的议题提交村班子会研究讨论。如果村班子会表决通过就形成会议决议,由班子成员分工落实。二是推动建立村干部接访制度。在村委会设置来访接待点,村干部轮流值班,对村民提出的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在《民情诉求工作登记表》上登记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提交班子会研究讨论。三是推动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驻村指导员与村书记、村主任等村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并推动村书记与村干部进行谈话引导。四是推动建立村班子工作例会、网格长每周例会、村干部请销假等制度,进一步加大全面从严治党力度,把责任落到实处。

(三)夯实基础,发挥党群服务点的优势

党群服务点是党员开展活动的基层阵地,更是近距离服务村民的重要渠道。兴达村注重发挥“八十八亩田”党群服务点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党群服务、结对共建等活动放在“八十八亩田”开展。村党总支在“八十八亩田”召开相关会议、开展志愿服务;与团区委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 凝心聚力”主题党日活动;与区信访办党支部开展“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主题党日暨党建结对共建签约活动;与区体育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举行结对共建签约仪式。2020年9月,上海市首届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周乡村趣味运动会在“八十八亩田”举行。10月,市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薛巍,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贾超,在“八十八亩田”党群服务点召开农村基层党建调研座谈会。另一方面,兴达村作为松江区人居环境整治村,重点打造“八十八亩田”美丽乡村示范埭。2019年9月松江区庆祝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八十八亩田”举办,兴达村以此为契机,认真开展农村宅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及河道两侧综合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八十八亩田”旁的虹洋公路荣获“2020年上海十大最美乡村路”称号。

(四)强化责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八十八亩田”创始人朱燕的党员组织关系在兴达村的第二党支部。兴达村充分发挥朱燕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现在“八十八亩田”品牌已经有了溢出效应,除了兴达村的10户家庭农场主,徐姚村的2户家庭农场主已经加入合作,共计稻田1800多亩。2019年年底“八十八亩田”举办了跨年特别活动——第一届“村晚”,请村里的老年人齐聚一堂。2020年10月,“八十八亩田”开展了“九九重阳送祝福,‘糕糕’兴兴暖人心”活动,向叶榭镇的400位高龄、独居、困难老年人送上了叶榭软糕。同时,兴达村注重发展新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一位“90后”年轻村干部去年9月发展为预备党员,今年如期转正。

(五)牵线搭桥,打响“松江大米”品牌

兴达村通过注入“慈善公益”基因,打响“松江大米”的“八十八亩田”品牌,升级到“卖品牌”的乡村振兴2.0版。围绕特色稻米产业,以打响上海品牌为战略目标,在“卖稻谷”到“卖大米”的基础上(“松早香1号”的稻谷每斤1.5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江大米”每斤不低于6元),兴达村升级到“卖品牌”(“八十八亩田”品牌的“云米”系列每斤12.8元),让高品质的大米卖出品牌价值。同时,引导“八十八亩田”创业团队将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代表机构。2019年10月在“八十八亩田”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海市民政局中青班助力兴达村乡村振兴座谈会”。此后,民政系统以及社会组织纷纷购买兴达村“八十八亩田”的农产品。

(六)攻坚克难,打造乡村振兴“金名片”

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有力推手,也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手段。兴达村通过注入“文化旅游”基因,打造乡村旅游“金名片”,升级到“卖体验”的乡村振兴3.0版。在兴达村三产融合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就是“八十八亩田”民宿要取得合法经营的“身份证”。2019年松江出台了《关于促进松江区乡村民宿发展的实施办法》,区文旅局、区农委、区发改委、区规土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卫健委等10多家单位联合成立了区乡村民宿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了乡村民宿建设项目联合会审认定机制。当得知民宿备案登记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时,兴达村积极争取各方支持。2019年11月区政府主要领导、多位区政府分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相关单位领导赴“八十八亩田”现场调研指导。最终,“八十八亩田”民宿成为松江备案登记的首家民宿。民宿正式开业不久,正逢疫情“大考”,兴达村助力“八十八亩田”开展“抗疫情助菜农”等行动。“八十八亩田”创业团队迎难而上,以民宿为载体,开展线上推广,深挖消费潜力,推广“松江大米”,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榭软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每月营业额超过35万元,吸纳大学生和本村村民就业共计20多人,其中10名本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2020年8月“八十八亩田”项目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农村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地区选拔赛一等奖。“叶榭软糕”已经入驻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为游客及市民朋友们带来了“城市伴手礼”。

(七)结对共建,做大乡村振兴“朋友圈”

薄弱村奔小康,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新时代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共同体”。兴达村通过注入“项目运作”基因,做大乡村振兴“朋友圈”,升级为“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的4.0版。为了进一步满足薄弱村发展资源不足、迫切需要引入社会资源的现实需求,根据2020年“五一”前夕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勤皓赴兴达村调研指导时“关于引入社会组织资源助力薄弱村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以及松江区委组织部关于薄弱村与社会组织结对帮扶的工作要求,松江区驻村工作组提出工作设想: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立足社会力量在参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中发挥更大作用,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引入社会资源,发布项目清单,激发乡村活力,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要。2020年7月建立了区民政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区民政局分管领导会同驻村工作组组长具体抓的工作机制。8月在“八十八亩田”召开“学‘四史’坚守初心使命 强党建促进产业兴旺——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启动会暨薄弱村产业振兴现场推进会”。9月在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松江区委副书记肖文高出席并致辞的“温暖这座城、公益在行动”2020年松江区第八届公益伙伴月主题活动日上,率先发布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并举行了结对签约仪式。这是全市首个以“薄弱村+社会组织+项目”配对形式,引入社会组织资源,驻村指导员全覆盖,村民百姓得实惠的创新举措。与兴达村结对签约的社会组织“松江区家政服务协会”送文化项目下乡,已经开展了“携手你我,共爱一个家”项目系列活动之一“美化家庭——手工丝网花制作”公益活动。

三、进一步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措施

兴达村在“新时代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方面,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2020年4月入选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计划),但还存在三大瓶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人才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主要问题

1.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2019年6月大调研发现,村民们期盼尽快配强配齐新一届村班子。叶榭镇党委高度重视,加强兴达村班子建设,将其他村的村主任调任兴达村书记,兴达村副书记通过选举成为村主任。但是,在兴达村班子建设得到加强的同时,“八十八亩田”创业团队作为“两新”组织,20多名从业人员中仅有1名党员。从“两新”组织中吸纳优秀青年人才、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应该纳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日程。

2.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从薄弱村情况看,兴达村作为松江区黄浦江以南地区(简称“浦南地区”)的薄弱村代表,政策导向是以种植水稻为主,没有建设用地指标。2019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仅342.93万元。从松江区的街镇情况来看,浦南地区4个镇,有36个薄弱村;黄浦江以北地区7个镇,只有6个薄弱村。区域发展不平衡可见一斑。

3.人才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薄弱村产业兴旺的关键,是要有愿意投身薄弱村乡村振兴的人才。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八十八亩田”民宿5月才开始营业。从业人员中10名本村村民(每人月收入超过3500元)对于收入保障是满意的。但10余名大学生员工(每人月收入超过5000元),希望政府能够对优秀的乡村创客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社会资。

(二)发展措施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是推动先进党组织与软弱涣散党组织结对共建。在松江区级(或者镇级)层面,探索推动农村的先进党组织与软弱涣散党组织结对共建。二是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在镇级(或者村级)层面,应该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积极吸纳其中的优秀成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三是多种形式成立“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要根据农村基层实际情况,将支部建在“农民合作社”上。农民合作社等“两新”组织,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

2.推动区域平衡发展。一是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市级层面,对9个涉农区中较为薄弱的6个区(崇明、金山、奉贤、青浦、松江、浦东)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松江区级层面,对浦南地区的叶榭、泖港、新浜、石湖荡等4个镇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开展全方位结对共建。从全市层面,黄浦、静安、徐汇、长宁、普陀、虹口、杨浦等中心城区与崇明、金山、奉贤、青浦、松江、浦东等区开展全方位结对共建。从松江层面,岳阳、永丰、方松、中山、广富林、九里亭等6个街道以及九亭、泗泾、新桥、洞泾等4个镇,合计10个街镇,与叶榭、泖港、新浜、石湖荡、车墩、佘山、小昆山等7个相关镇开展全方位结对共建。三是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撬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引导社会组织(或者社会企业)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推动松江区7个镇42个薄弱村乡村振兴。

3.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一是研究出台缓解疫情压力的相关举措。研究出台应对疫情严重影响的切实举措,适度减免租金,纾解参与薄弱村乡村振兴的“两新组织”的经营困境,缓解从业人员的生活压力。二是探索建立户籍积分加分制度。参考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政策,对参与薄弱村乡村振兴的“两新组织”从业人员在户籍积分制方面进行加分。三是探索建立乡村振兴补贴制度。参考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对参与薄弱村乡村振兴的“两新组织”从业人员探索建立每月给予适当补偿的乡村振兴补贴制度。四是研究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或者基金会)。研究设立支持薄弱村乡村振兴的人才奖励基金和乡村振兴创业基金,或者研究设立相关业务范围的基金会,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4.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一是加强整体规划。从区级层面加强浦南地区的整体规划,例如可以将叶榭镇兴达村的“八十八亩田”民宿、“稻香森林”,堰泾村的“红色文化长廊”“幸福老人村”,泖港镇的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宅基地改革试点村——黄桥村,新浜镇的荷花节,石湖荡镇的“浦江之首”等旅游资源串珠成线,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让资源形成集聚效应,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二是强化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顶层设计。当前,在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过程中,全市各区之间政策差异较大。从松江区与其邻居——奉贤区来看,对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试点村的资金支持力度差异较大。从松江区内部来看,各镇之间政策差异也较大。因此,建议必须强化顶层设计。三是探索宅基地试点工作。兴达村“八十八亩田”民宿盘活了农宅,使村民得到了实惠。兴达村的邻居——堰泾村的“幸福老人村”(即“上海叶榭社区堰泾长者照护之家”),也是利用了村内闲置的宅基地房屋。松江区要在闲置宅基地纳入建设用地入市、闲置宅基地盘活、保留村农房翻建等方面先行先试,走在全市前列。

猜你喜欢

松江区驻村民宿
行政法漏洞的认定与填补——以上海市松江区“天价砍树事件”为例
孪生院子民宿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东胡林民宿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