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经济、环境视角郑焦协同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12-16向宏
王 洁 向宏 桥
(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以“区域协同发展”为主题的研究快速增加。从2000—2020年的研究文献来看,一些学者主要从协同创新[1-2]、协同发展路径与策略[3]、协同发展评价以及产业协同[4-5]、经济协同[6-8]、区域物流协同[9-11]、旅游协同[12-14]、金融协同[15]、人才协同[16]等角度研究区域协同发展。孙虎等认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多种困境,要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未来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17]。李琳等
区域协同发展是各地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16年,《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郑州大都市区的范围,提出推动郑州与焦作等区域协同发展。2021年4月,《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了郑焦一体化发展总体布局,推动两地经济、人才和环境等协同发展。但郑州和焦作的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间矛盾突出,一体化和协同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对郑焦两地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助力于两地的协同发展。探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运作机制[18]。还有不少国内外学者通过建立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协同发展度,评价和预测协同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19]、灰色关联度模型[20-21]、DEA[22-23]等逐渐成为测度系统协同水平的主流研究方法。赵琳琳应用构建复杂系统模型,计算京津冀的经济、生态、社会的协同发展度[24]。王海英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九个人口大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耦合度和协同度进行测算和对比分析[25]。李海东构建区域协同发展评价体系,计算区域系统发展度,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测算协同发展的拉动因子,实证分析皖江城市带协同发展情况[26]。学界对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区域单元间的协同度,分析其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或者协同发展效率,提出区域协同发展路径选择。因此,通过构建涵盖人口、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的郑焦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09—2018年郑焦两市协同发展情况,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分析两地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郑焦协同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依据。
1.郑焦协同机理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郑焦协同系统机理分析
一个子系统发展的同时,其他子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互动协调关系,同时在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良性互动反应[27]。区域协同发展,是在承认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区域间分工与协作,使区域经济与其人口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匹配适应,既使整个区域发展实现“1+1>2”,又使区域子单元自身得到优化发展[28]。
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提高区域生态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进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增长可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能够提升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减少劳动力的流出并吸引外来劳动力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人口素质的提升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环境保护。可见,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缺一不可,都影响着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参考前人对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遵循可操作性、目的性、科学性的原则,结合区域协同发展的现实背景,咨询相关专家,最终确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郑焦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是河南省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地,经济实力和城市影响力不断增强。但随着经济稳步增长和城市的发展,郑州市也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和环境压力。焦作南邻郑州和洛阳,区位优势明显,是郑州大都市区次级核心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占重要地位。焦作的经济逐年增长,环境日渐改善,但还存在城市实力有待提升、劳动力流出等问题。作为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省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面对叠加战略机遇,郑州和焦作两市的协同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存在哪些矛盾制约着两市的协同发展,还是未知的。因此,如何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口发展的关系,促进郑州和焦作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课题。
由于2019—2020年环境子系统的相关指标还没有公布官方数据,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数据采集年份为2009—2018年,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环境统计年报》以及郑州和焦作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年份的统计数据统计标准或者统计口径发生改变,将以最小二分法和均值法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
2.郑焦协同发展评价分析
2.1 系统评价模型
选取复杂系统协调度测量模型,构建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协调发展系统。评价系统中包含m个样本,n个指标,建立初始数据矩阵。对初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
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各子系统的发展指数,随之计算各系统的耦合度和协同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U为各子系统的发展指数,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
随之计算两系统间和三系统间的系统的耦合度,计算公式分别为:
计算复杂系统的协同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 协同度,T为综合发展指数,为关系权重,本研究认为人口、经济、环境三系统同样重要,因此取。
基于相关研究[29],按照均匀分布的方法将协同度划分为十个等级(见表2)。
表2 协同发展等级划分
2.2 发展指数测算
从发展指数来看(如图1),十年间郑州市和焦作市的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焦作市的综合发展指数一直高于郑州。郑州的综合发展指数十年间上升了2.3倍,在2011年和2015年略有下降。郑州的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偶然出现下降的情况。人口和经济一直呈增长态势,但环境发展指数还不稳定,有两次较为明显的下降分别在2011年和2018年,2011年同2012年相比下降52.03%,2018年同2017年相比下降29.85%。进一步分析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压力逐渐增加而环境响应政策和措施还停滞不前,导致环境质量变差。焦作的综合发展指数也增加了2倍之多,人口、经济发展指数逐年增长,环境发展指数先下降后上升。经济和人口发展较明显,十年间焦作经济发展指数从0.172上升至2018年的0.675,人口发展指数从0.224上升至0.792。2009—2013年焦作环境水平一直下降,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工业污染物不断增多,环境压力增大,而未及时提出应对环境压力的措施,导致4年间环境质量一直下降。直到2014年, 焦作正式印发《焦作市环境污染整治方案》,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行业和企业的污染防治水平,环境质量发展水平逐渐好转。
图1 子系统发展指数
2.3 子系统协同发展评价分析
郑焦两地人口、经济、环境的协同度是持续稳步上升的,处于0.406~0.855之间。人口、经济、环境在2010年的协同度都有明显上升,说明该年两地政府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重视两地的协同发展。十年间经济的协同度从0.406增长至0.809,增长了2倍之多,说明两地在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创新驱动、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矛盾得到改善,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协同发展。人口协同度在0.457~0.855之间,增长速率先快后慢。2009—2013年的人口协同度的发展趋势呈直线增长,体现了这五年人口协同度的增长速率基本一致。2013年至2017年人口上升趋势较为缓慢,甚至有下降的现象,表明这期间两地的人口子系统还未形成互相促进、协调运行的良好态势。环境协同度虽呈上升趋势,但较为缓慢,在2011年出现下滑后在2018年再次出现下滑,见图2。这反映出环境协同发展具有波动性,表明两地在解决环境压力、环境响应等矛盾上还未找到长远的解决之策。
图2 区域单元间子系统以及郑焦协同度
2.4 整体协同发展评价分析
郑焦两地整体的协同度处于0.552~0.816之间,从勉强协同水平上升至良好协同水平。整体的协同度呈上升趋势,说明在中原城市群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政策提出之后成效显著,郑焦两地越来越重视区域协同发展。整体协同度与子系统的协同度发展趋势相近,尤其是经济的协同度发展与整体协同度几乎一致,2010—2018年的整体协同度与经济协同度的相关系数达到0.98。2010年,整体协同度从0.552增长到0.632,增长较快,主要是各子系统协同水平均有所提升,从而使整体协同度上升,深究其原因可能是2010年两市逐渐摆脱2009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注重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民生, 推进人口、经济、环境跨越式发展。2011年至2015年协同度增长缓慢,五年间仅增长0.087,这表明两地协同发展存在瓶颈,两地人口、经济、环境的协同发展矛盾尚未解决,虽然两地内部的人口、经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但两市之间存在差距,整体间发展不够均衡,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良性趋势。2016年协同度有明显增长,原因可能是出台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的政策规划,进一步深化城市融合,推动了两地的协同发展。
3.郑焦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探究具体指标对于郑焦协同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具体指标与郑焦协同度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如下:
从经济因素指标来看(见表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R&D全时人员当量对郑焦协同的影响最大,郑州和焦作的这几项指标与郑焦协同度的关联度排在前三位。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对郑焦协同度的影响较为明显。
表3 经济因素指标与协同度的关联度
由于郑州和焦作的环境发展方向略有不同,单指标数据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两地的各因素对协同度的影响有所差距。从表4中可以看出,郑州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废水排放量对协同度的影响较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造林面积对协同度影响较小。而焦作的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协同度的影响较大,造林面积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对协同度的影响较小。综合来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废水排放量对协同度的影响较大。可见,城市生态系统、水污染防治等影响着协同发展水平。
表4 环境因素指标与协同度的关联度
从表5可以看出,人口总抚养系数、城镇化率、常住人口是影响协同度较为明显的因素,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教育财政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郑焦协同度的影响较前三者较小,但都影响着协同度的大小。人口压力、人口结构、人口数量等都是郑焦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抚养压力减弱、城市人口增多、吸引高素质人才常住郑焦两地都是促进人口高素质发展的关键环节。
表5 人口因素指标与协同度的关联度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郑焦两地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达到良好协同水平,但仍需加大力度推动两地向优质协同发展。两地的人口、经济、环境子系统间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其中,环境协同度提升较慢,并且两地环境发展水平均呈现出较大波动,制约两地的协同发展,是郑焦两地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两地内部的人口、经济、环境子系统间协调水平不断提升,但郑州的人口、经济、环境协调水平提升逐渐缓慢。
郑州经济、环境子系统和焦作人口子系统对郑焦协同发展的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人口总抚养系数、城镇化率等。
4.2 建议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互补作用,促进两地经济协同发展。产业优势互补的重点在于旅游、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紧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充分发挥两市的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推进“两山两拳”(云台山、嵩山、太极拳、少林拳) 的联动发展,加快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现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发挥郑州的交通、航空、物流枢纽优势,发展二级物流基地,实现两地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的无缝连接。引导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布局,深度对接传统优势产业链,深化服务业协同发展。
合力创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示范区,推进生态环境协同防治。郑焦协同发展要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战略、“四水同治”战略以及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 重视黄河、大运河、南水北调等水系和湿地保护,加快生态廊道、公园绿地和湿地公园建设,共治共育黄河、南太行山和嵩山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贯彻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方案,减少污染排放,协同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提升两地人口协同发展水平。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和跨黄河道路体系建设,缩短两地地理距离,为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奠定基础。统筹两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资源,合办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推动两地的教育资源共享,医疗服务合作,社会保障互认,减轻两地居民人口抚养压力。两地共同出台人才引进和人才保障政策,有效保障人才协同引进和互补,推动城镇化建设,提高两地居民幸福感。